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5-09-22王本云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王本云

【摘 要】当今社会,是合作的时代,几乎每一个行业和领域的进展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而不懂得合作的人,是很难融入社会的,更遑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对于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技巧,提高学习效果,是新课改提出的学习方法之一。本文以初中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策略,希望能为初中物理教学成效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初中物理是学生认知各种自然现象的原理、学习物理规律的启蒙阶段,如何使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到现实中,是值得每位初中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当前,由于教学指标和考核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提升”的问题。如何使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已经成为摆在物理教师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小组合作的定义

小组合作学习即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综合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进行互动,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促使小组成员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范围内应用广泛的教学方略,且实效显著。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是学生首次正式接触物理知识,一些概念的理解存在难度,因而需要组成学习小组,利用集体智慧来攻克知识难点,提高知识掌握能力。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他们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成为影响他们物理成绩与知识迁移能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大部分中学的物理教学还没有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课堂上仍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的积极性、能力培养都被“退而求其次”,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再者,合作是任何行业、领域都需要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类这一群居性生物进步的依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寻求答案,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合作的思维,培养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日后踏上社会也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确有其必要性。

三、小组合作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合理分组

在初中物理知识点中,有一部分是需要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分别探索的,如“蒸发”这一知识点,就需要不同的小组分别取探索蒸发与温度、空气流动、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每个小组都需要肩负不同的探索任务。而根据课题内容去合理分组,就成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如何分组,应视情况来定,对于那些小问题,可以由同位的两个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探索,学生多了反而会添乱;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课题,就可以由同桌加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来进行探索;对于更加复杂的问题,则可以将小组人数增加到6人,甚至8人。教师应注意的是,在分组时应注意,各小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动手能力要接近,如果某一小组学生平均成绩太好,早早地就研究出了结果,那么其他小组就扮演了拖慢进度、甚至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的角色,自然也就起不到互助作用。总而言之,教师要做好分组工作,不能任由学生自由组合。

2.小组竞赛

小组间的游戏与竞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大量实践也表明,开展游戏竞赛与不开展游戏竞赛的学习效果有截然区别。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些竞赛性质的活动,让不同的小组去争相探索。例如,在“电阻”一课,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体的电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安排不同的小组去探索不同的影响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被激发出来。反之,不鼓励竞争,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就不高,甚至半节课都进入不了实验阶段。开展竞赛类游戏后,学生间互相埋怨的少了,交头接耳说闲话的少了,认真操作的多了,每位学生都在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努力。

3.明确分工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前,各组员必须先进行明确的分工——谁负责操作,谁负责记录,都必须分工明确,不能手忙脚乱。例如在进行“滑轮”一课的实验操作时,本节课的实验较为简单,同位2名学生即可组成小组,两名学生可以分顺序轮流实验,一人操作,一人观察,然后轮换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有发展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还必须强调互相帮助,没有帮助的小组,是不能称之为合作的。例如,在学习“焦耳定律”这一课时,有的学生不会连接电路,这就需要其他的组员对其进行指导,使他们顺利地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共同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过程中要杜绝随意性,避免有的学生“消极怠工”,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就离题万里,教师一定要在巡视时做好从旁指导,规范小组合作。

4.科学评价

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且主要是给予激励性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主要看学生的参与过程、参与态度,其次才是参与结果。对于那些参与认真、提出独到见解的学生,教师要大力表扬,这往往能极大地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还要开展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学生自己最清楚自己有没有认真参与小组合作,也更清楚其他学生有没有认真参与。因此,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并综合多种评价结果,用于指导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应用好这种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实现学生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方浚.四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

[2]王志力,黄致新.中学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角色分配问题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3]陈建英.对初中物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01)

[4]李卯,黄林.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2)

[5]柳春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现状及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