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探析

2015-09-30张春海陈鹏

西部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

张春海+?陈鹏

摘要:本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也给政策直接利益相关者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在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代避免问题的重现和提高政策在民族地区的适切性将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

中图分类号:D6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始于世纪之初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涉及广大农村及亿万农家子弟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成败。其在改变农村教育格局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怪象和问题,迫于社会各方的舆论压力和执行的实际效益,教育部于2012年暂停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那么这场规模大、速度快、涉面广的农村中小学布局变革后,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面临着哪些问题与困境?本研究以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对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现状进行了深度探析。

一、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带给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问题呈现

(一)过早出现学习障碍,身心健康受损严重

在笔者关于你在上学期间谁来照顾你的生活问卷调查中(如表01)显示,有44.5%的学生其上学期间由爷爷、奶奶来照顾,从这一数据来看在笔者所调研的地区存在较高比例的留守儿童,由于Z县大部分乡镇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且产量低下,农村有大量劳动力剩余,加之近年来受城乡二元体制、快速城镇化影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从事“兰州拉面”饮食服务业或打工,这部分群体的子女大多留在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们的子女在村中便成为了特殊的弱势群体,学校布局调整对他们的影响与父母没有外出打工的儿童相比更为不利,学校布局调整后,上学距离的变远,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我在田野走访中看到有许多留守儿童比起家庭经济困难群体的孩子,他们似乎显的幸运一些,由于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孩子心存愧疚,只能通过多给一些零花钱来进行弥补。当地许多年轻父母都认为给孩子好一点的经济条件(如多给零花钱)就可以弥补自己缺失的那份爱,虽然这些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相对较为殷实一些,但却面临着严重的学习障碍和心理障碍等问题。

表01 关于你在上学期间谁来照顾你的生活

学习成绩是学习行为所取得的结果,它是学习者学习能力与学习条件的综合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变远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绩产生了消极影响,引起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下降。从表02可以明显看出,有10.2%的留守儿童认为学校距离变远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影响很大”,42.2%的认为“有一些影响”;同时有23.5%的认为“影响不大”,24.1%的认为“没有影响”。

表02 学校变远对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

笔者田野走访学校时发现许多孩子看起来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瘦小很多,据学校老师介绍,由于现在学校离家远许多孩子早上上学都起得很早,小小年龄就要走3-4里的山路,遇到雨雪天山路更难走,有时还要迂回绕走很多山路,这个年龄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虽然现在我们学校也列入了县里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项目,有政府提供免费的营养早餐,但不少留守儿童却将营养早餐当做午餐,孩子们的身体营养无法得到保障。还有就是政府机械的营养早餐配送方式,每天袋装牛奶和鸡蛋,都腻了孩子们的胃口。有些父母在的孩子早上上学能带点中午吃的饭菜,有些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照顾的孩子就只能拿上点干馍,加之我们这个地区留守儿童多,孩子们饱一顿、饥一顿,整体上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都不好,半天学习,半天赶路,身体素质怎会好呢?儿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科学合理的膳食才能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翻山越岭求学的离村上学儿童由于缺乏饮食营养,导致他们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甚至免疫力低下等。

图01 家长对孩子上学担忧的情况分析(家长卷)

对村民所做的一项关于孩子上学你最担心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图2),在348份有效问卷中,有25.9%的家长表示孩子营养贫乏,身体素质差,是仅次于担心孩子上学交通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其次是女孩上学路上安全隐患大和经济负担加重,二者在总样本量中所占比例均为17%,担心最小的则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占样本量的9.6%,这与该地区固有的普遍不重视孩子教育有较大的关系。同时,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子独自去别的村落上学,离开父母加之短期内无法适应新环境,使这些离村求学的回族儿童有着强烈的关爱渴望,特别是那些从小在家中被父母娇惯,哥哥姐姐呵护的学生来说,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严肃的老师,他们很容易从小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由于合并后学校规模扩大,教师工作强度和压力增大,无暇顾及到离村上学孩子的这些特殊情感需要,使其心理产生压抑容易变得自我封闭、冷漠和情绪上的不稳定,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在笔者对当地乡镇中心学校的田野考察中看到离村上学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多只停留在课堂上,很少有课外的交流与沟通。这种被动消极的师生关系,使得离村上学儿童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支持和帮助很少。缺乏沟通的师生之间,使他们性格变得孤僻,自暴自弃,情绪不稳,甚至还容易造成性格扭曲,极易成为问题学生。

