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2015-09-20贾文毓郭艳丽师云云
周 鑫 贾文毓 郭艳丽 师云云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1.引言
地名是人们对地表特定地域空间或地域实体的指称,是在人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为确定地物类型、空间方位及相互距离而出现的。[1]所以地名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能直接客观的反映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要素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地名具有其独特性和地域性。[2]
本文是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驻马店市的空间范围内的行政村名进行地理环境要素命名的探讨,地名中的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分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和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地名中涉及到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水文、植物、动物、颜色、方位、形态、距离、季节、矿藏、天文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这些能折射出当地历史时期和现实阶段地理环境的特征;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史事、建筑、姓氏、意愿、数字、经济、交通、军事、聚落、数字、传说、民族等人文地理实体名称,记录着某一地区的民族传统、社会变迁、经济活动等丰富的文化景观信息。地名历经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沿袭与演化,是重要的地理信息源,同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的参考。
从地名的来源、含义和演化来看,都是名之有因。或记其物,或描其形、或言其意、或志其位,或因生产、或由生活、或颂英雄,或用方言等[3],他们所记载的无不与驻马店市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等紧密相关。而本文的研究单从驻马店市的自然环境要素作以探讨。
2.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中涉及的行政村名,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4]第一、二、三卷。地名语源,除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外,还从中国汉典网、中国地名网进行了一些查询。通过查询获得驻马店市各行政级别地名共2787个,其中,区 (县)级地名10个,乡镇级地名191个,行政村级地名2586个。自然要素类地名共1331个,占统计总数的48%。本文地图选取的是2005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驻马店市为底图。其他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05)》。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地名的语源类型并不是唯一的,所以有的地名在分类的过程中会被重复统计,但这并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传统的地名研究主要聚集在以定性分析为基础,用描述或记述等形式分析地名的语源、演化、分类以及地名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本文的研究在结合传统文化地理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借用计算机技术,对驻马店市的行政村名进行分类与统计,将各类地名统计数据连接到GIS中,导出地图并进行量化显示从而分析驻马店市行政村名中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特征。[5]3.驻马店市行政村名研究
3.1 概况
驻马店市隶属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以桐柏山、伏牛山余脉为界,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南临信阳,北接漯河。因其地处中原大地,承东启西,贯南通北,历史上常有八方辐辏,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信使和官宦过往在此驻地歇马,故而取其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誉。
3.2 统计与分类
驻马店市自然环境要素类地名中所用到的134个汉字中,常见的字主要包括:岗 (89)、湾 (76)、坡 (42)、山(37)、洼 (27)、马 (57)、龙 (21)、前 (35)、南 (33)、后 (31)、东 (30)、西 (29)、里 (29)、河 (57)、湖(15)、大 (148)、小 (59)、黄 (38)、石 (17)、李 (23)、水 (10)等21个汉字,在地名中共出现了903次,占使用总次数的68%。不难发现,驻马店市自然环境要素类行政村名的使用字上存在有通假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使用的字面意思,可以将驻马店市自然环境要素类行政村名中所涉及到的汉字归为9类,包括地形、水文、植物、动物、方位、形态、颜色、距离、其他 (火、岩石、土壤、季节、气象、天文、矿藏),具体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驻马店市自然环境要素类地名用字分类统计表
4.驻马店市地名与自然地理因素
4.1 依地形命名
驻马店市地名中地形的使用字主要有:岗 (89)、坡(42)、山 (36)、沟 (30)、洼 (27)等,不同的词反映出的地势起伏程度不同,这与驻马店市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相吻合。这里绝大部分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总体走势为西高东低。境内西部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构成的低山丘陵,低山丘陵的四周被波澜起伏的岗地所环绕,东部是开阔的淮北冲积湖积低缓平原。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地形一类的地名,在泌阳县和确山县出现的较为频繁,占38%,这与其复杂的地貌有关,而在淮北冲积平原偶尔出现。它们或因山名直接得名,例如:确山县就是因其确山而命其名。或因其地形的总特点而得名,例如:平舆县就是因为古人根据地形平坦的特点造出了四轮车,将此成为“舆”,后人便称其地为平舆。
