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进作用研究
2015-10-08古安伟许正良张笑妍
古安伟 许正良 张笑妍
摘要:塑造强势品牌可以带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理论分析表明,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应该立足于民营企业、显现在产业结构、形成于地方区域。因此,从品牌发展角度来看,为了推动民营经济产业升级,我们可以从企业层面上鼓励发展自主品牌、激励品牌技术创新、积淀优质品牌资产,在产业层面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强势产业品牌,在区域层面上完善区域支撑环境、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关键词: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品牌提升;品牌资产
一、 引言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部门也纷纷采取了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创业等保障措施,协力推进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民营经济已经由国有经济的必要补充转变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引民间资本、优化经济结构、激活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民营经济仍存在着个体规模不大、发展层次不高、整体创新不够、品牌影响不强等产业升级问题。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发展新常态下,民营经济作为创新发展和增强活力的重要力量,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将成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以及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纷纷表明,塑造强势品牌可以带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罗云华和李昊泽,2011)。然而,目前对于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全面认识,现有研究对品牌仅仅关注在企业层面,对于产业、区域等层面的品牌影响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为了推动我国民营经济产业升级,本文将通过对品牌概念的多层次拓展,系统探讨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相关品牌推进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借鉴。
二、 品牌提升与产业升级的概念基础
1. 品牌提升。品牌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于将自身载体同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被看作是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以及多种元素的组合(古安伟,2012)。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品牌可以分为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三个层面。企业品牌是用于识别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商或销售商,为品牌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凯勒,2006)。产业品牌是区域产业集群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集体品牌标识,由产业内企业品牌精华凝练而成,综合体现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品牌特性、地方文化等区域产业信息(陈翥和吴传清,2012)。区域品牌是社会公众对某地理区域一系列独特联想的多维组合,是以品牌所属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体现了地理区域的附加吸引力(孙丽辉等,2009)。
无论哪个层面上的品牌都是一个从弱到强、逐步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采用品牌提升来表述这样一个品牌成长过程。通过对相关理论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品牌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建立标识、打造名牌、塑造品牌和强势品牌。在建立标识阶段,品牌仅仅是一个能够区分的标识。对公众来说,标识并不代表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用于将此产品区别于彼产品的符号而已。从品牌理论上来看,标识阶段是品牌形成的初期,不具有品牌的本质和品牌的增值价值。当标识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成功打造了自身独有的标识形象,在公众心目中产生了独有的产品联想,那么就进入了打造名牌阶段。在名牌阶段,具有了一定的公众联想,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品牌偏好和品牌信任,品牌的内在价值、个性以及文化等深层次影响还比较薄弱。当品牌所有者通过有目的的品牌设计、科学的营销推广、有效的受众管理之后,品牌才有可能具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和个性等方面的清晰含义,由此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牌内涵,正式进入品牌阶段。如果品牌拥有者坚持品牌经营法则,不断提升品牌在受众的影响,成功塑造品牌领导地位,那么品牌经营就达到了至高境界——强势品牌。强势品牌是各层次品牌发展提升的终极方向。
2. 产业升级。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苏东水,2000)。伴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以及产业间的层次将不断得到优化和调整,由此产生了产业升级的概念。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产业升级就是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发展比较优势的过程(迈克尔·波特,2002),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括三个方面:(1)高加工度化,工业加工程度的不断深化;(2)高附加值化,发展附加值高的产业;(3)技术知识集约化,高新技术、先进工艺、科学方法等在工作和产品中的深入运用。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产业升级就是企业或经济体向高获利能力的经济领域迁移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服务升级、实体功能升级以及跃迁式升级。从竞争优势理论的角度来看,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和创新导向是竞争优势发展的主要力量,各个阶段的不斷升级将会带来产业经济的繁荣;第四阶段富裕阶段是产业经济转折点,由此之后可能呈现下降的趋势。产业升级就是不断突破现有发展阶段,走向下一个繁荣经济发展阶段的过程。
本文认为,产业升级是区域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发展、持续累积的动态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改善、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可以反映在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其中,企业层面的产业升级是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积淀核心能力,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高产品及服务附加值的过程;产业层面的升级是指产业内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产业内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从低生产效率向高生产效率演变,产品及服务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由低向高演进等;区域层面的产业升级是指区域内不同产业间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水平的提升,表现为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的优化、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战略转移等。
三、 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品牌提升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企业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层次,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王卫平,2013);产业品牌塑造有助于吸引同类产业的民营企业产生区域内的集聚,通过企业区域集聚促进产业内生产要素的地区积累,推动区域民营经济产业效率水平的提升,提高区域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层次(王春晖,2015);区域品牌提升有利于优化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突出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可以为民营经济产业升级构建有力的支撑平台。
1. 企业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现代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资本竞争逐步过渡到品牌竞争,企业品牌提升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而从产业组织理论来看,产业升级就是在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基础上,实现产业内竞争产品的差异化,也就是品牌化。因此,推进企业品牌化进程、打造强势企业品牌不仅是民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选择,同时也是民营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推进民营企业的品牌提升工作,不仅需要帮助创业型企业、小微企业树立全面的品牌观念意识,辅导成长型民营企业开展规范的品牌培育工作,而且还需要指导成熟型民营企业实施科学的品牌管理工作。这些企业品牌提升活动可以有效增加注册商标、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等企业品牌数量,促进企业持续开展品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效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优势,逐步推进民营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和发展转型,进而推进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