(二)小高女童流失严重,教育权利无法保障

由于村小的撤并,加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束缚,如在回族伊斯兰文化中女孩9岁就担起“非勒在”意即成人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遵循宗教礼仪,收敛言行,开始毕斋、戴起头巾,对女童的这些宗教约束与学校教育恰好相悖。随着女童年级的升高,这些约束对女童受教育权利的影响就越大。在笔者调查中看到,有许多11-13岁的适龄女童在家照顾弟弟妹妹自己却没有上学,同时在笔者走访的许多小学中5、6年级学生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觉得很纳闷,当笔者与她们交谈后才知道她们为何不去上学的原因。

我爸爸说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跑那么远去上学,要走山路,再说现在坏人多,上学路多是山路很危险,说我大了所以就不让我去上学了,我还是喜欢去上学以前额们村里有小学的时候,因为离家近我就可以去上学,那会儿我念3年级,现在我念的话该是6年级了,那时和我们一起念书的妮子(女孩子)现在大部分都没有去念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把我们村里的小学搬走了,现在我上不了学每天还得在家哄弟弟和妹妹,我心里很不开心。——马艳艳,11岁

我现在二年级,到了5年级我就不知道家里人(指父母)让不让念书了,让念我就去念,不让念我就不去念了。——马小兰,9岁

小艳艳的话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告诉我们,村小的撤并对女童求学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学校变远,许多家长不放心让高年级的女孩子翻山越岭去读书,直接导致在小学高年级(5—6年级)中女童流失严重,在对家长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你会不会因为去学校的路远且都是人迹罕至的山路而不让自己念小学高年级的女儿去上学的统计分析显示(表03),在有效问卷348份中,有80.5%的家长因为上学路远而不愿意让自己读高年级的女儿去上学,只有19.5%的家长选择了不会让自己女儿辍学。女孩的受教育权利基本上是由其家长决定的,由于村小撤并加之家长受宗教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们对女孩的受教育情况抱着极不乐观的心态,高年级女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更为渺茫。

表03 关于你会不会因为路远而不让读高年级的女儿去上学

(三)工作热情受挫,教育感情受伤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伤害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感情且使教师工作热情严重受挫。由于缺乏民主化的布局调整执行方式使教师越来越被布局调整政策边缘化。在笔者关于教师是否被邀请参与镇政府和学区召开的有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会议的168份有效问卷中(表04),只有1.2%的教师参加过由乡镇和学区召开的与学校布局调整有关的会议,有高达98.8%的教师没有参与过任何与布局调整有关的会议,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布局调整政策,被动的听从学区的安排,自

己根本没有机会和途径去诉求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看法和思考。教师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直接利益主体之一,却被拒于布局调整决策的大门外,严重削弱了教师工作的热情。由于受限于广大教师对学校布局调整相关知识与前沿信息的掌握水平,因而也就无法准确的表达学校布局调整对自身的利益损害。在有关教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了解情况的问卷统计显示(表05),有高达91.7%的农村教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不了解,只有4.7%的农村教师对布

局调整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农村基层教师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利益相关主体之一,其对布局调整政策的了解渠道非常单一。虽然在笔者所调研的学校都有互联网,但互联网上有关学校布局调整的知识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加之该地区多数教师都是当地回族,其家庭所在地基本在学校周边的村落,教师配偶基本都是当地村民,教师工作之余还要回家种田务农,工作生活繁重,很少有人专门上网来查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知识。由于农村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在面对学校布局调整以及相关问题时,也没有可供他们去参考和咨询的研究机构,他们只是获取一些较为片面的信息。信息的缺乏降低了他们对布局调整政策的基本判断能力,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只能逆来顺受地接受,自己的诉求不愿去表达,认为即便是去争取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诉求,也不会被重视和采纳,反而给自己的工作招来麻烦,所以许多农村基层教师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沉默了。沉默不但对布局调整政策的执行效果带来影响,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伤害了教师的教育感情。

表04 你是否参加过由乡镇政府和学区召开的与学校布局调整有关的会议

表05 教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了解吗

(四)上班成本增加,生活负担加重

在中国传统的行政方式下,作为个体存在的教师极易被忽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替教师做出决策已在当下的农村地区成为家常便饭。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布局调整执行方式给当地基层教师的个人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据笔者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给你个人带来的最大影响的问卷调查统计中(图2),有53%的教师觉得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上班成本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上班距离变远造成的。由于许多村小的教师就是本村人,上班就在村里学校,上班都是步行,现在需要出村到镇上学校或较大村中学校上班,由于山路交通不便,教师都是骑摩托车上班,加之现在汽油价翻涨,上班所花费的成本就相应增加,一些年轻教师还能接受,一些老教师则不愿接受这一变化,抵触较大。有25%的教师觉得布局调整后工作压力增大,学校布局调整后教师需要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领导和新的同事,教师多了,相互之间竞争就多了,对教师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量增加,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大。

