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书法
——当代书法新生态的实现可能

2015-09-29胡志平

文艺评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书写书法创作

○胡志平

生活书法
——当代书法新生态的实现可能

○胡志平

生活书法原本在古代并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提笔写字在那时是常态,我们今天看到的古代法帖基本上都属于生活书法的范畴。只有进入了现代社会,由写毛笔字,变成钢笔字(或其他的迥别于毛笔的书写工具)再到几乎不写字,生活书法才可能变成无根的水上之萍。于是,才有了今日我们这一需要带着沉重情绪倡导的生活书法。

生活书法就是融入生活的书法,它与“展厅书法”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作者完成作品之后,它并非是参展或比赛之类的竞技活动,也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行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人都可参与的文化活动。它强调参与,重视从日常书写出发向艺术境界的升华,而不是将书法变成象牙之塔中的存在。它可以是自己的独白或倾诉,也可以是与家人、与朋友以及与那些在书法方面有兴趣的同好分享彼此来自于书法方面的喜悦。

目前,一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在书法创作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陈振濂先生在2012年6月11日浙江美术馆举办的“社会责任——传播·阅读·创造:陈振濂综合书法群展”中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民生叙事”部分就是他于此方面的创作探索。他在《关于书法家的“社会责任”》一文中提出“书法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却是不够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是较遥远的,缺乏密切的衔接度的——正因为不够,所以要认真进行提倡。”

一、缘起

(一)概念的提出

“生活书法”是融入生活的书法,旨在唤起人们书写热情。笔者历时六年的“重新拿起笔来”的理念倡导,已有部分成果作为基础,为生活书法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并最终导致今日“生活书法”这个概念的提出。

(二)概念提出的理由

为什么要提出生活书法这个概念?因为在中国书法的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那时,书写是人们生活的常态,除了以书法家自居的人外,普通人日常应用离不开笔墨。即使是家中没有识字的,也要假他人之手完成必要的书写。可以说,不管是作为书写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客体的书写环境,都是千年一脉传承的生活的艺术。那时的书法是当之无愧的生活化的艺术。

进入现代,自钢笔取代了毛笔之后,由于钢笔的简单与便捷,使得人们的日常书写迅速由毛笔的繁复转变成钢笔的简单实用。进入信息时代后,键盘又取代了钢笔手写,电脑、手机人人一部,书写彻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有资料表明,即使在大学,用笔来记笔记的学生也已经锐减(真正的书写可能只存在于为中考、高考而奋斗的中小学生中)。而书法则只存在于展厅之中。即使这样,展览开幕即结束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才是书法真正面临非生活化的困境,它日益成为一个纯粹的造型艺术,甚至越来越接近博物馆艺术。

提出生活书法正是基于当代书法的这一困境,我们试图帮助中国书法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其恢复对日常生活的古已有之的影响。

(三)概念的意义

目前的书法,已经失去了传统的书法生态,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书法活动参与者也大多为书法家,它自设门槛,以有“法”者自居,无视日常书写行为的文化意义,其自娱自乐式的书法创作导致书法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而所谓专业人士却仍在盲目乐观,自我陶醉。

生活书法旨在打造全新的书法生态,使书法生活化,让书法重新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1.生活书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书法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传统书法的丰富性以及与当下生活的契合性——生活书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是在展厅中,也在家中或工作环境中,与人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连,与人们之间水乳交融;生活书法不仅在有“法”的书法创作中,也在无“法”的日常书写中;不仅在富有文学性的文字内容的书写中,还在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中。

2.由生活书法培养起人们对于艺术的感觉。它更像是一种生活的仪式——由艺术的点滴感受,唤起人们对于身边艺术的一种切身体验,并使之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使书法成为生活中的有机部分。它是日常生活重获仪式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是日常生活方式升华为艺术活动的切实表现。在重新找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书写的快乐中,让日常生活与随意而有意义的书写行为融为一体,生活的诗意因此产生。生活书法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它一直在行进。

