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能力研究
2015-09-29陈细芳时小凤刘霞
陈细芳++时小凤++刘霞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环境,辅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对课题中实验班学生的日常测试成绩,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科学分析信息技术对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关键字:信息技术 自主 合作 创新 能力
一、一般性资料
1.实验方法。该课题选取本校八年级全体82名学生,按照男女生比例相当的原则,随机分组,分别分为常规教学组(40)与实验教学组(42);本校九年级95名学生,随机分成自主(30)、合作(32)、创新(33)学习三组;县教育主管部门将全县11所中学按照随机数原则,选取湖口县流泗片区(凰村学校、流泗中学、大垅中学)九年级学生,分别组成实验教学组(32)、PPT板书教学组(30)、常规教学组(31),通过平时考试成绩检验研究成果。
2.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常规教学组与实验教学组采用随机对照T检验,实验教学组中自主、合作、创新学习三组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同种功课使用常规教学组、PPT板书教学组与实验教学组的比较亦应用方差分析。检验标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结果
在课题研究中,常规教学组与实验教学组语文(P=0.040)、数学(P=0.002)、英语(P=0.043)、物理(P=0.019)中实验教学组与常规教学组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教学组总评(431.80±113.903)与实验教学组(460.10±104.870)总评(P=0.293)无统计学意义。各门功课及总评成绩的统计学结果见后页表1。
在实验教学组中四门学科的学习中,自主、合作、创新的方法差异性不明显,部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践意义性不强,如在英语学习中,合作与创新有统计学意义(P=0.004);物理学习中,自主与创新有统计学意义(P=0.005);信息技术中,自主与创新有统计学意义(P=0.004),课题中四种学习方法的比较统计学结果如后页表2。
三校不同功课学科中,常规教学组、PPT板书教学组、实验教学组间的比较,英语、化学、信息技术间有统计学意义。各门功课间不同的方法部分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后页表3。
三、课题研究的讨论
通过课题研究,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受益。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数学、英语、物理的测试均值高于常规教学组,真正受益的是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语文的学习是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如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等,因此三种实验研究方法效果不明显。从表3的数据分析得出前几年流行的PPT板书的方法与常规教学方法无统计学意义,实践上无差异性,只是平时枯燥的学习内容使用漂亮的动画等增加学生的视觉效应,但真正理解、掌握还是靠学生的课后消化。相反的是,对于不同学校同种功课常规教学法、PPT板书组与实验组均有差异性,因为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改革方法使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点恰恰证实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实践性、可行性。本课题研究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培育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创新的平台,让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比让教师传授知识更重要。(2)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如在课题各学科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引导者、维护者的作用,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尝试了多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表2说明了课题研究中的三种方法不能说明哪种方法更适合学生,如英语中自主与创新(P=0.057)、自主与合作(P=0.422),物理中自主与合作(P=0.365)、合作与创新(P=0.074),语文学习中,自主与合作(P=0.600)、自主与创新(P=0.174)、合作与创新(P=0.060),足以说明三种方法完美结合的必要性,而且三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容易分开。
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攻克电脑操作难关,探讨课件的制作创作思路、技巧和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化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再现教学过程的新手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长远的发展性,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效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质。通过课题研究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让新课改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标向。本学期的学校领导非常注重改善学校的硬件环境,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成立了专门的备课室,班班采用最先进的电子白板,全新的远程教育室。教务处更新管理理念,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真实的技术案例、各种素材、教学设计和课件等,为今后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许秀梅.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3(03).
[2]陈春花.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潜力与误区[D].苏州大学,2011.
[3]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宋振莉.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2).
[5]赖丽娟.应用网络交互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信息技术,2015,(1).(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凰村学校)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