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素质教育
2015-09-27李省余
李省余
【关键词】 生物教学;科学素质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61—01
一、重视生物基础知识的把握和领会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这些生物基础知识本身就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物知识。其次,在讲解这些生物基础知识的时候,应该力求使学生对自然、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观点,并利用较为通俗的语言使抽象的生物学语言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细胞结构和功能”时,可以让学生树立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体会生命的精致完美,教育学生崇尚生命、热爱科学;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科学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知识作为背景和依托,但仅凭授受式的教学方法是达不到上述目的的。在课堂上把生命科学史引入生物教学,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年研究、探索生物现象的历程,将科学结论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同学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1. 问题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该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以实现信息的传递,进而发挥学生思维的“共振效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现场调查法。根据某一专题生物内容,面向社会,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和征询各种意见,最后写出调查报告。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决策模拟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运用自己所学的有关生物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以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三、关注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可充分发挥实验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等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其次,在进行分组实验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引导他们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实验现象,最后总结出实验结果,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生物实验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并对实验现象与结果进行分析、理解、概括和综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理论,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观察、科学分析等实验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科学认识、科学思辩等思维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有利于达到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目标。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而科学素质只是人的基本素质的一个方面,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教师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执行者,在渗透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注意方法上的灵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