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经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5-09-18

关键词:印度政府高新技术印度

肖 军

(成都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 610106)

引 言

近30年来,印度政府一直对包括信息、材料、生物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扶持,其中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1998年印度政府制定的《2020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强调以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为目标”。政府提出在2020年使印度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大国,实现软件和信息技术出口500亿美元的目标[1]。2012年,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的第三产业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印度软件和服务企业行业协会预计:到2020年,印度的信息业和商务流程外包服务业的收入将达到2250亿美元。印度高新技术产业为何能取得如此业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届印度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体系,深化国际合作。我们有必要在借鉴印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印度高新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奥秘,不仅在于技术本身的与时俱进,更在于非技术因素的政府引导与支持。早在尼赫鲁政府时期,印度就清醒地认识到在有限的国内技术与资源的环境条件之下,不可能仍由企业自主创新,也不可能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均衡地使用力量。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将只是昙花一现;如果均等使用力量,对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难以有所成效。因此,印度政府的做法是一旦认准了某项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取得成就或是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定会给予引导和大力支持。

以信息产业为例,拉吉夫·甘地于1984年主政后,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引导和支持信息软件业的开发,被国人称为“计算机总理”。同年,印度政府颁布了“计算机政策”,并为软件业的发展提供政府补贴。1986年,印度政府颁布新政策,为促进软件业发展提供了进出口用汇便利、减免税收并优化投资与进出口程序。1988年,印度进一步开放了软件进口,取消了进口许可资格审查的要求,大幅降低关税。1991年,印度政府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与《电信港建设计划》。为促进软件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大力支持在班加罗尔的软件科技园建设。之后,印度政府陆续在全国建“出口加工区”、“电子硬件技术园区”、“经济特区”等。1998年,瓦杰帕伊政府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印度发展的重点产业,组建了由总理任组长的“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并制定了在税收、融资、信贷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措施的《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印度政府试图通过实施该计划囊括的108条政策,达到2008年软件产业实现870亿美元的产值,其中包括500亿美元的出口目标,把印度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技术超级大国”[2]。为了避免政府直接干预市场,保障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印度政府于1998年成立了“全国软件与服务业协会”。1999年,印度政府成立具体负责信息技术行业政策执行、产业规划与管理、项目实施的信息技术部和内阁信息委员会,在其颁布实施的《信息技术法》中明确要求政府部门用于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经费比重。与此同时,印度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包括软件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即使国际金融危机对印度的经济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是印度的科技投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所提升。2008年,印度科技部商议起草《2008国家创新法案(讨论稿)》,其核心目的是建立国有与私有部门合作伙伴机制,促进国有和私有部门的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为支持企业的创新,政府建立了创新园和特别创新区,使得入住园区的企业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政府制定投资倾斜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定并实施积极的信息产业政策,不断推动包括信息软件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在完善法制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1957年印度政府制定《版权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4年修订《版权法》,规定未经版权所有人的授权,复制、出租、出售与盗版计算机软件皆属违法。对计算机软件版权违法者将给予严厉的惩罚,可能面临民事和刑事指控,给予7天以上、3年以下的监禁,并处以5万-20万卢比的罚款,或两罚并用。《版权法》被印度法律界认为是世界上最严厉的法律之一。随着《版权法》的不断强化,印度已经多次成功打击了版权违法行为,使得软件盗版率明显降低,从而使其软件产品逐步被西方认可。印度人民院于2000年5月在对《证据法》、《储备银行法》、《背书证据法》和《刑法》中的有关条文进行修订的基础上讨论通过了《信息技术法》,同年8月生效,10月实施。该法明确规定对于未经许可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篡改他人信息、传播病毒、复制软件等都将会被定罪。该法的颁布与实施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法律保障。《信息技术法》的颁布与实施,不仅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为信息技术立法的国家之一,也为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体系。

(三)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体系

印度政府认为,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高新技术发展的优势,就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目前,印度已建成6个国家级的印度理工学院,而邦一级也建成了诸多围绕高新技术发展的技术学院。印度政府积极倡导民间和外资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与开发。为了更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印度政府提倡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倡导“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印度政府鼓励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与政府之间进行跨领域合作,不仅为技术开发营造了良好环境,也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为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承认他们的突出贡献,印度政府为年轻人制定了相当多的计划和措施。

注重对人才的培训也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印度目前形成了三条途径来培养人才:一是公立学校培养,包括印度的理工学院和政府支助的大学;二是民办或私营的各类商业性培训机构;三是企业自己建立培训机构。

就企业层面而言,为了培养高质量人才,公司将大量人员输送到国外大公司实习。学员将学到的经验用于革新培训与管理体系。而在招聘人才时,印度公司不太注重简历。他们认为简历通常也只能反映出简历制作人制作简历的能力,而不是他们实际的业务水平。印度公司通常会让应聘者经过心理测试和严格的面试来确定应聘者的总体能力,而不仅是专业技能。印度公司十分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如Infosys公司就建立了全球教育中心,每次培训13500人。TCS公司则让新员工每年需接受三个月的培训。总体而言,印度公司每位新员工能享受4到7个月的岗前培训。它们认为培训应是持续的过程,不仅包括技术能力,也应包括管理能力、质量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外语能力、个人有效管理能力。公司每年组织1到4周的年度培训。员工能从培训中制定职业规划并获得可观薪酬。印度培养人才的另一途径就是尽量使得高级管理人员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要求包括高级执行官在内的所有管理者每年都必须用1到2周的时间对其业务范围内的员工进行培训。西方学者埃亚尔认为印度公司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更是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就是印度高新技术产业成功的秘诀[4]。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府的支持以及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为印度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国际合作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也使得印度的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与国际接轨。世界主要的信息和软件开发商基本上都在印度建立企业,不仅扩大了印度就业,也带动了信息软件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提升经济实力。印度政府允许外资在IT业的研发投资可拥有100%的股权。印度为在国外工作的高新技术人员,特别是在美国硅谷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工程师在印度创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既减少了技术研发成本,也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同时缩短了印度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为了促进信息和软件产品的出口,印度采用了美国的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标准。据SEI统计,大多数印度软件公司都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在全球达到CMM最高质量等级(即第5级)的42家公司中,就有25家在印度[5]。由于印度对知识产权的立法较严,以及采用国际通用的质量认证体系,使得印度的信息和软件产品出口较少受到阻碍,特别是免受美国超级301条款的制裁,从而使得印度的信息和软件产品源源不断向欧美国家出口。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

