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文学翻译中的化境

2015-09-25吴志英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标准

摘 要:谈到翻译标准,人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浮现严复、马建中、傅雷、钱钟书、刘重德等中国译家及泰特勒、纽马克、奈达等西方译家与他们所建立的翻译标准说。本文选取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标准“化境说”做讨论主要讨论文学翻译中的化境,旨在让广大读者对钱先生以及他的“化境”说有更深的了解,能广泛地运用“化境说”进行文学翻译研究,达到提高文学翻译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文学翻译 化境 标准

一、前言

关于翻译的标准,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文,笔译流畅,文字雅典。自严复“信、达、雅”三字说问世以来,我国译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几乎从未间断过。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主张继承沿用“信、达、雅”标准,同时赋予它新的含义,如劳陇(1983)《“雅”义新释》,周煦良(1982)《还是信、达、雅好》;二是主张扬弃译界争议最大的“雅”字,在“信”“达”的基础上对严复的标准加以发展,给前人的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如:刘重德(1979)的“信、达、切”(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合风格),许渊冲(2003)“信、达、优”(“信”指“确”:正确、准确、明确;“达”指“三用”:通用、连用、惯用;“优”指“三势”:发扬优势、改变劣势、争取均势。),海外学者思果的“信、达、贴”等;第三种主张是在对严复的“信、达、雅”全面剖析之后,用新的标准取而代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西滢的“神韵”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等。在上述译论中,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尤为引人注目,译界对它的理解和评价也特别耐人寻味。

二、化境的内涵

1964年,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17世纪,一个英国人赞美这种造诣高的翻译,称之为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的东西。”

钱先生提出的“化”,是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来的。《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从‘口‘化声。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譌。”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所施的引“诱”“譌”“讹”“化”和“囮”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的“虚涵数意”(manifold meaning),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难于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一一透示出来了。显而易见,钱先生提出的“化”,指的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三、文学翻译中的化境

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学类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文学作品是用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翻译不应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变易,而是要求译者深切体会原作者艺术创造的过程,进而在自己思想、情感、生活体验中找到关于原作内容的最适合的印证。同时还必须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丢失了艺术的文学翻译,也就失去了其自身。因此,当原作的语言被译作别的语言重新表达时,即一种语言记录经验的方式被另一种语言记录经验的方式所替换的时候,其结果必然是一种力图超越原作艺术魅力的艺术力的显示。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和企图,要充当原作者的‘净友,自信有点铁成金、以石攻玉或移橘为枳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钱钟书《林纾的翻译》)

在上述这段话中,钱钟书指出作家在翻译时常犯的错误,同时清楚地表明翻译不是“借体寄生、东鳞西爪的写作”。在西方翻译史上,人们认为文学翻译是和写作等同的,忽视了翻译的特点。另外,钱钟书还详细分析了翻译作为艺术的特点,指出文学研究和文学翻译不同的性质和研究焦点。

我们研究一部文学作品,事实上往往不能够而且不需要一字一句都透彻了解。有些字、词、句以至无关重要的章节,都可以不求甚解,写得出头头是道的论文,完全不必声明对某字、某句和某节缺乏了解,以表示自己特别诚实。翻译可就不同,原作里没有一个字可以滑溜过去,没有一处困难躲闪得了。一部作品读起来很顺畅,到翻译时可能会出现疑难,而这种疑难常常并非翻翻字典所能解决。

所以,要达到翻译的“化境”,就意味着文学作品本身“形”的超越,即一件完美的文学翻译作品,能让读者忘记其采用的语言形式。读者欣赏“化境”的文学译文,只会感觉到译文与原文内在精神上的完全和谐,不辨彼此的融洽,而不会注意到译文究竟选用了什么样的字词句,也不会注意到译文之形与原文之形似与不似的问题。“化境”的翻译,“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经历了形式之变,又让读者不敢确定这是翻译——它既像翻译又像原作。说是原作,它又经过了文字的转换;说是翻译,它又“读起来不像翻译”:译作与原作是水乳交融的。

为了使文学翻译达到“化”的理想状态,或“好的翻译的标准”,译者应该像钱钟书一样具有作家的睿智、学者的严肃和社会学家的渊博。翻译者应该认清原作的存在、生命和精神,然后改变原作的外在形式以保存它的精髓。在理解阶段,翻译者必须把自己“融入”原文的语境,深刻领悟原文的语境意义,并超越时空界限,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译者只有深刻体会原作者的艺术创造过程,把握原作的精神,才能把自己和原作者合而为一。在表达阶段,译者应该“化出”,用自己融入原文语境场后所领悟、感受到的一切来设置译文的语境场,将原文化为最接近其语境意义的译文,输出传递给译文读者。在校对阶段,译者的“融入”和“化出”应是相辅相成的,能在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穿梭。融入的时候,翻译者像一个忠实的读者,跟原作者产生共鸣,对原作亦步亦趋;“化出”的时候,翻译者又要对读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面十分熟悉,为满足读者的期望,抑制自己的艺术创作,才能译出达到“化境”这样理想状态的译本。

四、结语

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建立在其英汉翻译的丰富实践基础之上,他本人在翻译实践上的巨大成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化境说”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同时也为其实践性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基础上,钱钟书在新世纪给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指出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言外之意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12WLH4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劳陇.“雅”义新释[J].中国翻译,1983,(10):13- 16.

[2]李延林等.英语文化翻译学教程(第2版)[M].长沙:中南大学

出版社,2006.

[3]李延林等.英汉文化翻译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4]胡潇逸,李延林. 英汉语中“鸽子”及相关习语的文化内涵与

翻译[J].文史博览,2015,(4),23-24.

[5]周煦良.翻译三论[J].中国翻译,1982,(6):1- 8.

[6]刘重德.试论翻译的原则[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79:114-119.

[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8]钱钟书.钱钟书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9]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

(吴志英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100083)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标准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人必其自爱
党员标准是什么?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女汉子的新标准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