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的茶道

2015-09-24牛凯

饮食科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茉莉花茶冲泡泡茶

◎牛凯

母亲的茶道

◎牛凯

每次回家,我都要提前盘算给母亲带点什么。对于不靠海不临江的老家来说,海鲜和鱼类自是首选,可母亲早就说过,带些鲅鱼和带鱼就行,虾蟹啥的尽量不要,一是不会做,二是吃起来麻烦。再问还要什么,母亲答道:“拿些生茶回来!”

母亲说的生茶是我们这里当地产的绿茶。从地域上说,这里是我国产茶的最北端,所产绿茶小有名气,味道也还不错,只是不太经冲泡,三四泡下去,茶便味寡色淡。母亲以前从不喝这些所谓的生茶,从我记事时起,她就一直喝老家最为常见的茉莉花茶。价钱便宜,在村里集市上,几块钱就能买一大包。那种茶很是粗糙,几乎都是粗枝碎末,但味道却极是香浓,尤其耐得起冲泡。有时一壶茶细斟慢饮半天,即便颜色略褪,悠长的茉莉花香依然久久不散。

母亲喝茶,按她的话说就是为了解渴。白开水固然也行,但干农活累时,老觉得白开水喝进去立刻便化作汗出来,还得在水里加点什么才行。夏天喝绿豆汤最好,但一是麻烦,二来绿豆也贵,于是,喝茶便成了母亲平日里的最佳选择。在老家,自家人一般都不太喝茶,来人待客也大都是用差不多的茉莉花茶。在乡亲们眼里,家里来了客人,能不能保持诸如立即泡茶,倒茶时是不是“茶七饭八酒满杯”,客人喝完会不会及时续上这样的礼数,远比泡什么茶重要得多,也看重得多。

印象中,家里总有几个大大小小盛装茶叶的瓶瓶罐罐。母亲对这些最是熟悉,家里来了客人需要泡茶,母亲总会指着其中一个,说:“沏这个,前些日子刚买的。”而自己泡茶时,往往专找那些瓶底的碎末,或是自认不好的次品。

后来,我们兄弟三人都陆续跳出“农门”,在不同的城市成家立业。每次都带些茶叶回家。虽然我们对茶叶也没什么研究,但总觉得应该让母亲喝些好茶。可在母亲看来,茶叶似乎只有茉莉花茶和生茶之分,因为她把茉莉花茶之外的所有茶都叫生茶,不管是她大略认识的绿茶、红茶,还是似懂非懂的“铁观音”“金骏眉”。对于拿回去的生茶,她从来不动,但来了客人泡茶时却很是慷慨,给人家倒水时总不忘介绍几句:“这是老大捎来的生茶”“这是老三买的,叫‘什么红’!”客人总会极配合地啧啧称赞几句。母亲有时也会陪着喝几口,但一会儿还要去找她那专用的早泡好了的大玻璃杯。后来,我几次告诉母亲,带回的茶都是好茶,不妨试着喝,而且最好在什么季节喝什么茶。母亲说早在电视和收音机里听过,觉得生茶的味道其实也还行,虽没有茉莉花茶那么香,但几口之后也就适应了。

一次母亲去二哥家,正好二哥买了套功夫茶具,便闲来陪母亲喝。后来母亲告诉我,说那茶喝起来味道是好,但实在太费工夫,且那茶杯小得几乎拿捏不住,更是冲泡几次就需换茶叶,实在可惜。也是,正如小品里说的,功夫茶是给有工夫的人喝的,对于一生忙碌的母亲来说,那种大玻璃杯里泡好的浓香四溢的茉莉花茶,不但最是解渴,也最直接爽快。

一天,母亲说她在电视上看有记者暗访,制作茉莉花茶竟是用的香精,甚至有的连茶叶也不用,然后感叹怪不得现在的茶叶都这么香,而且还这么便宜。于是,就开始喝我们带回去的那些生茶。时间一长,说还是觉得绿茶更好喝些,虽然冲泡不了几次,但也在电视上看了,说冲泡完了的绿茶渣不但能直接吃,而且可以晒干装到枕头里,说她已经攒了不少,准备下回来时给我们换。

对习惯喝茶的母亲来说,少喝或不喝那些质量低劣的茶,当然更让我们高兴。后来我认识几位家有茶园的朋友,种植、采摘、加工都很放心,听说我给母亲买茶,他们更是特意准备。于是,母亲的茶便由我负责专供。一次二哥去南方出差,专门带回了当地制作最为正宗的茉莉花茶。哪知母亲满心欢喜地泡上一杯,喝了几口,说味道还不如当年在村里集上买的好喝,听说那小小一包就上百元时,更是连连咋舌。母亲说现在越来越觉得生茶好喝,虽说味道淡些,但电视上说了,喝生茶能防病抗癌,尤其对上班的好,还能解电脑辐射。只是觉得自己不上班不下地,喝这么好的茶有些可惜。母亲问我能不能找人要点种子或茶苗,想回家自己种,我说种茶不似种庄稼,母亲说只要人勤地就不懒,我说炒茶不好掌握火候,母亲不信:“有啥难的,不是跟摊煎饼差不多!”

猜你喜欢

茉莉花茶冲泡泡茶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鲸鱼”泡茶器等
Sim Sim
维生素C泡腾片应该怎么喝呢?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文化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泡茶水温的讲究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