4.2 依水文命名
水乃生命之源,无论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的存在。自古以来,接近水源就是人们选择居所的首要条件。驻马店市依水文命名的地名占到14%,在全市东西范围内,水一类的地名不论是地貌类型,出现的频率都很高,这与驻马店市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有密切的联系 (见图1)。在表现形式上,驻马店市水文类地名中多以河、湾、湖的形式出现,如小河村、顺湾村、望东湖村,反映了当地的水文特点,表现为水源充足;还有少部分以沟、洼、井、泉的形式出现,如井沟村、龙泉村等,它们主要表现为地貌复杂多样且地形破碎以及人们对水源的渴望,大多分布在泌阳县。而在处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的遂平县和西平县,虽被洪、汝水系所包围,却因农业发达不得不将水源大量的用于农业灌溉,因此水量不及其他地区充足,但不至于干旱缺水,所以他们在地名的命名时就会关注的较少。
图1 驻马店市地形、水文类地名分布图
4.3 依动植物命名
在驻马店的地名中,有关动植物的词汇出现的频率还比较高 (见图2)。动物名称有14种,其中以马和龙居多,马是农耕活动中最主要的劳动生产工具,直接折射出了中原地区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古老的农耕文明。龙是神话中的动物,是汉民族所敬仰信奉的图腾之一,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圣而尊贵的,也被作为封建帝王的象征,所以以龙命名的地名或是寄其崇拜之意,或是将与封建帝王有关的地物而得其名。[6]植物名称的种类最多,有28种,有李子、杨树、竹子等。动植物在驻马店市地名中出现的频率直接反映出其丰富的物种种类。
图2 驻马店市动植物类地名分布图
4.4 依方位命名
在地名中以方位词命名,主要是以地形、山川河流、地理方位、姓氏、形态、建筑等地理环境要素作为参考坐标的。在驻马店市,方位地名所占比重为19%,仅次于地形要素对地名的影响 (见图3)。这类地名产生的比较早,是当地人们对周围地理环境认识的逐渐加深而产生的。河的东西南北、山的前后左右等都可能被称为参照物。例如:汝南县,因在汝河之南而得名。汉代为汝阳,似河水改道所致,西汉设汝南郡,因所辖地区大部分为汝河流域南部而命名。后山村因位于确山之后而直接取其名。西汉的《谷梁传》中提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观点对地名的产生也是具有很大的影响。譬如,泌阳县则是位于泌水之阳而得名。
4.5 依形态命名
形态即地表的形状。形态类词语在地名中分布非常广泛且无明显规律 (见图3)。这类地名主要是指行政区划的规模大小或是当地地貌的形状及特征。前者主要是以形态+姓氏或是形态+姓氏+庄/寨/营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人口密度和经济的繁荣程度成正比;后者是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反映了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水系河流等的形态。例如,大屯村、小河村等。
4.6 其他类命名
距离,在地名中是指空间上相隔的长度,以里、铺最具代表性,如八里铺村、五里王村、十里村等,能直观明了的呈现出地区的空间结构和地理位置。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驻马店市因土壤命名的地名中“土”最多,且以黄土为主,都集中在驻马店平原地区,与其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的自然地理条件完全符合。颜色类的词语在驻马店市地名中出现的频率很少,主要以金、黄、白色为主。金除了表示某些建筑物或地物的颜色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民族特色,龙文化主要以金、黄色为象征,具有明显的人文色彩。而白色则是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矿藏资源和水文特征。比如,高白玉村。驻马店地名中的自然地理因素还有火 (5);季节中的春 (2);矿藏(7)中铁最多;气象 (5)包括寒、冻、雷、云、风;天文(6)等,它们虽然出现的频率比较少,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地名意义的认识 (见图3)。
图3 驻马店市方位、形态、其他类地名分布图
5.结论
本文通过对驻马店市地名及用字统计分类,分析了驻马店市地名中所蕴含的自然地理特征。结果显示,山水类地名的分布与驻马店市的地形地貌具有一致性,动植物类地名与驻马店市多样化的物种和传统的农耕文明相吻合,方位和形态类地名由于附属在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上,更多的折射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自然要素类地名也能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中所录入的地名数据与现在行政区划上的会有一些出入,反映驻马店市地名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还不够全面,如需更完善的认识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褚亚平,尹俊科,孙冬虎.地名学基础教程 [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2]任建兰.浅析地名的地域性[J].世界地理研究,2011[3]河南省县市地名由来初探.王洪瑞 [J].中国地方志.2009
[4]崔乃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662
[5]李建华,等.基于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人文地理,2011.
[6]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 [J].地理研究,2007,26(2):238-24.
[7]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