3.让生活书法提升人生境界。让书法走进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较为容易地体会到艺术带给人的审美享受,并由艺术的想象力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状态,经过长时间的浸淫,由艺术的感觉上升为生活的感觉,并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状态,提升人生境界——所谓“从容、节制、优雅”无外如是。

二、实现的途径

(一)引领者的责任

专业书家与书法工作者应该承担起应有责任与担当,要将之作为事业。他们要承担起引导那些早期的、少数的对此有兴趣的书法爱好者从事生活书法创作的责任,并与他们一道奋力前行。

1.少数代表人物的引领与影响。

任何一件事情的缘起,都离不开少数代表人物的引领与影响,高校的书法专业于此方面应该有便利的条件。积极介入生活书法的创作,有条件的应该组织项目组,立项进行课题研究。

2.专业书家提供具有示范意义的作品。

由少数人所倡导的“生活书法”要以具体的作品来展示,并产生榜样的作用,引起人们参与其中的兴趣。在活动初期,职业书法家要提供一些不那么追求专门法度的示范,为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向书法的过渡提供可行途径。

3.唤起普通参与者的响应。

群众有参与的热情,但却被职业书法创作模式所局限,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只有建立起新的创作范式和创作标准,生活书法才能重获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书法才能够打开目前书法与生活之间的“隔膜”。让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使得这户人家的主人也成为生活书法的创作者。

(二)作品的多种可能性

培养普通人加入艺术活动的勇气。生活书法之所以成为可能,是有其理论基础的。后现代艺术突出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一观念,这对于书法的日常生活化亦是一种启示。日常的书写即使是不成功的习作,甚至是随意的书写,看似无法,却都是书法,因为从根本上说都符合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艺术定义。

当代书法从古代砖文等民间书刻文字中汲取营养,正说明了书法本无法,我法为至法,敢将自法显,我自成书家。在当代书法的传播过程中,书法过于比照绘画形成一套看似合理的培训体系,实则扼杀了广大中国人的源自本性的书法潜能,让大家变得不敢写、不愿写、不能写,键盘化书写则进一步将国人变得不会写。书法作为最典型的中国艺术样式,在古代的门槛是识字,而在当代,被职业书法家人为地设置了所谓的“法”的门槛,让人以为这是专家的事情,失去与之亲近的可能性。生活书法强调的是我书意造自有法,何必定要依他法。敢写敢展示,随意书写自然成法,也自然成为生活中的艺术。

在尊重日常书写行为、强调日常书写与书法艺术并无隔阂的基础上,我们可进行生活书法的多样性探索:凡是与生活相关的或者说是融入生活的书法,凡是可以用书法元素呈现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样态的书写都可以视为生活书法。

1.传统的。即按照千年一脉传承下来的创作样式。只是在这里,在专业的角度上有所弱化,将一首自己抄写的唐诗或宋词书写后悬置于厅堂。

2.趣味的。与创作无关,但可以经过加工改造成艺术品。它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的情趣,它更强调形式,更强调书写成品的重新组合、剪裁。

3.立体的。一改以往书法创作的平面化,采用多维的、立体的书法创作。

4.多元素的。可以是跨界的、充满想象力的书法创作。

5.与设计紧密相关的。借助专业的设计学原理进行的书法创作。

6.与家居紧密相关的。强调书法与家庭环境的契合,或与家庭主人的关联。

7.多种材质的尝试。既可以是继承传统的瓷器、石头、木材、竹子、布等,也可以采用新科技的材质,譬如声光电等表现手段。

8.对多媒体的利用。电脑、影像书法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因为它更容易获得。

(三)让生活书法成为一种时尚

所谓时尚就是人人都有可能参与,并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或乐趣,具有人群广泛参与的特性。将生活书法打造成一种新的时尚活动,其可能性在于这项活动所针对的人群——普通人零基础、或有一点书法基础中的对书法感兴趣的人及希望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得到外在的自我显现的人在当代中国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生活书法最明显的特征是它具有更大的普及的可能。

