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2015-09-19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家庭,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社会组织,是人类重要的制度设计和群体形式之一,不同的社会结构具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和关系,其演变可以呈现整个人类的社会发展结构和关系,也可以定位两性在家庭结构和关系中的角色。性别角色变迁使得家务劳动和家庭经济活动逐渐由男女共同承担,这促使男女不同文化理念得以在家庭展现,并逐渐形成特有的家庭文化,因此在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角色逐渐被重视且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
关于家庭文化构建研究的现有文献,多数集中在家庭文化内涵及其与社会文化构建关系等方面。塔尔科特·帕森斯 (1988)认为家庭是功能性的社会组织,其对外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力,对内向劳动者灌输社会价值观[1]。贝克尔 (1998)用研究人类物质行为的工具和理论框架分析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和其他非物质行为,认为有效分工与“夫权”制度下妇女受丈夫和父母的剥削密切相连,因其减少了妇女的社会福利及其对生活的驾驭能力[2]。马克思和恩格斯 (1995)认为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拥有自主性需要具备三个先决条件,分别是女性进行社会公共劳动,依靠现代化工业和家务劳动社会化[3]。李高海和王建 (2008)指出家庭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家庭的美德建设、助廉建设和慈孝文化建设都是构建家庭良好文化的基本[4]。陈旸 (2012)指出家庭文化是由其生活产生的,即在满足家庭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的价值体现,同时认为家庭文化建设是维护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及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5]。王伟宜 (2006)认为拥有较多家庭文化资源的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更多,该资源具有代际传递特征,且家庭文化越是精英其代际传递性越强;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各阶层子女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6]。赵桂兰 (2013)指出新型家庭文化建设应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宗旨,以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建立新型家庭秩序、强化家庭伦理道德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为内涵[7]。梁成祥 (2007)表明家庭文化对中小学生文化素养的和谐构建、文化品位的提升和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8]。张尚字 (2010)认为家庭文化建设的责任与社会文化建设的责任是一致的,和谐家庭文化建设可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李霞(2008)认为家庭文化包含家庭所有成员的知识层次、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且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因此搞好家庭文化有利于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10]。现有文献普遍提出家庭文化构建有利于社会文化构建,接受教育的程度会影响家庭文化构建,女性独立主体意识是家庭文化构建的支柱,但鲜有文献依据经济学分析家庭文化构建中的女性作用。鉴于此,笔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庭文化构建中的女性作用,认为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女性地位提升和发挥作用的前提;通过分析女性接受教育和就业现状发现,现代女性的教育水平高和就业参与多,说明女性与男性共同为家庭经济承担责任,表明接受教育和参与就业女性的家庭地位不断提升且拥有自主决策权。
二、家庭文化的经济学内涵
家庭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基层单位,本文选择单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家庭在社会上具有两类身份:一是社会的产出者,这是家庭为满足生存而选择劳动,在劳动付出过程中会创建家庭的生产文化理念,即如何选择、分配和使用现有家庭劳动;二是社会的消费者,这是家庭为满足生存而选择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会创建家庭的消费文化理念,即选择节约还是奢侈的消费模式。家庭成员在实现家庭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家庭独特的文化理念。依据贝克尔的家庭论,家庭经济由不同成员的行为产生,家庭成员根据比较优势或相对有效率原则,自愿把时间和其他资源配置到使家庭产出和效用最大化的活动。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生产者理论,家庭总收益由男女双方共同创造,则有:
其中:TP是家庭的产出总量;M是男性投入;F是女性投入。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两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与其付出回报之比相等可以实现家庭总效益最大,即男女的边际产量与其单位价值相等,则:
其中:MPM是男性的边际收益;MPF是女性的边际收益;RM是男性生产的单位价值;RF是女性生产的单位价值。家庭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会面临如何实现家庭消费的效用最大化。家庭效用是指男女双方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的满足感,根据效用理论,家庭的总效用描述为:
其中:TU是家庭的总效用,XM是家庭中男性消费的数量;XF是家庭中女性消费的数量。为了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依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必须满足消费双方的边际效用与其消费量之比相等,则有:
其中:MUM是男性消费的边际效用;MUF是女性消费的边际效用;PM是男性消费的价格水平;PF是女性消费的价格水平。综上,给出家庭文化的经济内涵:体现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的时代特征,是家庭成员在履行经济行为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属于家庭独有的文化理念且会贯穿于整个家庭行为过程,以追求个人及家庭的收益 (物质)和效用 (精神)最大化的一种具有传承性、不易模仿的动态系统文化。
