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探析
2015-09-28李昌将
李昌将
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探析
李昌将
目的 探讨分析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情况, 并讨论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健康体检者、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35、32、30、26和28例, 所有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器血小板微粒状况, 比较不同类型受试者的检测情况。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患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血小板微粒水平相比健康体检者的都较高(P<0.05);健康检验者活化状态的血小板微粒释放量高于静息状态下血小板微粒释放量,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微粒可预测和诊断血栓性疾病, 且对血小板的预测和活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微粒;临床检验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 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而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 PMP)是一种超微膜性囊泡, 它是通过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血小板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和促凝活性, 在人体止血或血栓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分析血小板减少和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情况意义重大[1,2]。对此本院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各种血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效果不错,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健康体检者、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各35、32、30、26和28例,所有受试者均符合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急性白血病患者男18例, 女17例, 年龄22~66岁, 平均年龄(42.8±12.2)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男14, 女12例, 年龄20~50岁, 平均年龄(36.5±10.3)岁;冠心病患者男17例, 女15例, 年龄38~65岁, 平均年龄(41.7±12.5)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男12例,女16例, 年龄39~66岁, 平均年龄( 45.6±11.3)岁;健康体检者男16例, 女14例, 年龄24~70岁, 平均年龄(50.8±12.6)岁。所有受试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于血小板微粒太小, 其直径<0.5 μm, 一般显微镜根本无法检测到血小板微粒的形态, 所以无法用普通检测仪进行监测。目前检测血液中的微粒使用较多的是流式细胞仪(FCM), 其具体的检测步骤包括:①免疫荧光标记(血小板微粒), 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orparticles, PMP)多使用抗糖蛋白抗体, 比如抗CD41、抗CD61与抗CIM2a等;②制作标本;③定位和杜比;④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 以N=167×C作为每毫升血浆中PMPs的计算公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静息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情况的比较 和健康体检者相比, 急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血小板微粒水平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静息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情况比较(±s, ×105/ml)
表1 各组患者静息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情况比较(±s, ×105/ml)
注:与急性白血病比较, a P<0.05, 与健康体检者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血小板微粒量急性脑梗死26 6.5±1.3ab冠心病32 6.1±1.4ab慢性肾功能衰竭28 6.2±2.1ab急性白血病35 1.5±0.4健康体检者30 1.4±0.6
2.2 健康体检者不同状态下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状况比较 健康体检者活化状态下的血小板微粒量明显高于静息状态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状态下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状况比较(±s, ×105/ml)
表2 30例健康体检者不同状态下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微粒状况比较(±s, ×105/ml)
注:两组比较, P<0.05
状态 血小板微粒量静息状态1.4±0.6活化状态1.7±0.5 t 2.104 P<0.05
3 讨论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体积小, 无细胞核,一度被认为是血液中的碎片, 但这些碎片在患者机体止血和凝血的过程中可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微粒里含有丰富的与凝血功效相关的物质, 当患者血管破裂或受到损伤时, 血小板就会被刺激, 从静止相转变为机能相, 从而迅速发生变形, 其表面的粘稠度增大后会凝结成团。同时在血小板表面凝血因子Ⅲ和吸附血浆蛋白的作用下, 可以使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凝血酶有对纤维蛋白具有催化作用, 使其变成丝状, 和血细胞一同形成而发挥止血的功效。另外, 血小板颗粒释放后能进一步凝血和止血。除此之外, 血小板的还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具有保护血管内皮和修复内皮的作用。血小板数量的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的减退都会导致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3,4]。目前血液中微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ELISA方法虽然也可用于对MP的检测, 但其应用不及FCM广泛。FCM主要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微粒表面表达有不同的表面标志分子进行检测。本研究中,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种类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微粒和血细胞水平, 将其与健康体检者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冠心病患者和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中血小板微粒水平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活化状态的血小板微粒释放量高于静息状态下血小板微粒释放量(P<0.05)。
综上所述, 检测血小板微粒可对血栓性疾病进行预测和评估, 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 乔蕊, 张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的进展.检验医学, 2013,28(5):442-447.
[2] 周延美, 周延英, 唐延辉, 等.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检验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2):42-43.
[3] 蒙玉香.血小板功能检测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8):124.
[4] 辛晓敏.微粒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 37(3):166-169.
510095 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62
20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