生活书法的真正主体,首先是普通大众,是每个能写汉字的人,只要他们想写、敢写、敢展示,想参与,他们就是生活书法家;其次才是职业书法家。如何让书法生活化,让自己的书法也具有生活书法的形态,具有当代生活内涵或融入当代生活环境,是当代书法家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生活书法能够使不同层次的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生活书法应该不计较工具、环境、时间、材料、难度,只在于随机而为,坚持而为,化整为零地进行生活书法创作尝试。

1.工具便于得到。所有可以用来做生活书法创作的都可以纳入创作者的使用范围。

2.对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与传统的书斋式的创作不同,只要是触景生情所作的都可视为生活书法创作。

3.更适合大众对艺术的参与心理。每个人都有对于美的期许,只是有的时候因为某些不注意积累这种经验而慢慢丧失了这种敏感。通过生活书法,就是要唤起人们这种探寻美的好奇心。通过对生活书法——这种唾手可得的艺术样式,焕发起久违了的对艺术的好奇心——原来书法也可以这么有趣。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创作者的有趣味的生活内容。也只有这样,生活书法才能永远保持它的活力。

4.降低门槛,减少难度,缩短习字时间。生活书法应该有别于传统的专业书法诉求,它的目标是要使更多的人介入这种原本就属于他们的艺术活动。降低门槛,减少难度,缩短习字时间的目的就是要避免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并且经过努力达成生活书法创作的结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对于书法的距离感,如果要求高就会使人对书法产生距离感,从而降低参与的热情与欲望。

5.强调体验性。生活书法与人的生活最紧密相连,它并不关注“作品”的效应,而是更注重书写的体验。

生活书法只问本心,不计较效果,重点强调参与。参与者所“创作”的作品,更容易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书写春联。它更适合于用分散的时间来完成艺术创作体验活动。它更注重体验性和感受:体验贵在忘我,只是对书写加上一种本能的体察,它就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日常的、普通的书写生活。进而言之,它更是一种精神生活。在日常书写中,认真体会古人一再强调的“静虑思安”,体会书写所带给人内心的安宁。体验更注重的是深刻而亲切的感悟,久之,便会培养出对艺术欣赏的经验和能力来。

三、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由于今天的书法生态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书法更趋向于小众、博物馆艺术,要想使生活书法成为可能并非易事,需要参与者的责任心与强烈的实现愿望。同时还需要一切关心人们精神生活的人,将生活书法视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并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的目的是要构建起新的书法生态,让生活书法对人们来说就如同阳光与水一样重要。我们需要作一个规划,并且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打破原有的书法的神秘感,通过调动更多普通人的热情参与,让他们与专业书法家一样对生活书法充满想象力。应该使生活书法的声音像舞台上的“中国好声音”一样,一季又一季不绝于耳,从而构建起书法的兼容并包之生态。

1.中小学书法教育(包括幼儿园大班)应该是生活书法教育的基石,只有从娃娃抓起,生活书法才有可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能够成为他们一种本能。

2.这是一项需要多方面积极配合的事业,需要专业社团和媒体的大力支持。如专业报刊和网站开辟出一定的版面,给予大力的宣传与支持。

3.在对外交流活动中,提供高水准的专业书法作品的同时,也允许生活书法作品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在强调传统的专业的书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生活书法的展现,让更多的外国人在生活中多接触中国的书法元素,并有可能从中获得参与的快乐。

4.避免“贴标签”式的强加给生活书法一些怀疑的眼光。因为生活书法最为看中的是参与的广度,以及它触手可及、直书我心的探索,人们不可以用一贯以衡量传统的、经典的书法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它。生活书法不追求、甚至拒绝四平八稳,它可能是一个不断追求变化的、发展的、甚至带有随机性的、更看重的是参与过程中所带来的好奇、惊喜与满足。

抱着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书法,一种人人都可以感觉到并亲身参与其中的亲切氛围——书法就在你身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

猜你喜欢

书写书法创作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一墙之隔》创作谈
书法欣赏
书写春天的“草”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