三、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角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一)家庭文化构建中的女性角色变迁
传统的奴隶制社会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关系的狭隘性,社会生产规模扩大,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不断发展,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这个时期,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其中包含占有奴隶,奴隶没有自由且创造的一切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以奴隶主为中心展开,而女性被定位为家族传继香火的工具,在家庭管理和家庭决策中被边缘化。奴隶制时期,女性不属于家庭文化构建的角色之一,家庭文化是由奴隶主为中心的“大家庭”文化来体现,带有强烈的占有性和奴役性。
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该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体系,这个核心体系经过不同朝代的发扬,但基本思想没有变化——等级制度。这个时期的父权夫权在家庭中最为突出,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是核心。家庭的家长地位非常重要,一般由家庭中辈分最高的男性担任,他们作为家庭经济的掌控者和传授者,成为家庭的核心关键人物,掌控家庭的决策权。同时家庭关系以纵轴的父子关系为主轴,而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等是由父子关系延伸得来。这是因为家庭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比较成本原则为父权夫权奠定了基础,以男性为权利核心是由性别的成本和收益均衡所决定。女性主要担当生儿育女和伺候公婆的角色,如若为家庭生下男性继承人,地位有所提高,角色会扩大,被邀请参与家庭经济决策且一般限制在家庭内务决策层面,同时主要角色依然是伺候公婆和抚养子女。
近现代社会有部分女性追求自我发展,如光绪年间的秋瑾,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民国时期,宋庆龄提倡男女平等思想的《现代中国妇女》一文发表后,女性逐渐觉醒,自觉追求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为女性角色变迁奠定基础,为家庭文化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女性角色逐渐多元化,从家庭角色延伸到社会角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为男女共同分担家务、女性选择职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创造了环境,打破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女性参与社会劳动,有助于提高女性的家庭地位,促使女性话语权和决策权不断增加;树立了独立的人生观,拥有了独立人格,实现男女共同进步的新思想,因此女性为子女树立的榜样不再仅仅是“贤妻良母”,而增添了“有社会担当、独立人格魅力”等的新女性形象。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要求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共同参加劳动,发挥一切可以使用的生产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女性的社会价值逐步显现并突出。国家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在薪酬分配方面,不再按照性别进行划分,而是实施“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在教育方面,男女具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人口繁育方面,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现代女性具有独立的思维和事业,不再是依赖男性而生存的个体,不断追求与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此时家庭文化是在女性逐渐与男性拥有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而构建的。女性参与社会经济角色的不断延伸,有助于子女平等对待家庭。女性家庭角色承担的责任范围不断缩小,促进男性和子女参与家务劳动次数增加,使得女性的家庭地位提升,以及家庭决策权增加,为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发挥作用创造了环境。
(二)女性角色变迁的经济学内涵
根据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角色变迁可知,女性角色变迁使得女性不断追求与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即性别平等。所谓性别平等是指男女得到同等的对待,给予同样的机会让男女充分发展。从家庭文化的经济内涵看出,家庭文化是在家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建的。生产和消费是否最优会影响家庭文化构建,生产和消费最优要求生产投入和消费的双方达到均衡,推动女性角色不断变迁,实现男女共同担当家庭和社会角色。
女性角色变迁推动女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男性开始分担家庭劳动。男女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无形中形成自我文化乃至家庭文化。从经济学角度看,男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满足男女投入的边际量与价格之比 (可视为边际价值)相等的均衡条件。微观经济学强调随着某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先增加而后不断递减。随着女性角色变迁,女性逐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其社会的边际价值从无到有且追求与男性同等;男性逐步参与家庭劳动,其家庭的边际价值从无到有且逐步与女性趋同,男女的边际价值在社会和家庭都逐渐走出完全不平衡逐步向平衡看齐。家庭效益最优化满足男女投入的边际价值相等,有利于发挥男女的积极性及互补性。依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女性角色变迁为展现女性的社会价值创造了环境,为男性的家庭价值发挥提供了条件,为实现家庭效益最优化并构建家庭文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男女双方在家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都不可或缺且呈现互补特性。
女性角色变迁是以传统家庭女性被束缚的角色为基础,即女性角色逐渐独立是相对于男性的独立。经济学的主客观相结合是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历来家庭崇尚男尊女卑的观念,将男性看作主观,女性视为相对于男性的客观。女性角色变迁为男性主观作用的发挥培育了不同以往的女性客观条件。家庭文化是男女两性共同进行家庭和社会活动构建的,应该满足男性主观和女性客观相结合,即女性客观和男性主观共同发挥各自角色作用,实现家庭收益和效用最大并形成家庭文化。如若男女主客观不相适应,女性客观不利于男性主观发展,导致男女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分配失衡,进而陷入“囚徒困境”纳什均衡的非理性解。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思想,现代社会促进女性角色变迁,实现男女地位平等且环境公平,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家庭文化。
