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幼师生故事讲述技巧及针对性训练

2015-09-24杨玉銮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态语角色情境

杨玉銮

摘要:讲述故事,除了选择好故事、分析故事情节外,教师充满感情、流畅地讲述,能使幼儿听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讲述故事的专业技巧,将故事讲得生动、富于感染力,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讲述技巧;发音规范;角色;情境;体态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9-0093-03

幼儿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从不同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奇异美妙的生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讲述示范。因此,在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讲故事的能力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基本功。

一、存在问题

就笔者所在的师范学校幼师生讲述故事的情况而言,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显著问题:首先,幼师生讲述故事时,习惯照本宣科地读或者脱离文稿纯粹地背诵,语调索然无味;其次,肢体动作、表情呆板,一副面孔念经式一念到底,或设计出的表情、动作与故事内容相悖;再次,讲述时常常频繁更改作品词句或附上习惯性口头禅,随意性较大。

二、故事讲述技巧及针对性训练

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中的课时安排,主要从故事内容感知、讲述技巧点拨、对点案例实训及课后任务布置等方面来实现故事讲述训练章节的教学目标。

(一)故事内容感知

分析讲述技巧前,先以几则短小故事为例,让学生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情节结构及主题思想。因此,播放几则动画故事视频,如《大老鼠找小老鼠》、《雪花》、《小火车》、《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小螃蟹找工作》等。《纲要》指出,幼儿故事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生活,又要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所选故事针对性强、篇幅短小、语言易懂、角色鲜明并为幼儿熟悉喜爱,作品演绎性强,便于学生做讲述训练。

(二)技巧点拨、对点案例实训

结合上述视频故事,笔者主要分析讲述技巧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语言的要求,二是表情、动作的技巧。根据学生的初学状况,笔者先以所观看故事为例,逐一进行技巧点拨,做出示范,并以故事中的典型对话或文段为例做以点带面的训练,借此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学习、感悟讲述技巧,体会讲述乐趣。

1.语言的要求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务必要做出良好的语言示范。

(1)内容科学、发音规范。讲述故事时,力求咬字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上述优秀的幼儿故事都经过了仔细加工,以简短、浅显的文字与艺术化的处理为特点。因此,讲述时对故事中的段落、层次、事件等基本上按照原文讲述,随意更改精彩的词句,会削弱故事的感染力,尤其是关键词句、重复的句子必须一字不差。

如小班故事《大老鼠找小老鼠》中重复句子 “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 幼儿不会对这种重复感到厌烦,相反他们在重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记忆了故事内容。幼儿通过重复的对话,能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简单、完整的句子并掌握礼貌用语。同时,讲述时要注意难点声、韵字词的示范发音,如“鼠shǔ”“ 熊xióng”“兔tù”等,尽量避免方言发音的消极影响。准确、规范的语音技巧的掌握是讲好故事的前提。

(2)语言表达符合角色和情境特点。汉语是讲究声律的有声调的语言,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差异,通过富于性格特点的语速语调及重音、音色等来表现角色的个性,揭示其复杂细微、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做到“闻其声如见其人”。

首先,从语速、语调上辨别。讲故事时,要善于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等特征,运用不同的声音加以区分。如大型动物、男性或性格敦厚忠诚者适用厚实、低沉的低音区声调来表现,吐字靠后,语速稍慢;女性、性格温和、善者往往用声半虚半实、吐字轻缓;而小动物或性格活泼者则通过声线细、发音部位靠上的高音区来表现,且语速较快。如故事《谢谢小猴子》,重复句子“小弟弟,你为什么哭呀”。大象说出时音色低沉、浑厚,语速较慢,长颈鹿则用中等速度、亲切、好听的语调来演绎,小猴子说话速度较快、语调活泼。

同时,语速、语调还应依据情节的起伏而做好调整。如《小螃蟹找工作》,当小螃蟹来到小猫理发店并爱上第一份工作时,心情喜悦、自信地想:“这个工作倒适合我,我的大螯就像两把灵活的剪刀……”讲述时语速轻快上扬、语气坚定而明朗;而当坚硬的钳子把小狗弄伤后,小螃蟹很难过,心想:“看来,我不太适合这份工作,再去找找别的工作吧……”这时,为表现其沮丧、失落之状,语势降低、音量稍小,声音黯淡低沉。

其次,从重音上分析。“重音是指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思想感情等,而在朗诵中需要着意强调的字词或词组。”《雪花》是一篇幼儿动物故事,故事开头描述了雪花飘落之状。为了烘托气氛,体现下雪时的意境,讲述时要把握好语速及轻重音的读法。如:“一片、两片、三片……一片片的白花花从天上飘落下来。白花花飘呀、飘呀…… ”要使自己仿佛置身于雪花飘落之际,体会持续不断、轻盈飘落的雪花之美状。讲述时应先缓缓读出“一片、两片、三片……”,音节稍稍拉长,同时,重音读出数词“一、两、三”;紧接着语速稍快念出句子“一片片的白花花从天上飘落下来”,这样能够读出下雪时的惬意、喜悦之情;“白花花飘呀、飘呀…… ”两个“飘”字念时使用拖长字音方式、突出重音效果,讲述语势应是适中、气徐声柔,为下文小动物们的出现做好铺垫。

