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思考与实践*
——以人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
2015-09-28卢伟伟张思梅孙灵灵
卢伟伟 张思梅 孙灵灵
(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2)
基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思考与实践*
——以人教版“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
卢伟伟 张思梅 孙灵灵
(河南省实验中学, 河南 郑州 45000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基本理念。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逆向设计和事先规划以及评价与教学的融合。
地理课程标准;学业评价;逆向设计
一、引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首创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操作三大领域,并研究了分类学视野下的教与学及测评,其中的测评就涉及到学业评价方面,布鲁姆侧重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并且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布鲁姆认为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成绩测验都有着总结的目的,总结性测验的结果主要用来对学生进行分类。传统的做法是一旦学生做完测验,就给他评个分数,但很少给学生纠正错误或者重新测验的机会。在布鲁姆看来,评价或测试的目的,在于如何处理所测得的学生水平和教学效用的证据 。因此测验不仅是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内容,而且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回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基于标准的评价由美国学者Glaser于1963年首倡,是指基于质性标准,即对照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评价标准,判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状况的评价范式。这种评价范式能够掌握学生在知识获得上从完全不理解状态到完全理解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为教师教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意味着评价上的一种转向,即不强调评价中的“赋值”,而是更多的将评价当作一个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状况的资料和证据,并据此做出改进教学决策的过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课程基本理念。强调要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1]而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适合于我国当前“类似统考”的纸笔测验的评价体系,又有完善这个体系的作用。
二、基于课程标准学业评价的主要特征
1.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
学业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课程标准决定学业评价。这个特征要求学业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和判断评价结果的标准都要源于课程标准。
2.评价设计领先于教学设计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学业评价往往被视为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而在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中,评价目标引导着学习目标的设定,评价的设计应于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之后,在教学设计之前完成。学业评价不是一个单独环节,而是从学习目标确立到课堂教学开展以及课后练习拓展始终存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3.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目的在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并向学生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高中地理课时较少,任务较重。很多教师选择埋头赶课的方式来应对各种考试,较难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很难针对学生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如何在平时教学中做到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如何做到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之上,笔者结合“常见的天气系统”谈一下具体思考与实践。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模式:逆向设计
1.逆向设计的内涵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的总体设计目标为: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强调逆向设计和事先规划以及评价与教学的融合。
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更多的是依据教材内容安排教学,至于为何选择这些内容、如此安排教学顺序的原由,却缺少深入地思考。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关心的是给学生讲授什么,关注点主要在教学内容方面,即使教师将学习目标写在教案的最前面,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关注学习目标的指导作用,学习目标只是教案中的一个摆设。针对这些问题,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Grant Wiggins)和迈克泰(Jay MacTighe)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Backward Design)模式”,主张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确定实施学习目标的评价方式,最后规划学习经验和教学,通过逆向设计使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逆向设计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设计之前,使评价嵌于教学过程,成为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2]
2.逆向设计的实施
60多年前,泰勒(Ralph Tyler)已经清楚而简洁地提出了逆向设计的逻辑表述:“教育目标成为课程设计的标准与出发点,通过它,课程材料得以选择,课程内容得以成形,学习指导得以发展,评价工作得以准备,教育目标陈述的目的在于确定学生身上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此来设计各种活动并使之指向既定的目标”。[3]可见,逆向设计是一种面向目标的设计,同时又是确保目标实现的设计。逆向设计可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预期学习目标
逆向设计的第一步是理解和重构学习目标,要思考学习目标是什么?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应该理解什么或者能够做什么?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怎样的?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充分地考虑,同时依据学生学习特点,确定适合当前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
步骤二: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目标
逆向设计的第二步是依据学习目标设计学生的学习评价,即教师如何知道在学生身上是否己实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如何能证明学生掌握和理解了相关的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前,有目的地设计学习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通过评价来促进教学,确保预期的学习效果,避免教学流于形式。
步骤三: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
确定预期学习结果,完成教学评价设计之后,教师就需要安排明确的教学活动计划,包括学习经验的选择与组织,方法与策略的选择等。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以及具体教学指导都应指向目标的实现。
四、课堂实践:以“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
逆向设计通过评价的预先设计保证了学习目标与学习经验的一致性,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开展,确保了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是逆向设计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也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下面以“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为例,谈一下逆向设计的具体应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的课程标准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本条“标准”旨在使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其中涉及各种类型的锋面、低压和低压槽、高压和高压脊、切变线等天气系统。人们经常接触到的多是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本条“标准”所指的就是这类简易天气图,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低压、高压,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在此不作要求。
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从而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要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这是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并作天气预报的关键。
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他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标准”未作要求,目的是简化知识头绪。
1.确定预期学习目标
基于对本条课程标准的解读,笔者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
(2)学会在“冷(暖)锋及天气图”上判断锋面的运动方向、雨区的位置,描述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情况,提高读图能力及分析表达能力;
(3)运用分析冷暖锋的方法分析准静止锋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情况,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的能力。
2.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目标
将学习目标分解,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下表:
表1 “常见天气系统”目标分解
3.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
在确定了预期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后,就要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指导。具体教学设计,不再详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评价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调整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下去。
五、结论与启示
1.结论
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基于课程标准的逆向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应该在充分解读课程标准后确立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教学作为一项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目标的制定是关键,而传统的教学设计一切以教材为根本,根据对教材的解读而设计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只是用以达到目标或标准的素材,所以要做到逆向设计,必须找到根本的目标和标准,那就是课程标准,在充分解读课程标准后再确立教学目标,教材只能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素材。
(2)评价标准的设计要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过程要循序渐进,考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先有学习经验的结合,评价标准将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相融合,每条标准都有所对应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操作方法,评价标准要具有可测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地理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不能用静态和停止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质量,必须着眼于学生动态的学习,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随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甚至教学思路。
2.启示
基于标准的教学不是用一个“模子”培养“千人一面”的学生,而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不是标准化的教学,而是教师在遵循“弹性化”课程标准要求下,在合作基础上积极主动的教学,其目的是在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基础上,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逆向设计所提倡的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将评价前置,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使教学目标任务化,教学指导性更加突出,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需要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在理念,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内容标准转化为评价标准,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4):23-26.
[3] Tyler,Ralph 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145.转引自[美]GrantWiggins, Jay McTighe著, 么加利译.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地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课题编号:JCJYC14120004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