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思想启蒙的扼杀
2015-09-25钟声
【摘要】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是中国人民的共识。对于各侵略国也是无法否认、不可掩盖的罪行。本文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基础,浅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思想启蒙的扼杀。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资本-帝国主义 侵略 思想启蒙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8-01
时间飞逝,历史已由1840到了2015,中国似乎也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现代化国家。但是何为现代化?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简单来说周总理提出的现代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实质上一个国家社会的现代化的根本应该是文化现代化,文化有三个层面,即器物、制度和观念。我们思考现代化也要从这三个层面思考。从器物上讲中国现在确实已经现代化了。但器物现代化只是其中的应有之意,并且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后两者才是现代化的核心所在。“所谓现代化,意指的主要是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因而其主题也就主要在于制度文明和观念文明两个层面。”回顾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百年屈辱史,我们不难发现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着眼点的变迁与发展——器物救国(洋务运动)、制度救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文化救国(新文化运动)。历经苦难的国人由器物而制度而文化,一步一步向现代化迈进,至新文化运动,国人终于开始思想启蒙,虽然是时距西方的启蒙运动已是五六百年(从13世纪的文艺复兴算起),尽管是时的西方已经开始了反启蒙主义,开始了后现代主义,但是毕竟我们开始了。
在陈独秀,李大钊的号召之下,在胡适、鲁迅、吴虞等新进份子的支持与参与下,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高扬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在彻底批判“吃人”的封建文明下,积极引进介绍西方文明。正当如春风般清新的“西风“即将吹醒昏沉的国人时,历史跟中国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战爆发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地爆发了战争,批判的武器成了武器的批判,甚至西方人都开始对西方文明感到失望,转而向东方文明寻求药方。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是时的知识分子徘徊着,左右为难,无所取舍。可就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整体发展方向来看,新文化阵营的成员虽然对西方文明也倍感失望,但是在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还是倾向于西方文明。
当时的知识分子学贯中西,骨子里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又具有中国文人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所以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思考。即使在西方人自己都开始否定西方文化,否定科技的时候,当西方社会政治风云激荡,社会思潮迭起,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形态产生严重危机,整个社会充斥着怀疑与迷茫的时候。中國先进的知识分子们,依然寄希望于民主与科学。毕竟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像西方一样是科学过多,在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问题上,毫无疑问科学充当者正面的角色,中国社会并没有被科学异化,而是有许多的问题急需利用科学去解决。可是当国人经过长时间痛苦的阵痛之后终要生产之时,历史再一次的与中国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俄国那一声炮响就如惊天动地的春雷,惊醒了处于迷茫中的,举棋难定的国人。对于正苦于决择的中国人来说,天平很快倾斜到了另一边。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不再困惑,不再迷茫,无条件地走向了西北,由走西方人的路改为走俄国人的路。
俄国与中国相似的国情,俄国激进的革命方式,俄国急速取得的胜利,这些都成为中国人选择走俄国之路的催化剂。但如果没有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中国就不会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如果不是处于前有狼后有虎的绝境之下,如果不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处处掣肘,如果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很难否定中国人不会选择西方的发展道路,甚至可能走一条不同于二者却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如果,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致使中国选择了俄国的革命道路,中国再一次注定走上了汤武式的革命征途,开始忙于暴力革命,无暇顾及思想启蒙。以“批判和怀疑”为精髓的民主与科学就像匆匆过客,在中国飘然而过。中国的思想启蒙如同民主之梦一样夭折。
中国的民主之梦,中国的思想启蒙都在即将开始之时不幸夭折,罪魁祸首就是造成近代中国贫弱落后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从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哲理来看,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确实是导致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通常说中国历史是辉煌的古代史、屈辱的近代史、崛起的现代史。身处崛起的现代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但是另一方面更应该铭记历史。身体的伤痕会愈合,精神的屈辱却难以荡涤;物质的损失容易找回,但是文明的残缺却难以弥补。文天祥绝笔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所谓亡国亡天下,其核心即是文明的传承,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或无意或蓄意的阻断、摧残了中国文明的进程和发展。茨威格当与他操同一种语言的国家业已沉沦、精神故乡欧罗巴业已毁灭时选择走向死亡。中国人却在炮火硝烟中,饱含着精神的屈辱战斗着,在战后的废墟中拖着疲羸的躯体坚挺着。我们在庆幸的同时,更需要警觉当下无声无息的文化侵略!
参考文献:
[1]昝瑞礼:《读懂周恩来》,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81-82页。
[2]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年4月,第6页。
[3]李泽厚在其《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就明确指出,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史启蒙与救亡并存,并且相互促进,但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
作者简介:
钟声(1979-),女,土家族,湖南石门人,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