2. 产业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由于特有的自然资源或特定的区域发展倾向,区域内相关企业经历了不断积聚、形成簇群、强化积累、分工合作,最终获得广泛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区域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出该区域的产业品牌。可以看出,产业品牌的形成是区域资源横向流动、生产要素不断积累、产业效率持续增进的过程。在产业品牌提升过程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民营骨干企业,可以逐步形成具有一定产业特色的产业集群品牌,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民营经济产业集群,逐步打造强势产业品牌。这些产业品牌提升工作可以有效地推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生产要素的高效累积,提升产业效率的增进水平,能够推动民营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民营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3. 区域品牌提升对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区域品牌是某个地理区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其区域内产品、服务、产业、自然资源、文化以及社会系统等不同层面上的区域产品,通过展开多种区域营销活动而形成的品牌化体现。提升区域品牌需要对区域内不同层面的产品进行系统营销,对不同营销主体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一致性定位、设计恰当的区域产品属性组合、建立强有力的区域促销工具,对区域内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调整,对区域内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合理性利用,对区域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延伸,对区域社会系统进行全面完善。这些区域品牌提升工作将能够为区域内民营经济产业升级提供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环境支撑,有助于促進区域产业优势的持续增强,不断推进产品名牌、企业品牌向产业品牌转变,凝聚区域品牌优势特色;同时,还能够促进塑造独特的区域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和科技成果转化招商,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实现对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进民营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四、 推动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品牌提升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应该立足于民营企业、显现在产业结构、形成于地方区域。因此,从品牌提升的角度来看,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应该在企业层面上鼓励发展自主品牌、激励品牌技术创新、积淀优质品牌资产,在产业层面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强势产业品牌,在区域层面上完善区域支撑环境、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塑造区域品牌形象。具体品牌提升策略如下:
1. 提高民营企业品牌实力,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从民营企业自身来看,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大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提倡企业积极参与、组织和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进中小民营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技术水平,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展关键领域联合攻关,加大推动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力度,构建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次,民营企业还需要强化品牌培育管理工作,树立企业商标、品牌管理意识,重视商标品牌的设计、注册和维护工作,加大企业品牌营销推广宣传力度,主动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品牌,有条件企业还需要积极开展境外商标注册、知识产权申报,主动维护商标品牌权益。最后,帮助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和发展层次较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民营骨干企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塑造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管理实力的民营企业强势品牌。
2. 塑造优势产业品牌形象,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产业品牌层面来看,首先需要依据产业优势特色,利用“名牌群落”效应,以区域内知名品牌为依托,通过鼓励产业内相关企业良性竞争合作,推进民营企业与集群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推动产品名牌、企业品牌向产业品牌转变。其次,依据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结合市场客户群体需求,为产业集群确定独特的市场定位,优化整合产业集群内企业资源,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适度延伸产业链专业分工,科学构建产业集群内部组织结构。最后,引导产业内相关民营企业进行区域聚集,加速产业内不同生产要素的持续积累,形成产业内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塑造产业聚集度高、产业链完善的区域产业品牌,逐步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3. 不断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加大支持民营经济。从区域品牌层面来看,首先应该放宽民营企业行业准入门槛,放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竞争性领域,发展实体经济,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教育公益事业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其次,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平台,选择重点服务对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训,主动提供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再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民营企业的担保服务,推动和促进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最后,完善民营企业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对新创企业、小微企业的培育、辅导和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品牌营销推介,塑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罗云华,李昊泽.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讨[J].当代经济研究,2011,(2):80-83.
[2] 古安伟.基于消费者关系视角的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及其驱动关系研[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2.
[3] [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陈翥,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地理标志管理模式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5-111.
[5] 孙丽辉,毕楠,李阳,孙领.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6] 李晓华.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政策的互动关系[J]. 学习与探索,2010,(1):139-142.
[7] 潘冬青,尹忠明.对开放条件下产业升级内涵的再认识[J].管理世界,2013,(5):178-179.
[8] 王卫平.民营企业实现战略升级的三维架构——品牌、知识、文化[J].现代管理科学,2013,(5):99-102.
[9]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5.
[10] 刘建峰.品牌经济发展轨迹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5.
[11] 潘建林.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劳动力品牌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12] 郝春霞.我國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6.
[13] 冯伟克.我国银行卡品牌建设的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6.
[14] 张俊安.企业信息化的网络品牌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6.
[15] 戴明辉.高科技企业品牌战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6.
[16] 顾春波.一汽“解放”品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17] 陈强.我国征信市场发展演进与制度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学位论文,2007.
[18] 王丹.第三方物流企业品牌运作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7.
[19] 夏骥.论品牌与区域竞争力[J].重庆社会科学,20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7130309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0418069FG),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号:2012BS042)。
作者简介:许正良(1960-),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营销管理;古安伟(1981-),男,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吉林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品牌管理、区域品牌管理;张笑妍(1993-),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