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活动中引领学生情感体验
2015-09-20王桂华
王桂华
情感态度是数学课程标准四大目标之一,是数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情感目标的教学不同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是指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以为,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与实施,应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与感受,将情感有机融入数学活动中。
一、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情感
兴趣是学习数学的源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加速知识的理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情感平和状态下学习与在矛盾状态下学习,产生的效果差异甚远。当学生调动自己已有全部的知识经验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会产生一种强烈地矛盾冲突,这种冲突促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的情感,从而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首先动画演示:将720毫升的饮料倒入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过程,发现,理解动画演示信息,提出问题: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在初步观察后,进行计算,但不久就发现问题,产生疑惑。教师此时面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追问:能够解答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先前的笔算,对题中的条件已经有了理解,因此对为何不能计算有了深刻认识,从而明确:题目没有告诉我们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关系。教师据此,添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再次引导学生理解所添加的条件,讨论解题思路,从而巧妙解题。
教学中,教师所呈现的不完整的例题形式,引导学生在审题后,认知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对大杯容量和小杯容量的关系思考,突出大杯小杯的容量关系是用替换策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教师的这种巧妙省略,把学生的认知引向不平衡,把学生思维引向问题的本质,激活学生的情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有效组织活动,引导自主参与
数学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将学生情感融入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经历数学,形成自己的体验,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时,教师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入手,通过拇指指甲面的大小,手掌面的大小,四个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感受面积单位,接着展示36个学生在课前围成的一个大正方形,通过计算得出100平方米的面积,将学生的面积体验引向“大”而“广”。接着,再展示100个这样的面积,引导学生明确1公顷的大小,从而将公顷的抽象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形象,感知到1公顷的大小。最后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教室等场所的占地面积出发,让学生把它们的面积与1公顷比较,发现大约要200个自己的教室,或者4个我们学校的操场合起来才有1公顷,进一步深化公顷的表象。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比较深刻地体会了1公顷的正确表象,使得思维更加深刻、完整。
三、关注学生思维,促进习惯养成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态度将直接影响数学情感目标的达成。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则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运用感官去观察、去思索,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有序思维,促进学生数学习惯和态度的养成。
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首先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引发学生的联想,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运用了图形语言,采用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借助图形语言来探索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有学生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有学生将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通过不同的转化思路,得出相同的结论。最后再验证巩固。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激活经验、尝试操作、归纳总结、验证结论等层层推进的思维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数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学活动,而且是学生的情感活动。数学情感应有机渗透于学生数学活动中,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在数学活动中升华,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