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研究性学习,儿童画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美术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2015-09-29冯国芬

文理导航 2015年27期
关键词:美术素养个性

冯国芬

【摘 要】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当代美术教育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个性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因此,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也应具备个性化美术素养,才能完成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新一代的任务。

【关键词】美术素养;个性;美术个性化学习;美术课程标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当代美术教育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那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

一、情感激发

在美术个性化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像朋友般的老师。教师要试着走进学生中间去,通过谈话、接触、交流,树立一种新颖的师生关系——和谐而平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开发,从而迸发创作的灵感。

例如在六年级手工课《建筑》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桌上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图形,依照课件中小区的造型,小组合作拼摆,最后每一组的组长再进行合体。此时,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商量体验拼摆时,学习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为下面引导学生想象,探究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开拓思维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育一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个性素养的发展。关注生活,将会使孩子们在创作中拥有丰富的题材,不会再为不知道画什么而抓耳挠腮了。

例如低段的儿童喜欢一些富有童趣的学习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融造型和游戏于一体的美术活动,像中国画、布贴画、树叶拼贴、折纸、撕纸等,都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带来愉悦,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对于中高段学生,可以让学生为课文配插图,为童话、神话故事配画,为课本剧制作道具等;可以结合思品、科学等课程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此外,还可以结合绍兴农村特有的地方性课程资源进行一些探究性的综合活动,如做风筝、花灯、桥模、船模等。这些活动贴近儿童生活,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能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体现。

三、鼓励创造

在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不同的指导,一方面应创造一定的学习条件,使学生有条件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另一方面则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

1.材料的多样性。做一个有心人,身边的资源丰富,取之不尽,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创作出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如泥、石、麦杆、野花、稻草、高粱秸、豆类等材料,由于它们的可取性、随意性,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一些美术材料。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充实自己的创作。

2.技法的自由性:就绘画的表现技法,可采用水彩笔、蜡笔、蜡笔加水彩画颜料、蜡笔刮画、纸版画、水墨画、手工制作(纸工,泥塑等)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自由选择技法和工具,大胆表现,把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3.风格的求异性:创造性的思维赋予作品各异的创作风格。就色彩而言,有的喜欢冷色调,有的则喜欢暖色调,还有的喜欢鲜艳的色彩。由于每人性格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同样是用线条来表现,乖巧的性格表现的作品细腻工整,而调皮的性格,可能就表现的豪放张扬。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创造,与众不同。

4.创作思维的创造性: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畅想,甚至是“胡思乱想”,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并引导学生把多种想法通过美术作品大胆地表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个性空间。

四、积极评价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无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还是在美术课外活动中,因为学习内容、方法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首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可以从想象性、新颖性、独创性和艺术性对作品展开评价,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评价标准。

其次,评价者的多元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教师都可以成为作品的评价者,其中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多元化的评价,会助长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味的否定,只能扼杀天真的童心。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有效引导,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坚持鼓励个性化的评价。

作为身处于教育一线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真挚的心为他们营造出美术个性化的良好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素养的空间,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利用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唤醒每一个孩子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让个性化学习撑起美术教学的另一片蓝天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美术素养个性
交互智能平板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开放课堂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研究
创新美术课堂?体验学习乐趣
高中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