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与转型探讨
2015-09-27刘娜娜王锡波赵娜杨奎花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
刘娜娜,王锡波,赵娜,杨奎花(.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
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与转型探讨
刘娜娜1,王锡波1,赵娜2,杨奎花1
(1.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本文通过对新疆8个县市84户牧户的调查,描述了调查牧户的天然草场、人工草料地、棚圈、劳动力等畜牧业生产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根据牧户天然草场、人工草料地、牲畜配置情况,分析了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养殖方式、繁育生产情况、养殖结构及出栏情况、规模化养殖情况等畜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牧民生产满意度及生产意愿的分析;提出了有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有草场无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无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无草场有牲畜无人工草料地户、无草场无牲畜无人工草料地户五中不同资源类型牧户的草原畜牧业生产转型建议。
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转型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要解决“三农”问题,重在解决牧区、牧业、牧民的发展问题。国务院(国发〔2011〕17号)《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了“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工程”。近年来,新疆在推进草原畜牧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但新疆牧区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牲畜、草场、人工草料等生产资料及其利用情况如何?牧户的畜牧业生产情况如何?牧户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满意度及生产意愿如何?不同资源牧户转型如何转?是我们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在畜牧业生产发展及转型相关研究方面,闫春轩认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本质上都要求在基础设施、畜禽品种、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等方面有根本性转变[2]。在畜牧业生产结构方面,徐蒙生认为通过优化畜群和畜种结构、优化草业结构,可以实现畜牧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3];李瑾认为,畜牧业生产结构涉及到畜种、品种、畜群等多个方面,其中畜种结构对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影响最大[4];卞莹莹则认为农牧户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主动地调整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5]。对于饲草料及劳动力问题,陶燕格认为,对于农牧户而言,限制畜牧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饲草料的不足和劳动力的缺乏[6],贾建宇也认为,牧民改变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是人工饲草料生产[7];杜富林则认为在合理控制可利用水资源和饲料地面积的前提下,有必要建设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配套的饲草料地[8]。基于以上,本研究在新疆北疆选择裕民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富蕴县、福海县,东疆选择伊吾县,南疆选择和静县、民丰县共计8个县市作为调研县市。每个县市根据天然草场、人工草料地、牲畜情况选择典型牧户进行入户调查,旨在摸底新疆牧区牧户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系统了解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养殖方式、繁育生产情况、养殖结构及出栏情况、规模化养殖情况等畜牧业生产情况,进而提出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转型建议。
1 牧户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牧户84户,按牧户天然草场、人工草料地、牲畜配置情况,其中,有草有地有畜户35户,有草无地有畜户22户,无草有地有畜户18户,无草无地有畜户3户,无草无地无畜户6户。
1.1牧户天然草场资源配置及利用情况
