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5-09-22张永莲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自主学习

【摘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笔者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究竟如何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笔者从以下一个方面做出了探索。第一,强化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得以唤醒;第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识字;第三,把课堂交给孩子,让课堂成为孩子尽情自我展示的舞台。藉由以上几点的努力,才能让教师深刻体会到“教育智慧”的内涵,才能让学生在“少教多学”中快速成长。

【关键词】少教多学;自主学习;展示自我

自2009年2月我有幸被评为湟中县第一批名师后,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那时起,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开始了有意识的持续的转变。几年来的学习与实践,使我和孩子们都能去感受丰富的课堂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成了我如今乃至今后教学艺术的追求。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加强课前预习,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预习是一种铺垫,是一种预测,是一种自练。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提出了五步预习法,即:初读感知—圈画识字—划词(句)批注—提出疑问—巧设练习。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认字、小组合作讨论的时间,让小组成员交流“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之后,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做一次展示,当一次小老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与学生总结了许多识字方法:“字形小魔术”、“送字回家”、“找朋友”等,“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另外,学生的认字活动,不只局限于教室、校园。教师要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到精彩的外面世界中,认识更多的字。如广告牌、商店招牌、商标、物品包装等,学生在平时通过看电视,也能认识很多字。动画片片名、节目主持人姓名、各栏目名,都是儿童认字的好教材。

写字指导中,要努力做到“一看二写三比四评”,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即:观察范字—练习描红—相互欣赏—集体评价

三、把课堂交给孩子,让课堂成为孩子的舞台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师应伸展自己的个性,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是教师成长的最大敌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有这种创新意识,让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成为我们成长的铺路石。在我的课堂上,我努力做到了“四还”。

1.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就应该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作为教师,就要高效利用课堂。

(1)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新课标》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把课文读懂,才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才能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我们在讲课时总有这样一种感觉,课堂中总觉得自己讲的要比学生说的多,一些本该由学生说的,很多由老师代替了。其实有些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且可以回答得很好,可是却被老师剥夺了权利。还有些重点,总怕只说一遍,有些学生听不着,记不住,于是重复二遍、三遍。所以,教师不能太想“讲”、“讲”太多,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和开拓 “说”的空间。

(3)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可见主动提问的重要性。教学中,我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梳理,之后,我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引导学生紧扣提出的问题去读书,并抓住重点词句思考讨论。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愈加浓烈,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2.把展示的机会还给学生

展示方式很多,可以采用个人展示、小组展示与全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如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课文情节表演等。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学生愉快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3.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

评价分为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当学生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起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对自己的回答进行评价。接着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空间,大胆抒发各自的见解,在你来我往的冲撞中激活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养成敢争、敢驳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4.把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学《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我除了让学生抓重点句子展开想象,激活学生思维外,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结尾续编小故事。如:“你们认为那位售货员阿姨还能再见到小兵吗?她们见面后还会说些什么?在自主开放的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快乐交流、快乐表达的乐园。

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改革伴随着我不断地成长,它不仅带给我教学价值观的转变,还令我体验到了“教育智慧”的内涵。我会继续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做定“还”的文章,力求在“还”的有度、“还”的有效方面狠下功夫,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简介:

张永莲(1972.12~)女,青海省西宁市,现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自主学习
“少教多学”与古诗词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