四、现代女性的教育投入和就业现状分析
贝克尔在《家庭论》中指出,子女质量和数量应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子女是父母的‘持久消耗者’,对子女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成本;家庭愿意将资源用在‘持久消耗者’身上,主要通过改变子女的教育质量使资源呈曲线型加长。女性参与就业可以提高决策权也可以为家庭带来收益,进而有助于家庭经济和构建和谐家庭文化。
(一)女性受教育人数分析
教育为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知识,也是一国文化水平提高的表现,接受教育的人数越多、程度越高,家庭效益会越高,家庭文化会更加和谐。图1反映了我国15~64岁男女人数和女—男入学率的变化趋势,该入学率用女孩入学人数除以男孩入学人数,反映男女接受教育机会平等性。从中可以看出,15~64岁的男女人数整体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女—男入学比率呈现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小学入学的女—男比率和初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变动趋势先短暂上升而后下降,从1982年开始两者保持稳定的增长变化趋势;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先缓慢短暂上升后快速下降,之后开始上升,不过由于数据缺失,其变化趋势出现部分断裂现象。2000年前,小学入学的女—男比率最大,初中和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下降;2000年后,三者的比率差距开始减小,尤其是2006年后,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在100%左右,说明2000年后,男女入学人数接近,体现出我国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平等。
从图1可以看出,1975年左右,小学、初中、高中的女—男入学比率分别在73%、69%和49%左右,说明相比男孩入学而言,此时女孩入学人数较少,1985年该入学比率达到82%和70%。从1986年开始,女—男入学比率不断增加,小学和初中入学比率都表现为稳定上升态势,两者间的差距也基本稳定,同时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与小学和初中的差距不断缩小。2006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分别是103%和102%,此时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达到95%,三者取值非常接近。2008年,小学和初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分别达到103%、105%和103%,即小学、高中和初中的女孩入学人数比男孩多3%和5%。2010年,小学和初高中入学的女—男比率分别是103%、103%和109%,即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女孩入学人数比男孩多3%和9%,说明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加公平,表明家庭对女性的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促使女性拥有独立人格并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为女性拥有平等的家庭决策权创造环境,为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宣扬个人文化理念奠定基础。
图1 我国15~64岁男女人数及小学、初高中的女—男入学比率
(二)分行业女性就业分析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行业分为19类,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从我国分行业城镇单位男女就业 (详见表1)可以发现,女性就业涉及行业面较广。2005—2011年,男女就业的变化趋势相似;行业的性质对劳动需求不同,因此男女增加的比例和速度有所区别,这符合性别平等的内涵。除了农、林、牧、渔业就业下降外,其他行业的男女就业都增加,同时男性就业下降多于女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七类行业男女就业的增加数相当。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这五类行业的男性就业增加数和增加率都大于女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这两类行业的男性就业增加数大于女性,但其增加率低于女性,女性就业大约增加一倍,男性就业大约增加三分之二。批发和零售业的女性就业增加70多人,男性增加30多人。金融业的女性就业增加80多人,男性增加50多人。教育的女性就业增加100多人,男性增加接近30人。卫生、社会和社会福利业的女性就业增加110人左右,男性增加60多人。
根据表1的分析可知,我国分行业的男女就业依据行业不同有所区别,有些行业更适合男性,如制造业等,这类行业的男性就业大于女性;有些行业更适合女性,如教育、卫生等,这类行业的女性就业大于男性。根据分行业女性就业可知,分行业的女性就业呈现逐步递增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结合女性角色变迁,现代女性有更多机会参加社会劳动,提高了自身的家庭决策权,为家庭经济收益和文化理念构建做出贡献。传统认为女性特有的家务劳动,其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如家政服务业的出现,促使女性走出家务劳动而走进社会劳动,使得女性家庭决策权的提高以及为家庭带来收益并被认可成为常态。
五、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的层次递增作用
女性接受教育层次高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高了女性的家庭决策权,加速女性角色变迁且实现男女平等,进而共同为家庭文化构建发挥作用。综上认为,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表现为层次递增的路径依赖作用 (见图2),即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依次发挥环境营造者、事业帮协者和精神传感者的作用。
图2 家庭文化构建中的女性作用层次图
表1 2005—2011年我国分行业城镇单位男女就业情况 单位:万人
续前表
1.女性是家庭文化构建的“环境营造者”。对家庭文化构建来说,和谐是第一位的,因此家庭文化构建中的环境营造至关重要。古人语:妻贤夫祸少,妻廉夫得益。从中可看出,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德”、“贤”等作为营造家庭文化的第一且最重要的标准,而女性的贤惠为男性在外拼搏构筑了坚强的家庭“后勤”保障。现代社会的女性作为“贤内助”,为男性事业营造了美好的家庭环境,即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和睦的家庭氛围里,男性可以安心地在外打拼事业。和睦的家庭氛围,让男性卸下事业重担,享受家庭温馨环境的心灵“洗礼”,为他们事业打拼营造舒畅的文化理念。