在调查牧户中,有天然草场牧户占调查总牧户的67.9%,面积从14.67 hm2到1 958.27 hm2不等,分为冬草场、春秋草场和夏草场三种,被调查的有草场牧民的户均草场面积为374.28 hm2。
对于天然草场的利用,20%的牧民为全年放牧,这部分为冬草场条件稍好,草质相对较好,未禁牧的草场,80%的牧民为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而冷季定居点养殖中又有57.8%的会将25%~50%的牲畜放到冬草场放养。因此,实际全年放牧的比例达65%左右,只是其中20%为全年全部牲畜放牧,45%为暖季全部放牧,冷季25%-50%放牧。
1.2牧户人工草料地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牧户中,有人工草料地户占63.1%,户均面积3 hm2。对于有人工草料地户牧户,不同饲草料面积牧户占比如图1所示。其中,0.67 hm2以下占11.3%;0.73~3.33 hm2占73.6%;3.4~ 8.67 hm2占15.1%。
图1 不同饲草料配置面积牧户占比图
通过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牧户中有63.1%的牧户有人工草料地,但在有草料地牧户中63%的牧户将地外包出去,而不是自己种植。而在牧户人工草料地中,不管是外包还是自种,完全种植苜蓿等饲草的为0%,20%~50%种植苜蓿等饲草的占35%,80%以上的牧户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打瓜、油葵经济作物为主。
1.3牧户劳动力配置及投入情况分析
在调查牧户中,家庭平均劳动力2.4人。而不同资源牧户家庭劳动力也有差异,其中,有草无地有畜户家庭平均劳动力最高,达2.9人,无草无地无畜户家庭平均占有劳动力稍低,为2.0人。具体见表1。
表1 调查牧户家庭劳动力情况表
不同资源牧户,其家庭劳动力数量不同,其畜牧业生产也不尽相同。其中,有草无地有畜户人均饲养牲畜量最高(96头只),这可能与牧户家庭无人工草料地,无法从事种植也生产,根据家庭劳动力和草场情况,养羊是其主要工作。其次为有草有地有畜户。具体见表2。
表2 调查牧户劳动力人均饲养牲畜情况
1.4牧户牲畜棚圈配置及利用情况
1.4.1牲畜棚圈配套情况
牲畜棚圈是牧区生产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设施,不同资源牧户牲畜棚圈配置也不同,具体见表3。
表3 调查牧户牲畜棚圈配置情况表
由表3可以看出,无草无地无畜户中的无棚圈户占比最大,其次为无草无地有畜户,这两部分牧户大部分为分户或贫困户,因掏不起钱,政府按最低标准为这些户修建了住房,大多没有配套棚圈,因此棚圈配置率低。无草有地有畜户的棚圈配置率最高,这可能与无草有地户无法再从事放牧生产,畜牧业生产只能在定居点养殖,因此棚圈就是必须的基础设施,以前没有的,后来也都不断进行加盖,以满足生产需要。
1.4.2有棚圈牧户棚圈利用及需求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有棚圈牧户其牲畜棚圈面积不同,棚圈饲养密度也不同。具体见表4。
表4 有棚圈牧户每头只牲畜棚圈配置情况
由表4可以看出,无草无地有畜户的棚圈能够满足调研户现有牲畜的棚圈需要,且有近1倍的养殖规模扩大空间,无草无地无畜户的棚圈为闲置状态,应采取措施租用给别人或开展养畜生产,提供棚圈的利用率;目前无草有地有畜户的牲畜与棚圈面积基本吻合,若要扩大生产,同时需扩大棚圈面积;有草有地有畜户的棚圈面积紧张,但基本能维持生产,若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需扩大棚圈面积,有草无地有畜户的棚圈面积与养殖规模差距大,应引起注意,扩大棚圈面积。
1.4.3无棚圈牧户牲畜养殖及棚圈需求情况(见表5)
表5 不同资源无棚圈牧户牲畜养殖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在无棚圈户中,有草有地有畜户的现有养殖规模最大,目前,这部分牧户仍以放牧为主,若要真正实现定居点舍饲,需尽快配套棚圈建设;有草无地有畜户占无畜户比例最大,其牲畜养殖规模并不大,这部分牧户有草有畜,也是仍以放牧为主,若要真正实现定居点舍饲,需尽快配套棚圈建设;无草无地无畜户的无棚圈比例也较大,因为不养殖牲畜,所以对棚圈的需求不大,若其能实现劳动力转移,从事种植业、打工生产,则可不进行棚圈建设。无草有地有畜户和无草无地有畜户大部分为分户或贫困户,其目前生产仍以代牧为主,若要真正实现其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需配套棚圈建设,以满足生产需要。
2 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情况
2.1不同资源牧户养殖方式分析
养殖方式的分类很多,包括放牧+补饲、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部分舍饲、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全舍饲、暖季放牧+冷季茬地放养+舍饲、全舍饲等多种。本研究从放牧和定居点养殖角度,将养殖方式分为全年放牧、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全年定居点养殖三种。关于冷季定居点部分舍饲、冷季定居点全舍饲、冷季茬地放养等方式在不同养殖方式生产情况分类下进行总体阐述。
2.1.1不同资源牧户养殖方式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天然草场、人工草料地、牲畜占有牧户,其养殖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同资源牧户不同养殖方式情况及占比见表6。
表6 不同资源牧户不同养殖方式占比