为了加深学生对上述技巧的把握,笔者以故事《小马过河》为例,让四名学生分读小马、老马、老牛及松鼠的话,其他学生读旁白。分角色朗读给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让学生得以体会语言艺术,感悟人物形象。笔者做点评时,强调朗读不仅要模仿、体会人物内心,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抓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的重读来强调具体语境。如松鼠说的一句话:“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其中的“当然、就是、淹死”等词语则可通过重读来加强语气。

(3)适当运用口技模拟声音。故事里的声音多种多样,如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或不同的动作声响等,恰当地运用口技进行模拟讲述,不仅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还能引发幼儿注意力、兴趣,并增强故事真实性。

如故事《小火车》,教师在有感情讲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坐上小火车后,使用象声词加以模拟,小火车轻轻地叫了一声“呜—”,飞快地开了起来;“呜—咔嚓,咔嚓,呜—”小火车在天上飞快地开着;当火车停车到站时,发出放气的声音,“嘶-嘶-”。接着,笔者以《谢谢小猴子》为例,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如,句子:“呼呼呼”吹来一阵大风、大象 “噔噔噔”地走了过来、长颈鹿“哒哒哒”地走了过来、猴子“噌噌噌”地爬上大树、又“骨碌碌”地滑下树……

2.表情、动作的要求

要想讲好故事,恰如其分的体态语必不可少。例如,讲到情况紧急,脸部表情要紧张、身体回缩,讲到欢乐的场面,脸上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羞愧时眼睛朝下,难过时神情悲伤,生气时小嘴紧噘等等,惟妙惟肖的神情和动作模仿才能使幼儿感到真实可信。

(1)表情自然、真实。 如《小螃蟹找工作》,小螃蟹告别了妈妈,出门去找工作了。他边走边想:我应该做点什么呢?(思考的表情,嘟嘴的动作)不知道啊,我还没想好呢!不过,没关系,我肯定能找到我喜欢的工作的!呵呵呵(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又如,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老虎拿着狐狸送来的糖说:“糖是什么?”(满脸疑惑的看了看)接着,“他吃了一粒奶油糖,啊哈,好吃极了。”(露出微笑,闭眼享受状)

(2)动作手势恰当、适度。讲述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时,句子“小猴伸着舌头说:‘嗬,比柱子还粗的树,大老虎只要用尖牙一啃就断,真吓人哪!”先模仿小猴伸舌状,接着为了显示老虎的凶猛,突出牙齿的厉害,要用动作描述“比柱子还粗”及用力咬物之状;“‘大老虎嚼起铁杆来,跟吃面条一样……小兔说着,害怕得缩起了脑袋。”讲述时双手抱臂,表现出害怕、颤抖状。“可小狐狸却说:‘你们怕大老虎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呢!”模仿狐狸说话状,下巴稍往上抬,左手掌拍拍胸脯,右手臂往上挥动,加粗嗓门,突出其大胆、勇敢和自信的性格特点。“老虎歪着嘴,一边哼哼,一边说:‘唉,只要不痛,拔……就拔吧……” 捂着脸颊,歪着嘴,做疼痛状……

示范分析后,以《雪花》为例,让学生再次欣赏故事,并进行表演性练习:①当讲到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时,用肢体语言表现雪花飘落之状;②当各种动物角色出现时,学生做动作模仿,如小黄狗“跑出来”“点点头”、小花猫“跑出来”“摇摇尾巴”、老母鸡“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拍拍翅膀”等。

(三)布置训练任务

《迷路的小鸭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语言浅显、角色丰富、情节跌宕有趣,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并能综合体现上述讲述技巧。故事适合学生多人表演,回课时(2课时),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集体表演故事。指导讲述训练时,笔者建议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或自选志趣相投的同伴互读。在练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自读自悟、互读互评的方式,更能使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同时还读出了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回课时小组表现各有千秋,卓有效果。

总之,幼儿教师的讲述能力在幼儿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掌握讲述故事的专业技能,仍需要幼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训练、调整,只有适时灵活地将所掌握的语言艺术和策略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活动方能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王树平. 掌握技巧快速提高讲故事技能[J]. 江苏科技信息, 2014(7).

[2]李素华.幼儿师范学校讲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

[3]邹丽君.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的技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2).

[4]马晓平.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J]. 东方青年, 2013(17).

[5]张海清. 幼师生讲故事技能的训练技巧[J]. 科技信息, 2013(24).

[6]吴海波.谈如何提高幼师生的讲故事技能[J].文学教育,2014(8).

[7]崔元,孙明红. 幼儿教师口语[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体态语角色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课堂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作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培养恰当体态 营造高效课堂
巧用体态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