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教学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5-09-22吕雪
【摘 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进一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备现代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现代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基于高校计算机教师的视角,重点研究了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等问题,旨在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重要意义;应用能力
引言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指出:“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开始步入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在当前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能力,而在大学生的实际择业中,部分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难以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错失了就业良机。这实际给高校计算机教师敲响了警钟,高校计算机教师应深入思考日常的计算机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和社会对于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现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不仅对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应用能力对学生的意义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大学学习中,一些大学生只注重和满足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却忽视了一些公共类科目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应用能力对教师的意义
传统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多数计算机教师都是采用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而且所教内容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理论层面,缺乏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教授,这显然与现代计算机注重应用能力的社会需求相脱节。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加入应用实践环节与内容,能够引发计算机教师对于计算机教学的深入思考,对于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教学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应用能力对社会的意义
如果每所高校都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每所高校的大学生都提升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那么,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应如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加速价值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之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全面提升现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1.高度重视应用教学,增加应用教学课时
当前,很多高校认为多数大学生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很多计算机操作和应用都比较熟悉,因此,没有必要将过多的大学时间浪费在计算机学习上,因此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安排的课时比较少。其实,很多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仅限于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内容,而对于社会真正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却比较少,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上时一时难以适应企业的计算机需求。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应用教学,在可能的前提下增加应用教学的课时。与此同时,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将计算机实际应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加学生的上机操作环节,增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模拟和实训,逐步引导计算机教师和大学生都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应用,将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点。
2.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加大实训应用部分
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材中比较注重的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考试时也往往采用笔试方式、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只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与运用却不在行。
对此,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情况与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全面改革计算机教材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教材中加入实践应用实训部分,引导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巧,以适应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为了更好的符合本校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需求,学校可以组织本校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计算机教师,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自己编造一套图文并茂、应用能力较强的计算机教材,并随着Windows、Office等软件版本的升级和更新,随时向学生讲解最新的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校还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增加不同的计算机应用技巧的学习,比如,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人事管理软件的应用和操作,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突出电子商务软件、国际贸易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则可有针对性的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学习等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校外实习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是大学生初次走向社会的必然经历。计算机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学校可积极联系校外实习企业,将本校学生分批带入到企业环境中,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进入企业中时计算机理论知识是如何转化为具体应用的,以此强化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与校外企业合作,接收企业的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工作,如图形、图像处理,人事部门的数据库开发等等,通过具体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和操作,使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项目的计算机实际应用中去,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此外,计算机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计算机相关的社团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院校主办的计算机竞赛类活动,使学生感受和参与到计算机实际应用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当前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作为一种基础工具,应该高度重视和特别突出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改革教材教学内容,增加实训应用部分,积极联系校外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操作能力强的现代化计算机应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苏雪.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3).
[2]王艳春.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01).
[3]曲萍.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资讯,2015(02).
作者简介:
吕雪(1988.2.21~),民族:汉,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滕州市,工作单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