由表6可以看出,有草有地有畜户的养殖方式大部分为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冷季利用居点周围的饲草料开展茬地短期放养+舍饲;有草无地有畜户则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和全年放牧各占50%,这与其定居点缺乏草料地,定居点舍饲养羊成本高,因此仍有50%选择全年放牧;无草有地有畜户则89.5%为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利用定居点草料地茬地放养+舍饲养殖,无草无地有畜户则66.7%的为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暖季放牧主要为找亲戚或邻居代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则大部分外购邻居的草料进行舍饲或周围农田茬地放养;无草无地有畜户有33.3%选择全年放牧(代牧),因其定居无草料地,冷季定居养殖成本高,因此选择全年找人代牧。无草无地无畜户则不存在放牧和定居点养殖。
2.1.2不同养殖方式具体生产情况
2.1.2.1全年放牧通过调查发现,在全年放牧户中,92%的牧户均进行冷季补饲,按补饲时间分,补饲时间在3个月左右的占70%,时间为当年12-次年2月之间,其余30%的牧户根据草场植被情况进行2个月或6个月的补饲,补饲时间为当年11-次年4月之间。
2.1.2.2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暖季放牧时间:通过调查发现,91%牧户放牧时间为4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放牧时间6个月,9%的牧户放牧时间延长到11-12月份,后进入定居点养殖。
冷季定居点养殖:分冷季定居点全部养殖和冷季定居点部分养殖两种。各部分所占比例见表7。在冷季定居点部分养殖牧户中,其定居点牲畜养殖数量占牧户全部牲畜数量的25%~50%不等,其中牛全部在定居点养殖,羊中老、弱、病、残和带羔母羊在定居点养殖,其余后备羊等进入天然草场(冬草场)开展放牧生产。在冷季定居点养殖中,利用定居点周围的农田、饲草料地茬地进行放养的牧户占68%,一般放养时间为10-12月份,后进行舍饲。
表7 暖季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情况表
2.1.2.3全年定居点养殖在调研户中,开展全年定居点养殖生产的牧户仅为2.4%。主要为无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地、定居时间长的牧户。其中,77.27%的牧户会利用定居点人工草料地、周围农田进行茬地放养。
2.2不同资源牧户繁育生产情况
按繁育情况分,养殖户的生产包括自繁自育、自繁自育+外购育肥两种。本研究进行了不同资源牧户繁育生产情况的分析。
2.2.1不同资源牧户繁育生产情况(见表8)
表8 不同资源牧户不同繁育生产占比
由表8可以看出,除无草无地无畜户外,其余调研户均开展自繁自育生产,其中,无草无地有畜户100%为自繁自育生产,羊在定居点养殖;其它调研户能根据家庭饲草料地、牲畜情况,开展自繁自育+外购育肥生产,其中,有草有地户开展自繁自育+外购育肥生产较多,其多利用人工草料地的饲草料在冬季进行育肥生产。有草无地有畜户开展自繁自育+外购育肥的主要根据家庭劳动力情况,因无地可种,劳动力闲置,利用圈舍进行外购育肥生产。
2.2.2繁育生产具体情况
在本研究调研样本中,繁育生产户一般为有天然草场户,自繁自育+外购育肥户一般为有草场、有人工草料地和定居点棚圈面积较大户。在北疆繁育户中,93%的牧户选择的是本地羊,只有7%的牧户选择杂交羊或多胎羊养养殖,多胎羊主要集中在全舍饲牧户中,主要为天然草场禁牧或无天然草场牧户。而在繁育+外购育肥生产户中,育肥生产一般为9月底开始,主要在定居点育肥,牧民利用定居点人工草料地或外购饲料进行育肥。而育肥羊的来源,大部分为本乡或本村邻居、亲戚等的羊,只有约10%的牧户从本县域内外乡或外县购羊。在南疆繁育户中,78%的牧户选择的是本地羊,22%的牧户选择杂交羊或多胎羊养养殖,多胎羊主要集中在定居时间长的全舍饲牧户中。而在繁育+外购育肥生产户中,外购育肥生产一般从9月底开始,主要在定居点育肥,牧民利用定居点人工草料地或外购饲料进行育肥。而育肥羊的来源,大为本乡,有28%的牧户从本县域内外乡或外县购羊。纯育肥户,9月份牲畜集中出栏季节一般为本县域内牧区,其它时间以北疆或青海、甘肃等内地外购为主。
2.3不同资源牧户养殖结构及出栏情况
2.3.1不同资源牧户养殖畜种结构(见表9)
表9 不同资源牧户牲畜养殖所占比
由表9可以看出,有草有地户饲养牛、羊及其它占比最大,其次为饲养羊,两者占比69.4%;按饲养牲畜种类,饲养一种牲畜的占36.1%,饲养其中两种牲畜的占27.7%,饲养牛、羊、其它动物三种牲畜占36.1%。有草无地有畜户饲养牛、羊及其它占比最大,其次为只饲养羊,两者占比77.2%;按饲养牲畜种类,饲养一种牲畜的占31.8%,饲养其中两种牲畜的占13.6%,饲养牛、羊、其它动物三种牲畜占54.5%。无草有地有畜户和无草无地有牲畜户均为饲养牛、羊所占比例最大,以饲养两种牲畜为主。
由此可以看出,有草有地户以饲养牛羊为主,有草无地户以饲养牛、羊、其它动物占大多数,养殖畜种较多。无草无地户和无草有地户均以养羊和其它动物为主。
2.3.2不同资源牧户养殖品种结构
按资源条件分,有草有地有畜户中,90%以上饲养的为本地羊,因大部分为天然草场放牧+冷季定居点养殖,天然草场放牧牲畜均为本地羊,只有部分在冷季开展育肥生产的会外购杂交羊、多胎羊;无草有地有畜户中34%饲养多胎羊、杂交羊,66%仍饲养本地羊,其中,找人代牧牧户,其仍以本地羊为主,部分牧户则利用定居点棚圈、饲草料地开展定居点繁育生产,但所占比例不大;无草无地有牲畜户79%饲养的为本地羊,因大部分找人代牧,因此仍以本地羊为主。
2.3.3不同资源牧户牲畜出栏情况(见表10)
表10 不同资源牧户牲畜出栏情况表
