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提兴趣 校企合作促就业
2015-09-24邱炜聪
邱炜聪
摘要: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龙岗中专汽车专业往届毕业生作了有关职业发展的调查,并从专业对口、工资待遇和继续发展三大方面进行考察;同时走访深圳市各类汽车企业30家,了解汽车行业工作岗位群、专业人才素质结构、企业需求等。调查显示,一方面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专业人才极度紧缺,很多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另一方面汽车专业毕业生从事与汽车相关行业的比例却不到四成,就业对口率偏低。本文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兴趣;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汽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112-04
一、提高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调查的必要性研究最近十年是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根据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是2003年的5.7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快速进入千家万户,近十年汽车年均增加1100多万辆。而2013年更是同比增加1651万辆,增长了13.7%。同时,机动车驾驶证持有人数量也增长迅速,去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近2.8亿人,全年新增汽车驾驶人1844万人。从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数量及新增的汽车驾驶人数量来看,未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我国已快速进入汽车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其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跻身我国一线城市行列。截止2013年10月20日,深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4.8万辆,比去年底增加约30万辆,增涨幅度13%左右,其汽车保有量更是超越广州成为全国第三、广东第一。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国还是经济特区深圳,汽车市场均是一片繁荣。繁荣的市场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然而,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极度紧缺,以深圳为例,很多汽车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虽然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培训早已被纳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亦是最早享受免学费和助学金的专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偏低,导致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及汽车专业人才极度紧缺之间的矛盾。所以对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口就业率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方法与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二、提高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调查情况分析
我们设计了《汽修专业往届毕业生调查问卷表》,通过问卷和电话回访的形式,对龙岗中专汽修专业2005—2009届104名汽修专业毕业生作了有关职业发展的调查,重点从专业对口、待遇和继续发展三大方面进行考察,形成《龙岗中专汽修专业近年毕业生职业发展的调查报告》;同时,针对企业我们设计了《汽车行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汽车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调查表》,走访各类汽车企业30家,了解汽车行业工作岗位群、工资待遇、企业需求等,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报告》。
在调查的104名往届毕业生中,目前90人有稳定工作单位,就业率达到87%;而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只有36人,就业对口率只有35%。通过对两份报告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我们发现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偏低的原因有:
1.职业兴趣不足,吃苦能力较差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职业兴趣不足将减少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职业兴趣是和个人的认识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如果一个人缺乏某种职业知识,对本职业认识有偏差或者根本不了解这种职业,那么他就不可能对这种职业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
调查显示,有很大部分汽车专业毕业生受社会舆论和家庭环境影响,对汽车行业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汽修行业工作太辛苦、又累又脏,不愿意从事汽修工作,从一开始就业就产生抵触情绪;有部分改行的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缺少接触企业的机会,对汽修行业认识不够清楚,准备不足,以至于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因此,如何加强培养汽车专业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增加学生参加社会、企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成为提高并保持就业对口率的关键之一。
2.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专业部实行的课程体系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的,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纵向成线,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没有达到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
由于实训条件所限,目前一些专业教学仍采用理论与实操分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如果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汽修知识为主,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中的基本内容,未能及时将企业生产典型任务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很快就会落后于生产实际。如汽车维修岗位中,汽车维护的内容占整个维修内容的60~70%,岗位的技能也是最基本的技能,而现在的课程体系从未将完整的维护内容列入课程,即使部分课程中涉及到维护的内容也是在学完发动机、底盘构造与维修以后,这样的课程安排,将复杂的内容放在前面完成,将简单的内容放到后面,不符合培养人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也造成学生毕业后基本操作不会,理论与生产实际脱钩的现象。
3.校企未达成长效合作机制,毕业生没有稳定的实习就业单位
去年深圳市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中职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即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政府按实习生人数每人1万元的标准拨发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购置与维护,另外按每人每月700元的标准补贴给学生,300元补贴给企业,但要求企业一次性能接收50个学生实习并保证学生食宿安全,合作年限不少于5年。由于政策对合作企业要求较高,且政府资金投入进度缓慢,很多企业要么达不到要求,要么持观望态度(调查发现只有28.5%的企业十分愿意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开展校企合作,有50%的企业表明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以校企深度合作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我校汽车专业虽然跟周边多家企业、4S店达成校企合作意向或者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但由于汽车企业、4S店一般一年招的实习生人数很少(6-8人),而汽车专业每年毕业人数保持在150人左右,无法满足毕业生实习就业需要;又由于校企未达成长效合作机制,毕业生没有稳定的实习就业单位,因此对口实习就业率偏低。
三、提高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的相应措施
学生、专业部、企业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密切的关系网。只要打通他们之间的联系通道,实现“三赢”,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会自然而然地提高。通过前面对调查信息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相应措施:
1.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转变学生专业领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职业兴趣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有趣是兴趣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汽车专业新生很多都是中考的失意者,报考汽车专业大都是情非得已,汽车知识薄弱,更谈不上兴趣了。要让学生对汽车产生兴趣,首先要加强汽车专业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文化引领。可以在教室、办公室、实训室甚至是学生宿舍张贴汽车企业介绍、汽车名人典故、汽车构造图等,营造汽车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汽车文化情操,逐步让学生觉得汽车是个有趣的东西。
