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路径
2015-09-20陆永珍
陆永珍
小学生就像一张纯洁、干净的白纸,他们就像初生的牛犊,还没有养成自觉、自律的规则意识。因此,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我们德育教学势在必行的责任,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基础,是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那么,规则教学如何“强”?规则意识如何“养”?当我们面对这一双双天真无邪、透彻明亮的双眼时,我们要如何化繁为简,把听起来沉重、乏味、打瞌睡的规则养成教学变得亲切、有趣、乐于实践呢?作为一名践行在教学前沿的班主任,我结合自身多年的德育教学经验,从透解规则内容、塑造学习榜样、注重行为强化三个小点,谈谈自己在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路上的几点收获。
一、透解规则内容,强化意识
在一年级的班级管理中,规则的讲解总是让我感到头疼,说得太深,学生们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告诉我,他们并不理解;说得太简略,学生们活泼好动的行为告诉我,他们记住了,但是做的时候,刚好忘记了。在几番尝试后,我开始尝试利用少先队课的时间,以读儿童绘本、看动画视频、听规则小故事的方式,渗透规则内容的讲解,如在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中,我通过小蚯蚓憨厚、可爱的一声声“早安,早安,早安,早安,早安……”中,教会了学生“我们要懂礼貌”的待人规则;在蚯蚓妈妈的“三件重要的事情”中,教会学生明白了地球给了我们需要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照顾地球,让他们明白了爱护环境是我们责任,这样的规则内容,学生们读得可欢乐了。
二、塑造学习榜样,引导向学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塑造性极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验。因此,在规则这个德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为学生们塑造生活中的、身边的“好榜样”,并将“好榜样”贯穿到我们德育教学的始末,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向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塑造的“好榜样”应该是具体的,多元的,来自学生生活的,有的老师在塑造榜样时总是那么一两个成绩优异的孩子,把所有光环集于一身,这样并不利于学生们的规则意识的强化。
我们在塑造榜样时,应该有所侧重,如在考试中,我们应该塑造诚信考试的好榜样,对坐姿端正、答题认真、仔细检查考卷的同学,进行正面表扬;在劳动中,我们应该塑造积极勤快的好榜样,尤其是那些虽然平时调皮,学习成绩一般,但积极劳动的学生,进行着重表扬,从规则的另一个角度出发,既鼓励班级学生学习他对劳动的热情,同时也引导他将规则的践行延伸到学习的方方面面中。为了塑造这些来自班级的“小榜样”,我在班级后墙的角落设计了一个“我是闪闪小红星”的光荣榜,定期对这些守规则、讲文明的学生进行展示,将他们的小事例、他们对规则的心声张贴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
三、注重行为强化,形成常态
小学规则意识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就可以看到成效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最好的强化途径就是学生们的基于规则的道德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除了为学生们输送规则知识、内容、事例、榜样这样带有“正能量”标签的源泉,还应该极力为学生们打造行为展示的平台,为学生们营造践行“好行为”的校园、班级文化氛围。同时,我们还要完善规则行为的激励评价制度,将学生们的“好习惯、好行为”纳入过程性评价中,归档到学生们的成长记录袋,让学生们自觉、主动、积极地成为规则行为的践行者、倡导者、传播者,让好规则、好行为成为校园的常态。
如,在三年级的班级管理中,我鼓励学生们自主成立“规则督导队”,督导队成员由各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产生,这些“小督导员”需在班委的配合下,明确督导内容,督导内容需在班级公示,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完善。“小督导员”应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督导,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劝导,并及时记录,于每周的少先队课时间,将督导情况进行公布,并推选出“规则之星”。
总之,规则是“死”的,它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逾越的底线,但是同时,规则也是“活”的,它在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养成学生自觉的规则意识,将规则深深地烙印在他们成长道路的每个脚印中。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在规则路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尝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我们的规则更加生动活泼。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