由表10可以看出,无草无地有畜户的出栏率较高,达97.8%,这与该部分牧户多为贫困户,羊作为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年的羊除过淘汰羊补充外,大部分会根据家庭经济需要卖掉,因此出栏率相对较高;而在出栏牲畜中,商品率相对较低,这应与该部分牧户以让亲戚代牧为主,羊要给亲戚分几个吃,因此虽然出栏率高,但商品率地。有草有地有畜户的出栏率为70.2%,相对其他资源牧户稍高,这与这部分牧户多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进入定居点前,大部分牲畜会出栏有关,以减少冬季养殖成本;有草无地有畜户和无草有地有畜户的出栏率均在50%以下,通过调研发现,该部分牧户多为分户,父母或兄弟有地,其羊让父母或兄弟代牧,除非特别需要,一般当年羔子会用来扩群,因此出栏率地,而这两部分牧户让父母或亲戚代牧,也要给父母或亲戚几只羊吃,因此出栏中商品率低。
2.4不同资源牧户规模化养殖情况(见表11)
表11 不同资源不同牲畜养殖数量牧户占比(%)
由表11可以看出,在有草有地有畜户中,51~200头(只)养殖规模占比最大(占67%),有草无地有畜户中51~200只和500只以上占比较大(各占32%),无草有地有畜户1~50只养殖规模占比较大(占65%);无草无地有牲畜户1~50只养殖规模占100%。由此可以看出,无草有地有畜户和无草无地有牲畜户因受草料地资源限制,牲畜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以1~50只为主。
3 牧民对生产的满意度及生产意愿调查分析
3.1牧民对当前生产的满意度分析(见表12)
表12 牧民对生产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对牧民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满意度调查来看,46.4%的牧民很满意,16.7%的牧民基本满意,有36.9%的牧民认识到当前的生产不合理。由此可见,虽然牧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但由于天然草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化问题,也使得他们了解到超载过牧行为是导致天然草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当前的生产是不合理的。
3.2生产意愿
对牧民生产意愿的调查情况见图2,由图可以看出,47.44%的牧民希望扩大生产规模,19.23%的希望运用实用技术,发展杂交、多胎肉羊生产,成为养殖带头人,20.51%的牧民希望在牧区开展信息服务,当经济人,7.69%的牧民希望开展育肥生产,23.08%的牧户受劳动力限制,希望找人代牧,增加雇工。由此可以看出,牧民对自己的生产是有一定的认知、规划和判断的,对好的生产方式是有一定接受力的。
图2 牧民生产意愿情况
4 不同资源牧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在广大牧区,天然草场、牲畜、人工草料地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命脉。但在牧区,不同牧户其生产资料的配置却是截然不同,因此在新疆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示范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资源牧户的畜牧业生产转型问题;应分门别类,分类指导,不同资源牧户应有不同的转型发展建议。以下将针对不同资源牧户进行畜牧业生产转型的探讨。
4.1有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有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户,多为牧区中的畜牧业生产大户,其大多生产资料富足、生产条件优越、生活富裕户,在劳动力资源利用上,多采取自家牲畜雇人放牧,家里年轻人则出去打工或当经济人等从事其它工作。这些牧户大多思想进步,对自己的畜牧业生产发展有一定的规划和发展目标,生产转型意识强。因此,可根据家庭劳动力情况,对于其中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可鼓励其进行人工草料地的自种,进行畜牧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开展繁育和育肥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向家庭牧场方向发展;对于无富余劳动力的牧户,可继续雇人放牧或自己放牧,由现在的放牧为主向放牧+冷季定居点舍饲转变。
4.2有草场、无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有草场、无牲畜、有人工草料户,一部分为家庭无富余劳动力的老年人家庭牧户,其草场多为子女或亲戚使用,人工草料地多外包出去,因受劳动力限制,此类牧户可引导其将草场、人工草料地入股草畜联营合作社等形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收入。另一部分则是以前为有牲畜牧户,但因家里有病人、小孩上学、家庭困难等原因,将自己的牲畜出售后一直无力购买而变为无牲畜户,其家庭大多有一定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从事代牧生产。对此类牧户,可鼓励发展大户带小户模式(和静县)或通过项目形式为其提供牲畜或牲畜贷款,鼓励其利用自己的人工草料地、天然草场发展生产,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促进畜牧业生产并提高自家草场、人工草料地等资源的利用率。