我国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如下:

表1 高技术产业主要年经济指标(2003-2009)[6]

从表1数据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但其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借鉴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政府引导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背景下,于1986年提出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确定了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七个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1988年,我国拟定的“火炬计划”提出办好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并开始试点。国家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并建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服务中心。根据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成立了隶属于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为促进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夯实了民间社团组织的基础。我国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诸多投资优惠政策,如对单位进口购买和使用科研、教学设备仪器所产生的增值税给予免征,对技术转让收入产生的营业税也给予免征。政府制定投资倾斜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更好地发展,但是政府在设计政策时仍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财税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不同系统、部门和区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存在不同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这就限制了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的高新技术合作,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政府对资本构成占有较高比重的增值税的优惠不足,限制了包括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我国可以借鉴印度经验,在财税政策上给予高新技术开发更多优惠,也可以对高新技术开发区实施税率保护政策。其次,政府在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时过多偏重高新技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而对高新技术本身、高新技术研发过程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重视不够,这既不利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因此,政府在加强对高新技术研发本身和研发过程给予更多关注之时也应探寻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途径。再次,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投资和开发主要还是政府自身在主导,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包括企业、民间组织、学术机构等多元化主体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和开发。

(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制环境

为促进信息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制定了《科学技术进步法》,这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此后,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国家对《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进行了修改。同时,为了推动高新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国家制定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推动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国家制定了《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为加大对高新技术的奖励,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虽然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立法,但是我国高新技术法律法规的体系仍存在缺陷。首先,法律法规的制定难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法的制定远远落后于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其次,我国的高新技术法律体系不完善,各部门法、系统法之间配合力度不够。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制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法。再次,我国的高新技术法主要是由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其法律位阶较低导致其法律效益有限。因此,我国在制定高新技术法时,应尽量使法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应制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法,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分别制定法律和法规,同时应使制定的高新技术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专业性。

(三)优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链条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开发的产业化发展是创新链的关键。我国应建立有效的机制,使技术发明者、研发机构、投资者和政府部门形成有机联动。这样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健全的政策体制、完善的专利保护框架、具有竞争力的生产规模,从而为我国高新技术创造良好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加强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央提出了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法的机遇期,使其效益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强化“官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链条,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创新性人才机制建设,从而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现象并非孤立存在,往往伴随着人才聚集现象[7]。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的选址都围绕在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等人才聚集的地区或是周边地区。为了实现人才价值的增值,就需实现人才资源和组织的优化配置。其实质是人才价值形成、提高和释放的决策过程[8]。因此,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长效机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教育,扩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同时,注重科研院所在吸纳社会资金、拓宽教师来源渠道、扩大教学规模、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等方面努力,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我国在校大学生虽多,但是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高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培养自然科学各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智力基础。

高等教育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但是,要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就需倡导教育、科研一体化机制。以前沿科技研究为载体,通过实施各种奖学金制度、鼓励高科技人才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或是与国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等方式来培养高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企业在培育人才方面,应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与国际接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应形成自己的文化制度、完善激励制度、强化科学管理、从战略高度审视人才培养。

(五)拓宽融资渠道,注重风险投资

由于高新技术是各国发展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政府加大了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从而实现高新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科学技术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投资,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因而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研发投资,而对风险投资的重视不足。因此,我国需要充分发挥储蓄优势、利用社会富余资金、凝聚闲散资金,不断扩大风险投资规模,深化风险投资渠道,进而培育风险投资的复合型人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实现风险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六)加强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享一项高新技术成果。因此,我国在坚持国内知识积累基础并自主创新的同时,应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展开国际科技合作,强调国际合作要符合国家利益并突出本国优势。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时,通过合作为我国技术寻找市场;在与周边国家合作时,突出区域的优势互补;在与发达国家合作时,注重高科技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创新型的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三、小 结

印度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归因于政府的积极引导、政府政策支持、完善的法制环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国际合作。结合印度的经验,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完善法制环境,尤其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优化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夯实风险投资的基础;注重国际合作。坚持政府提供完善的制度和法制环境,科研院校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企业发挥科技研发的市场动力作用,通过实施这种高新科技的产业化链条模式,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能实现强劲的可持续发展。

:

[1]黄观辉.印度软件业崛起的三大内因[N].IT时代周刊,2005-01-05:1.

[2]陈俊峰.中国软件业的一面镜子——印度软件业考察纪行[J].产业观察,2003(2):15.

[3]盖洪波.2008年全球科技投入态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111.

[4]Swaminathan S.Anklesaria Aiyar.“Training:the secret of India’s high-tech success”[EB/OL].http://swaminomics.org/?p=1810,2010-04-25.

[5]盖启群.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2):195.

[6]国家统计局等.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0年)[M].北京:国家统计出版社,2010:46.

[7]牛冲槐,张帆.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46.

[8]孟令熙﹒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才择业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33.

猜你喜欢

印度政府高新技术印度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科技公司联合致信印度政府 称其“专利费”调查恐制造寒蝉效应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借15亿美元修建厕所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印度式拆迁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