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2015-09-29陈海燕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中学生语文教学

陈海燕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学生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从教学中的鼓励、引导、启发、拓展这四方面入手,针对其教学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从中突破传统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语文教学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培养中学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通过改正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是每个教师应重点注意的教学方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从原因来看,与教师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无关系。学生往往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选择的权力,课文学习中的问题思考方式也被“标准答案”固化,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甚至对于所有的语文知识学习,都会潜意识的按照这种思维定式去思考。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是众多教学者所关注的,基于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变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便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一些课文教学中,摒弃“标准答案”的限制,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所学课文的思想和文学美。这不仅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1.鼓励学生产生质疑性思维

即鼓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标准答案以及教师讲述的观点和答案进行质疑,而不是盲从,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产生质疑,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思维创新的基础首先便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学中,皇帝和官员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愚昧,因而没有戳破谎言,这也是课文中对于骗局能够成功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这种解释产生质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戳破这种骗局并不难,那么为何从国王一直到官员都被骗局蒙蔽了呢?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这是作者的逻辑漏洞还是另有深意?教师不能依照课本和教案将问题的思考方式完全传递给学生,而是作为一名辅导者,对于学生思考中产生的一些较大的偏差进行纠正。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适宜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以及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就是培养其发散式思维,甚至是在逆向思维下考虑问题。在一些语文知识的解答中,并不设置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例如在课文《范进中举》教学中,对于范进中举后胡屠户以及众人的表现一般理解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认为是封建社会造成的一种毒害。然而不同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文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作为教师不能限制学生这种思维,也不能完全以标准答案式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而是应当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胡屠户的前后变化对比,并不完全是封建社会文化影响的,而是一种人的共性,或者说某种人的性格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于范进以及官员阶级的本能惧怕造成的。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考虑相应问题,教师在保证不偏离大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3.应用启发式教学

这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照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所选择的问题:

(1)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关;

(2)应当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话题;

(3)所选问题应当具备较好的可延伸性,具有深入讨论和学习的价值。

教师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也被称为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同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有着重要作用。

4.积极拓展教学内容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仅仅在思维方式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不够的,需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例如在一些古文教学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鉴赏这篇古文。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缺乏较好的古文基础和知识基础,对于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历史事件等都缺乏较好的理解,即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如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授作者的生平事迹、性格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等。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如能够表现作者思想性格的一些历史事件等等,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對于中学生语文教学这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肖小梅.论基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6).

[3] 张本根. 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9(6):14-14.

[4] 杨军德.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96-97.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中学生语文教学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