最关键的是,现代家庭和社会的廉政与否与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营造的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作为与男性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女性,可以为家庭乃至社会廉政建设起到“环境营造者”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男性会与形形色色的人交流,其中不乏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但如果女性营造的家庭文化是崇尚真诚、善良仁爱的有责任感的家庭文化氛围,有可能会避免男性遭受糖衣炮弹的侵袭。
2.女性是家庭文化构建的“事业帮协者”。传统家庭文化和现代家庭文化中男性的压力都较大,需要有人帮助发展事业。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我国女性的教育水平低,同时受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女性为男性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方面受到制约。现代社会推崇女性走进社会,逐渐实现男女平等,随着女性教育水平提高,掌握的文化知识更加丰富,对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等有了全面认识,促使女性摆脱对男性的完全依赖且拥有自主决策权,为女性帮助男性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作为家庭文化构建的事业帮协者,女性通过接受教育提高了文化综合素养,通过就业培育了社会价值观。现代市场竞争剧烈,男性的事业压力剧增。女性可以给男性提供事业的直接正面帮助,为男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缓解男性的事业压力。相反,如果女性给男性事业提供负面帮助,可能会诱使男性误入歧途,走向犯罪的泥潭,逐步陷入“逆向选择”。因此女性的正向“帮协”作用可以促进男性事业辉煌,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文化;负向帮助则不利于男性事业发展甚至会导致男性事业走向下坡路。
3.女性是家庭文化构建的“精神传感者”。文化是历史的沉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家庭文化构建经过不同社会的洗礼,逐渐成为家庭成员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家庭文化可以体现爱的需求和爱的能力,展现对父母的爱、对爱人的爱、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其他人的爱。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双重角色,其地位较特殊且关键,通过经济活动体现爱的供求,其影响力不可忽视,也是任何社会组织和他人不可替代的。作为妻子,女性的思维模式通过言行传输给丈夫并影响丈夫,为丰富丈夫的文化增添砖瓦;作为母亲,女性的言行为子女起到示范和表率效应,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子女;作为女儿 (或儿媳),其行为会影响长辈在家庭文化构建中的作用。因此女性的言行直接影响三代人的家庭文化理念,间接影响直系及旁系亲属的家庭文化理念。
哲学理论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在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这个外因对男性的影响不可低估。女性文化素养对男性的影响较大,因为这种精神文化通过日复一日的传达和感染具有水滴石穿的韧性和持久性。当男性处于负面情绪或不法行为的萌芽状态,女性对男性进行精神文化传达和熏陶,甚至发动家庭成员并采取理性行动教化男性,有利于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进而使男性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六、结论
两性和谐平等共同发展对家庭文化构建有着重大影响。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男性与女性的地位不平等,其家庭文化具有明显的倾向性。现代男女平等为构建平等和谐的家庭文化创造了氛围,有利于家庭文化质量的提升。男女共同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有利于形成平等的价值观,男女平等的教育职能促进家庭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根据生产和消费理论给出家庭文化的经济学内涵,家庭文化是在男女共同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易模仿的系统的动态文化。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分析,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角色不断变迁,即从家庭角色逐渐走向社会角色,同时女性角色变迁促进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女性角色变迁体现了家庭文化的时代动态性特征,传统社会的家庭文化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不利于家庭文化质量的提升;现代社会的家庭文化具有明显的平等性,有利于构建质量更高的家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原则和主客观结合思想进行分析,发现女性角色变迁的实质是男女平等;女性角色变迁为实现家庭物质文化最大化奠定了基础,为构建和谐家庭文化乃至社会文化创造了氛围。
其次,通过分析现代女性的教育和参与就业现状发现,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女性入学的人数不断增加,并且现代社会的男女入学比例相当,说明家庭对男女投入逐渐平等,有助于女性角色变迁,有助于女性自主权利的宣扬,促进女性为家庭和社会文化发挥作用。从不同行业女性参与就业现状分析发现,男女参与就业人数接近且个别行业女性超过男性。女性角色变迁与女性接受教育和参与就业相辅相成,为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最后,从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角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以及现代女性接受教育和就业现状分析发现,随着女性角色变迁,男女共同参加家庭和社会活动,即逐渐实现男女平等,女性接受教育和参与就业不断增加,使得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不断发挥作用且作用递增。综上得出,家庭文化构建中女性具有层次递增的作用,即女性在家庭文化构建中依次发挥环境营造者、事业帮协者和精神传感者的作用。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和谐的家庭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因此应该不断促进女性角色变迁以实现全方位的男女平等,促进和谐的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