第二阶段为乐趣,乐趣又称为爱好。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定向发展形成的,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在这一阶段或水平上,人们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通过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解答学生心中对于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的疑惑,让学生有进一步了解汽车的冲动;通过贴近企业生产的专业实操,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在课堂中体验成功感,乐在其中。
第三阶段为志趣。当人的乐趣与人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便由乐趣转为志趣。它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特点:它可以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可通过举办职业讲座、学生成长沙龙等,或邀请企业专家及往届师兄师姐到校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同时分阶段进行企业见习、企业实习,创造企业锻炼机会,增加学生对企业生产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企业品牌的认识、认可,逐步培养对企业的情感和忠诚度。
学生的职业兴趣是在整个中专学习生涯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随之不断得到提高,随着就业观念转变,学生愿意从事汽车行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就会大大提高。
2.适当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式,体现专业的实践性
(1)打破“学科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能力本位型”的课程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改变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与职业活动相脱离的现状,解决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问题,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基础,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即任务驱动教学法。
(2)维持机电、钣喷和汽车商务三个专业方向不变,调整三个方向学生人数,提前进行专业分流。通过企业调研,很多企业对汽车专业设置三个专业方向的前瞻性和合理性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但是调查也发现两个问题:①各专业方向学生人数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量不是很匹配。近几年三个方向中,人数较多的是商务和机电方向,而钣喷方向人数较少;但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量来看,钣喷方向专业人才是最紧缺的,近几年汽车专业钣喷毕业生供不应求也验证了这个调查结果。②各方向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也达不到企业要求。由于第四学期上半学期主要课程是考证理论和考证实训,所以专业分流一般都是第四学期下半学期才开始,直至学生毕业实习前,各方向专业课程学习也就只有不到一学期,方向课程学习时间不够,实践技能很难达到企业要求水平。
所以接下来在专业设置时,学校维持机电、钣喷和汽车商务三个专业方向不变,调整三个方向学生人数,尽量以职业发展引导学生报读钣喷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促进专业的建设,使各专业方向学生人数与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量尽量匹配;同时将考证的内容进行划分,分别配置到基础模块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中,减少考证课程的比重,考证课程采取集中辅导、冲刺训练的方法进行重点突破。专业分流提前,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方向专业课程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满足企业要求。
(3)改变教学模式,搭建理实一体化实训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走访的30多家企业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中职汽车专业必须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训教学课时,更好地体现专业的实践性。
汽车专业部老师早几年就一直在思考并探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限于汽车实训中心不在校内的现状,迟迟未能实现。借助学校创建示范校契机,我们将努力搭建理实一体化实训环境,初步想法为实训中心一楼建设成包涵前台销售区、售后服务区、配件仓库区的微缩型4S店,其他楼层分别构建发动机理实一体化课室、底盘理实一体化课室、钣喷理实一体化课室、电气理实一体化课室等,尽快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4)调整实习时间,将企业实习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企业实习是专业课程的一部分,而非专业课程的延伸;是知识与技能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也是衡量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准。调整实习时间,可将企业实习实践课程分段实施,一年级开展企业参观(一周左右),完成职业认知,二年级进行企业见习(一到两个月),完成职业体验,三年级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完成职业归属。如此实施企业实习实践课程,也能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5)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更新教学内容,适应企业生产需求。通过企业调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务,更新教学内容。如之前提到的汽车保养与维护典型任务,应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课程体系,并保证所有汽车专业学生在专业分方向前必须掌握此基本技能。提高大赛项目融入教学主线的力度,适当增加“汽车空调”、“汽车变速器”等相关模块为教学内容。
3.共建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保证毕业生有稳定的对口实习就业单位
中职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建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多创造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及早进行职业体验与顶岗实习,同时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保证毕业生有稳定的对口实习就业单位。
(1)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汽车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毕业生有稳定的对口实习就业单位。 汽车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专业课程内容和汽车岗位群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和场所,是中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我校汽车专业借助政策支持,争取两年内与2~3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学生能在贴近社会真实环境条件下进行实训,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同时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保证毕业生有稳定的实习就业单位。
(2)把握区域优势,多途径、多渠道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实习就业选择。我校所在龙岗区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深圳比亚迪、中法合资标致等汽车制造公司相继落户龙岗区;深圳昌宝(宝马)、深圳福日(奔驰)、捷豹路虎深圳申隆4S中心等全球知名汽车公司4S店也已先后进驻龙岗,加上较早进入龙岗的红彤丰田4S店、红彤别克4S店、新力达广汽4S店、新力达现代4S店、东用顺欣本田4S店以及即将落成的龙岗汽车工业园,为深圳市特别是龙岗区的汽车行业的生存提供了厚实的市场基础,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们应该把握区域优势,多途径、多渠道寻找校企合作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实习就业选择。通过各种途径与汽车相关公司联系,加强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更多的汽车企业引进校园招聘会供学生应聘,让学生能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单位实习,通过增大学生的选择面提高就业对口率。
(3)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或举办行业协会的各种活动,提高专业社会知名度。积极参加或举办行业协会各种活动,提高专业社会知名度;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并力创佳绩,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品牌专业。专业社会知名度提高,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就会积极主动联系学校招聘人才,就业率就会提高。
综上,学生的职业兴趣浓厚、吃苦耐劳精神较强、对汽车企业充分了解并愿意从事汽车行业;专业部适当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式,更好地体现专业的实践性;同时,专业部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保证毕业生有稳定的对口实习就业单位。如此,学生、专业部、企业三者之间的联系通道全面打通,汽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必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参考文献:
[1]陈道平,刘伟.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其弹性和预测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
[2]夏泽育.专业对口率和职业稳定率:评价学生就业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J].出国与就业,2010(6).
[3]冯华.五种因素影响了毕业生择业——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5).
[4]王湛.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5]杨益明.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张建俊.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