图2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教师个人影响情况分析(教师卷)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给民族地区教师家庭生活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原有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也开始走向瓦解,教师个人家庭收入也较布局调整前发生了较大的波动。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表06),有50%教师认为布局调整对其个人的家庭影响非常大,只有11.8%的教师觉得布局调整对其家庭没啥影响。在

关于布局调整后你的家庭收入较之以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问卷调查中,有高达63.2%的教师认为布局调整后其家庭收入比布局调整前低,只有36.8%的教师认为没啥影响。由于调研县有将近80%的教师都来自于当地,家都在本村,有的自中师毕业一直在村校任教,工作之余可以照顾家庭比如可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胡麻,用于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男教师几乎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布局调整后,由

于到离家较远的其他村小或中心学校任教,工作距离增加随之工作强度也增大,无暇顾及家庭,所以直接导致教师家庭收入的下降,农村教师收入本来就不高,加之近年来的物价飞扬,光靠工资已经很难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表06 布局调整后民族地区教师个人生活方面的变化调查

(五)家庭教育投资显著递减、教育需求差距拉大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作为农村公共政策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议题,是关于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一次再分配过程,义务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学校是提供这一公共产品的平台。学校撤并带来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内部教育环境带来震荡,这一影响在西北回族聚居地区尤为明显。村小撤并之前,村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在笔者田野走访中有村民谈到当初村小在修建教室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筹钱了,后期在村小操场硬化、围墙、女生厕所修建中由于无法拿到县里的教育资金,好多村民都自发地在清真寺进行捐资助学活动,用于资助村小完善教学基础设施。村小撤并后村民教育投资的热情骤降,对村民来说上级政府一言堂,把自己家门口好好的学校说撤就撤了,对村民教育感情造成伤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村民在教育投资上的热情和信心。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过程中,家庭作为最重要的利益主体之一。其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的教育需求变化对子女教育乃至教育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学校布局调整后家庭教育需求的关注可以为我们了解不同利益主体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的利益得失打开一扇窗户,有助于布局调整政策的完善和提升。考虑到家庭居住地点、家庭收入水平及子女就读年级段对家庭教育需求有着影响。笔者在样本乡镇做了关于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哪个学校就读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表07)有7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村里学校就读,有1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县城学校就读,只有1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镇中心学校就读。对当地家庭来说,本村的学校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对他们来说,孩子在村里读书不但孩子上学方便,且对家长来说也方便。由于村小撤并,农村家庭不得不对子女上学问题进行重新规划,村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家庭一般会选择让孩子去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学校就读。对这部分家庭来说,孩子的上学费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由于回族地区家族意识强烈,许多家族通过互相帮扶等形式来壮大家族实力,所以在当地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家族内的,村小的撤并对他们的家庭影响不是很明显。还有一部分家庭就是外出打工或从事兰州拉面餐饮业的家庭,家长的思想和视野受外界影响较大,他们觉得孩子去镇中心学校或城镇学校就读要比在村小就读好。这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家庭会把孩子带到自己开“兰州拉面”馆的东部城市,这些孩子成为真正的随迁子女,随迁子女不但接受了当地较为优质的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在老家无人看管被散养的问题,但这类家庭不多。除了以上三种家庭外,剩下的这部分家庭就可以认为是村中的弱势群体家庭,他们由于自身及社会原因,经济、宗教、教育等条件较差,回族村落中的弱势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处在村中经济、社会、宗教地位的最低端,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较弱,对关涉自己利益的公共事务缺乏关注,更别提去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应得权益。

表07 你希望你的孩子在那个学校就读

回族村落中这些不同类型的家庭,因其在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占有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必将对其家庭教育需求产生影响,而家庭教育需求差距一味拉大,将严重影响到家庭的教育选择。相对而言,回族村落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其在布局调整政策执行中付出的子女教育成本和代价更大。由于教育需求差距拉大,不仅直接导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且使民族地区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二、改善与优化

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不仅可以规范与指导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工作,且可深入探寻民族地区学校布局调整震荡过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怎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及在后学校布局调整时代如何把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带给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契机等都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一)亟需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四化程度