4.3无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地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无草场、有牲畜、有人工草料户,多为草场承包到户后成家并与分母分家分出来的年轻户,这些户大多从父母家庭分出来时分到了一定的牲畜,并享受了牧民定居政策,配套了人工草料地。这部分牧户多为年轻牧户,家庭有富余劳动力、思想进步、多元化生产意识强,目前大多就近从事打工生产,牲畜找人代牧。基于此,可鼓励其在定居点利用自家或流转邻居的人工草料地开展种植业生产,提高种植水平,同时可在定居点开展育肥和特色养殖,若有富余劳动力,可进行短期打零工或外出务工。
4.4无草场、有牲畜、无人工草料地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无草场、有牲畜、无人工草料户,为分家分出来的年轻户或贫困户,家庭牲畜不多,牲畜找人代牧,自己则多进行打工生产,根据意愿,可鼓励其在定居点开展繁育、育肥生产或特色养殖。若不愿意从事畜牧业的,可促进其外出打工,转产其它产业。
4.5无草场、无牲畜、无人工草料地户畜牧业生产转型探讨
无草场、无牲畜、无人工草料户,多为贫困户,多进行打零工生产。应给予资金或牲畜扶持,鼓励其发展畜牧业,或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其转产其它产业。
[1]巴特尔.努力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J].中国畜牧业,2014,(9):26-29.
[2]闫春轩.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形式、内容和途径[J].中国草食动物,2008,28(5):55-56.
[3]徐蒙生.促进内蒙古西部七盟市畜牧业健康发展途径探究[J].内蒙古统计,2010,(4):12-13.
[4]李瑾,秦向阳.需求与资源双重约束下的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经济问题,2008,(12):85-88.
[5]卞莹莹,韦丽军,杨微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户收入来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2):78-83.
[6]陶燕格,宋乃平,王磊等.禁牧前与禁牧后畜牧业成本差异对比-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白然科学版),2008,(2):172-175.
[7]贾建宇.呼伦贝尔市不同类型牧户畜牧业生产的对比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8]杜富林,根锁,小宫山博,等.浑善达克沙地牧户经营与草地变化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5):192-196.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i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Herdsmen
LIU Na-na1,WANG Xi-bo1,ZHAO Na2,YANG Kui-hua1
(1.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and information,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Urumqi 830000,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Here we described the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using a survey of 84 herdsmen from eight different cities in Xinjiang.We analyzed several elements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including feeding,breeding,structure,slaughter rate,and large-scale farming. Moreover,we analyzed the satisfaction and willingness of producers Finally we pres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ansi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for five different kinds of herdsmen.
herdsmen;animal husbandry;production;transition
S8-9
A
1003-6377(2015)02-0053-0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编号:KY2014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新疆肉羊生产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项目编号:KY2014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资助项目“新疆草原畜牧业生产转型研究”(项目编号:KY2013016)
刘娜娜(1981-),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畜牧业经济。E-mail:85031016@qq.com
2014-12-25,
20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