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有效设置策略
2015-09-29郑翠媛
郑翠媛
美国教育家斯特林·卡尔汉说:“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及推动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传授知识、启发思考、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数学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中可以运用以下策略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一、问题设置应具有明确性
教师提问时语言表述要精练简洁、科学严谨,问题不能问得太宽太泛、漫无边际。如“看到这题,你想到了什么”这类问题,学生就不好回答,课堂上容易出现冷场,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度。
有这样一个关于“8和9的认识”的教学案例:音乐响起,教师在音乐声中将双手交叉举起,做出个“8”的数字形状。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在跳舞。”师接着问:“你们仔细看看,这样子像什么数?”学生有的回答“像桃树”,有的回答“像梨树”。教师焦急地说:“不是这个树,是那个数!”学生你看我,我看你,一片茫然……而另一位教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什么数字?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数字,猜猜看老师的双手的姿势像什么数字?”很明显,第二位教师的提问明确具体,直奔教学目标数字“8”的认识。学生马上领会了教师的意图,顺利进入事先预设的教学程序,避免了不必要的折腾。
二、问题设置应具有适度性
适度性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掌握好这个度,就要遵循“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题目太肤浅、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轻易地回答,根本启发不了学生的思维。一些教师上课喜欢问“是不是”“对不对”“高不高兴”等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成为口头禅,这些问题只是单纯性判断或浅显、简单的记忆性回答,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脱口而出。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假大虚空。而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回避心理,使得课堂出现僵局,教师只能包办代替、自问自答。因此,课堂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要在 “最近发展区”上为好,这样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适度性的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提问停顿的时间和问题的数量。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留有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要看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快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作出及时的点评和回应。当然,也不能提问不断,一节课总共才40分钟,提的问题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能是蜻蜓点水,过一下就过去了。
三、问题设置应具有灵活性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千变万化的,教师问题的设计要预设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问题”如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共振,则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然而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课堂上常会遭遇“节外生枝”,生出新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伺机而动、随机应变,重新调整教学有效提问的设计。这也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
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就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教师问:“请大家摸摸看并滚动手中的圆柱体,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几分钟后,有的同学回答“圆柱体会滚动”,有的回答 “圆柱体立起来不会滚,侧放会滚动”……这与教师预设的答案“圆柱有上下两个面积相同的圆,中间一样粗细”相差很远。教师有点急了,急忙问:“大家再仔细看,圆柱的两头是什么形状?面积一样吗?中间一样粗细吗?”
尽管教学仍旧被抓到预设方向上来,可是如果教师能灵活机智地处理学生的回答,教学效果就会更好。当学生说“圆柱体立起来不会滚动,侧放会滚动”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圆柱的两头是平面,侧面是曲面”。教师接着追问:“这样的平面有几个,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圆柱体的特征就逐渐地显现出来。教师不要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应机智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过:“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的课堂问题质量决定着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精心巧妙地进行课堂问题设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下塘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