县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民族化,要求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要以“民族文化至上”为原则,在决策过程和具体实施中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以此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民族化要求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重点应突出以下三点:首先,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时邀请当地宗教领袖参与决策过程,他们是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所以要保证这部分民族精英的参政比例;其次,要加强相邻村落间(主要指村落间有不同的宗教派别)关于学校布局调整意见和经验的交流与互访,以此来提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执行环节间的民族共融性;最后,将观照民族文化作为地方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先决考虑因素,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总结民族文化因素与政策执行间的相互关系。

县级层面提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县级政府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之前,要综合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社会和村落等多方面的影响,要统筹衡量其中的损益得失,而不是只看重短期内经济效益的增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前提是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系统、全面地理性分析。首先,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价值判断来确定什么样的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合理的,在综合考虑家校距离、当地交通现状、气候环境和学龄人口分布等因素后,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发挥的效用,要综合考虑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农民在经济、教育和情感各方面的损益得失。其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问题核心是怎样去科学布局现有的农村中小学格局。在政府制定全县学校布局规划时就需要县级政府统筹全县各个单位和部门合力进行规划工作,并邀请教育专家进行前期调研和论证,最后制定出最优规划方案,而不仅仅是地方教育局单枪匹马简单制定方案最后由县政府拍板颁布实施的作法。

提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民主化,主要取决于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直接利益相关者是否参与决策,参与决策的渠道是否通畅。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渠道不畅甚至受阻,农民的决策参与权得不到保障。民族地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主要的决策部门和执行主体,让民族地区农民参与学校布局决策,可以深度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家庭教育决策模式,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政府教育工作。同时,使政府决策方案中更多的融入民族元素和群众基础。其次,政府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群众,当前的农村地区已经不同于以往,农村的发展与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资源的普及,开阔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界更多是他们的思想,在这一农村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前,借助各村村委会和当地学校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如召开民意调查、听证会、座谈会等,适时邀请当地村民和宗教领袖参与中小学布局调整会议,这样不仅使村民能够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同时他们也会尽力去参与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审视学校布局调整带给自己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去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决策的道义化,其实质是在决策过程中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照,[1]138这是实现农村地区社会底线公平的基本保障。在民族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由于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且这部分人群人数少,他们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都非常弱,尤其是在自身教育利益方面,不明确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对保护和争取自我利益的意识薄弱。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则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儿童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面对这一群体,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如何去关注这一群体,并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将颇为重要。

(二)构建和完善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应机制

针对当下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实背景及其问题频发的实际,急需构建县域内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应机制。

一是健全和完善决策机制。决策机制的完善应建立在决策民族化、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应增强决策过程中村民主体意识的挖掘,尊重村民主体意识决定了村民的参与程度,村民主体性的发挥决定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的成效。提高和开发村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村民的社区归属感,进一步发展村民的权利意识。通过村民民意调查、村中信息公开等途径,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更加符合村民意愿和村落实际,更加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更加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规律。

二是构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绩效考核机制。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绩效考核标准缺失的现状,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层执行效果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的指标应重点包括村民满意度、村中民意舆论、布局调整后学校的办学社会效益等。

三是健全和完善县级政府对基层农村的监督和责任问责制度。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很多方面涉及到基层农村的社会管理问题,基层农村在落实和执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时地方政府的暗访和督导意义重大。县教育局、乡镇学区作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权利较大且县政府监管不到位,往往会出现教育局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来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监督体系,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必将可以有效防止基层在政策执行中出现偏差。

四是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激励机制。在执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可以促成“利益促进”和“利益阻断”,发挥激励的作用,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涌现的按要求,严格按县级要求走制度化路线的先进乡镇和个人要奖励宣传;对于热衷搞面子工程、阴奉阳违的要坚决问责。

(三)科学合理的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布局调整中村小被盲目撤并和随意撤并,而且对促进村落文化发展,实现农村三教统筹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时对域外的借鉴和参考是必不可少的,美国19世纪后期大规模学校合并运动后的经验反思认为学校撤并必须有一个基本标准,切忌随意、盲目撤并学校。美国肯纳邦克及肯纳邦克波特等镇把交通状况、社区环境、人口成分比例、学生入学率、硬件设施、对当地的贡献纳入学校撤并标准中。[2]注重学校文化功能是美国在农村中小学撤并过程中尤为重视的。笔者的田野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执行多年来一直没有出台明确的标准,其一贯做法是教育体育局制定方案,县政府拍板决定,学校撤并过程简单、草率,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针对现实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可遵循“一般性指标+特殊性指标”的标准进行360度大评估。[3]一般性指标包括:附近村落是否都有村学;村学是否跨越伊斯兰教不同派别,或相邻派别之间历史上是否存在过宗教矛盾;相邻村落间的交通状况:宗教氛围浓郁村落中的村学;村学历史悠久曾培养出的有影响力的仁人志士;整体发展较落后村落中的村学。只要符合一般性指标中的任何一条,村学就不适应进行撤并。“特殊性指标”包括:村学规模、村学教学质量;家校距离;交通便利状况;村学与村委会、清真寺间的关系;村中学前儿童数量;村学基础设施建设等。

