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

2015-09-28杨小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微量血尿酸白蛋白

杨小东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

杨小东

目的 分析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90例, 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A组(UAER为20~200 μg/min, 40例)与B组(UAER>200 μg/min, 50例);并根据患者UA水平分为C组(UA水平升高, 38例)与D组(UA水平正常, 52例), 分别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病程、尿酸(UA)、UAE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空腹血糖(FBG)。结果 A组与C组患者病程、UA、FBG、UAER、IMT等指标分别与B、D组对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病程、UA、FBG、UAER、IMT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发生和患者的病程、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等有密切关系, 所以可将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作为检测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重要指标。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

为了研究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 本院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 现将其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 女42例, 年龄48~70岁, 平均年龄(56.4±4.4)岁。按照其UAER将其分为A组40例和B组50例;并根据患者UA水平分为C组38例和D组52例。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在接受检查前1 d均禁止食用高脂饮食, 禁止饮酒, 于患者次日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检测其FBG、UA、IMT, 选择酶联免疫法测定其UAER, 并留尿24 h实施尿白蛋白检测, 选择美国BECKMAN Array360仪器及原装配套试剂。所有患者在住院7 d内接受3次UAER测定, 取其3次平均值。采用Sonos 5500 型超声诊断仪(美国HP公司生产)对患者IMT进行测量, 超声诊断仪频率设置为6~11 MHz, 患者取平卧位, 将颈前暴露, 采用横断扫查以及纵断扫查结合的方式进行, 详细分析各组患者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患者IMT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C组患者病程、UA、FBG、UAER、IMT等指标明显高于B、D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患者的病程、UA、FBG、UAER、IMT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各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注:A组、C组分别与B、D组比较, a 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病程(年)UA(mmol/L)FBG(mmol/L)UAER(μg/L)IMT(mm)A组40 9.6±3.9ab 405.2±41.2ab 8.5±2.4ab 238.2±32.5ab 1.1±0.2ab B组50 4.1±2.2b 201.5±38.4b 7.2±2.1b 127.5±35.1b 0.7±0.2b C组38 9.7±5.2a 391.5±45.8a 8.4±3.1a 271.2±45.1a 1.1±0.3a D组52 4.0±2.1 208.7±38.7 7.3±2.2 131.2±40.1 0.8±0.2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中老年性全身代谢异常疾病, 对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且随着患者年龄、病程的不断增加, 其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在中老年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存在较为广泛, 是引起患者发生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脂肪过多摄入、营养过剩、活动量少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 同时上述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的高危因素[3]。

本文结果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发生和患者病程、UA、UAER、IMT等方面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人体UA水平升高, 可促进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脂质的过氧化及氧自由基生成, 在炎性反应中具有积极参与作用, 从而可促进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及发展。除此之外, UA升高还可增加血小板凝聚力, 提高冠状动脉血栓形成[4]。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作用下, 肾小球血液灌注量不断增加,从而产生大量微量白蛋白尿, 因此可根据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判断患者有无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现象, 并可评估患者有无出现颈动脉内膜病变[5]。

综上所述, 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内膜病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可将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作为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颈动脉内膜病变的重要指标。

[1] 付建芳.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 2 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1):140.

[2] 朱凤平.2 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及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安徽医药, 2014, 18(7):1324.

[3] 沙依拉·海米提.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与 2 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209.

[4] 胡芳志.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脑组织代谢物变化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53(2):43.

[5] 曹雪峰.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广东医学, 2013, 34(8):122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27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2015-07-01]

猜你喜欢

微量血尿酸白蛋白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