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肢体语言激活语文课堂
2015-09-27孔玲娣
孔玲娣
【关键词】 语文教学;肢体语言;直观;完
整性;情感;气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47—01
肢体语言是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也可称之为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过多次省市及国家级的培训,聆听到许多名师及专家出色的课堂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感触良多,特别是发现肢体语言对教学效果、课堂气氛、师生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受
有声语言作用于人的听觉,而肢体语言作用于人的视觉。肢体语言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陌生的事物与活生生的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是课堂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教师讲课时附以适当的手势,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全国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在古诗“五步”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肢体语言配合忘情的吟诵,引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会场上听课的教师跟随戴教师学习了《登鹳雀楼》的肢体演绎,兴趣之高实为罕见,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学生呢?
二、利用肢体语言的“暗示性”,保证课堂的完整性
小学生都很贪玩,有的学生偶尔会违反课堂纪律,此时教师若直呼其名大声批评,一定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注意力,破坏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更使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或是读课文的巡视之机,走到该学生身旁,给其一个严肃而期待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从而起到劝止的作用。这样,能在看似风平浪静间,将一场暗潮涌动的风波化于无形,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另外,肢体语言表扬时同样有着异于言语的功效。课堂教学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时教师遇到学生的精彩表现时,在说完“好”和“真棒”后,再送给学生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个满含赞许的目光、一个欣赏的微笑,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肢体语言,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感。积极肯定的肢体语言能在无意中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肯定与尊重,从而更加亲近与喜爱教师。“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地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戴建荣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看似随意地轻拍学生的肩膀,却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简单动作中的亲切与信任。于永正老师更是趁学生上台展示之机,站在学生身旁,将手搭在学生肩膀上,给学生以力量。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应用肢体语言,就是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更是对教师人格魅力的彰显,同时也能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
四、有效利用肢体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富于变化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缓急变换的节奏,指引性手势或加强性手势,以及自觉变换的身体姿态和学生的空间距离,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肢体语言带给学生的感觉也许是一种亲切感和卓别林式的幽默风趣,也许是母亲般的温暖和春风化雨的滋润,也许是深刻到永远的记忆。利用肢体语言辅助语文教学,能有效地组织课堂,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各个环节的教学,便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引导学生更多地投入语文实践,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有效的肢体语言是学生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教学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能让课堂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于学,勤于问,善于思,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乐学”的态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