(四)因地制宜加大偏远民族山区小微村学建设力度

学校教育意义重大。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角度看,加强民族地区小微村学建设对广大民族地区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很深远的意义。由于在民族地区实行着特殊的人口生育政策。尽管近年来劳务输出富民措施导致部分学龄人口外流。但总体看来,民族地区农村学龄人口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增长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龄儿童减少,但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单纯以学龄儿童减少为其主要原因似乎不是很科学,由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原因,学校布局分散是历史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但在笔者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都充分说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管理便利的需要。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颇多问题的产生都直接与盲目的村小撤并有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一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小微村学建设是解决当下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重点。

小微村学是指学校规模小,只有学前班和1—3年级的小规模学校,主要以自然村落小学为主,是村小中的一种微型学校,可以为儿童就近入学、保障留守儿童教育权利、传承村落文化和重振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带来巨大贡献。因地制宜建设“小微村学”是解决当下农村教育均衡化、推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途径。当下国内部分地区村落中已存在此类小微村学,但总体存在小微村学布点不足和发展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小微村学建设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引导,措施灵活,全方位促进小微村学的健康发展。首先,分类引导。对于目前仅存的“小微村学”应在省级层面政策倾斜的基础上,县政府重点在经费保障、师资配备等方面向“小微村学”开绿灯。对于已撤并的小微村学,应重新进行评估论证,适当进行“政策纠偏”,确实需要恢复的应及时恢复,杜绝因学校撤并带来民族地区儿童辍学现象和家庭教育负担加重等现象的发生。其次,管理模式需创新。针对现存小微村学的规模模式,应采取联校制、结对子等方式进行城乡学校间的师资、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对口交流与帮扶等。增强优质教育辐射力,以此来提升小微村学的教育质量和拓宽小微村学的发展渠道。再次,师资政策需倾斜。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小微村学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努力改善小微村学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农村小微村学的教师有前途、受尊重。

(五)适时构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定期城乡流动制度

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视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学校差距的一种有效策略。西北民族县目前存在的教师流动形式主要以教师的自主流动为主,主要表现为农村教师的向上单向流动,这种单向流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农村学校优秀师资向城镇学校集中,从偏远农村薄弱学校向城镇优质学校集中,从而严重影响城乡和校际间的均衡,对县域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优化也带来不小的阻力。针对全县的教师流动现状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适时构建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将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通过前期扎实的调研工作,制定县域内切实可行的教师流动制度和适合全县地区特点的教师流动配套措施。首先,必须确定参与流动教师的资质、男女教师所占比例、流动年限及工资待遇等,考虑到西北民族地区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和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等现状,对一些年龄偏大和刚入职的教师除外,凡在一所学校内连续工作满6年的教师均需要参与城乡教师流动。鉴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六三学制,教师流动年限以6年为界,小学教师流动工作六年正好是1个大循环,初中教师流动工作六年正好是2个大循环,即规避了教师频频换更换带给学生的学习适应困难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困难,又减少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且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4]建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安排15%的符合交流资质的教师参与流动,6年内保证全县所有教师都能参与一轮流动。在流动教师工资待遇上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要保证所有学校教师在工资待遇、个人发展方面基本一致,并尽力向偏远农村学校和深山地区的小微村学倾斜,要大手笔实实在在采取措施缩小县域内学校间教师工资待遇差距,要尽最大努力保证不同学校同等资历教师收入保持平等,实现教师工资待遇同工同酬。在保障所有教师进修学习、参与各类培训等机会均等。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对在偏远农村和深山地区小微村学工作的教师给予工作补偿。如发放特殊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最大限度保证偏远农村学校和小微村学留住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1]刘善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4.

[2]Victor Lavy, Using Performance –Based P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he Future of Children,Vol.17,No.1,Spring.

[3]邬志辉.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0(5).

[4]史亚娟.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教育研究,2014(9).

作者简介:张春海,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陈鹏,男,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中小学
怎样提高中小学日常教学视频资源拍摄的整体质量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浅谈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试论当前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