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思考
2015-09-17李永石献计
李永 石献计
摘 要 翻转课堂在北美的成功实践以及在国内中小学的有益尝试,引起国内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想解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分析高校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还要关注推广翻转课堂面临的暂时困境与未来前景。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校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004-04
Abstract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North America and attempt on the Chine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ow to introduce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 hot issue between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If you wan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need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focus on the temporary difficulties and future prospect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university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近几年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被北美的诸多学校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学校参与了这一教学创新实践。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思潮。这一趋势也成为国内教育领域关注的新话题,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引介或述评。通过已有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如何在高校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关注的教育热点。翻转课堂除了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以外,更锻炼了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的综合能力,这与当前倡导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是相互契合的。翻转课堂在美国的成功实践,以及国内中小学的有益尝试,更突显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想解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分析高校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还要分析高校推广翻转课堂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前景。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的起源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
1996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教师Maureen Lage、Glenn Platt在教授微观经济学课程时采用了翻转教学的模式,可以说是翻转课堂的雏形。当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形成,但是因为缺乏相关视频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支持,导致这一教学创新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翻转课堂由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提出。2006年,他们利用录屏软件将上课内容录制成视频形式,并上传至网上供因故缺课学生使用,后来未缺席的学生也学习了在线视频。这种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两位教师在总结这一教学模式时,首次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得到学校支持并加以推广。此后,翻转课堂逐步在科罗拉多州推广,但是这一理念的推行还需要克服制作教学视频的障碍。同时,翻转课堂也开始被研究者所关注。2012年,两位教师出版了Flip Your Classroom: Reach Every Students in Every Day,系统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实践经验。同时,他们还创办了非营利性的翻转学习网站,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资源平台。
2011年,萨尔曼·可汗(可汗学院创始人)在TED大会发表了“视频重塑教育”的演讲,推广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而且可汗学院的免费教学视频也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翻转课堂开始走出科罗拉多州,扩展至北美,并来到了中国。2012年以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主流媒体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对翻转课堂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大量的报道。国内媒体《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也对翻转课堂的内涵和国内教学实践进行了报道。
翻转课堂在美国高校的实践
1)迈阿密大学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实验。Lage和Platt详细介绍了他们自1996年起如何在迈阿密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运用、实施翻转课堂的理念与方法。他们认为学习风格主要包括依赖型、协作型、独立型三大类型,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在该课程中,翻转课堂大致的实施办法是:课前要求学生阅读练习册的特定部分、课程录音或有声的PPT课件,随后由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不超过10分钟的迷你讲座,剩余的课堂时间学生用于完成作业、实验或协作研究。经过研究,Lage和Platt认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更喜欢翻转课堂;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增多了,发展了学生的沟通技能;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课程教学匹配良好[1]。
2)哈佛大学模式。在哈佛大学引用并实践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是埃里克·马祖尔博士。他提出并实践的翻转学习和同伴互助教学方法结合模式的要点是:课前,学生通过一定方式方法查阅相关资料,查阅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然后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的主题发布至社交群里,提出他们的疑问,或发表他们的见解;教师通过社交群来组织整理学生所发布的学习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发教学设计和课堂学习材料;课堂上教师主要对有疑问的学生采取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同时也组织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聆听对话和参与到有需要的小组讨论中[2]127-128。
3)斯坦福大学共同学习模式。斯坦福大学通过录制讲座视频并发布至网上,以此来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如果仅仅是把讲座视频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那么教学效果同样与传统课堂一样显得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激发。据此,他们把讲座视频分割成由一系列15分钟左右的学习单元组成的学习课程,每一单元完成后都会相应地弹出作业,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他们还在实验中增加了社交媒体的因素,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探讨。最终结果显示,这种共同学习模式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2]128。
2 翻转课堂的本质及其特征
从产生缘起来看,翻转课堂产生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的推动,因为他们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功能强大、无所不在、方便快捷的技术保障,无论是MOOC还是翻转课堂都从中获益。同时,翻转课堂也是数字化学习的代表,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典型案例。从外在形式来看,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秩序。它改变了教学流程,转换了师生角色,实现了资源重组,创设了教学环境,梳理了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流程,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 传统的教学中先知识传授、后知识内化。知识传授是在课堂上发生,一般伴随着“填鸭式”“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知识内化是通过课后作业来完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塑造了“课前视频学习、课中协作内化、课后评价总结”的教学流程。教师事先将教学内容发布至网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替代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主要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组织小组协作探究知识,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以实现知识内化。
翻转课堂转换了师生角色,创设了“导演和教练+学习主动参与者”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受者的角色。教学中使用的教案就像剧本一样,而教师也如同演员,在课堂上自编自导;学生如同观众,难以参与到教学中来。翻转课堂中,教师负责学习资料的制作与发布,负责课堂上的小组协作探究、答疑等教学活动,此时教师像导演一样安排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又如同教练一般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则摆脱被动学习的处境,转变得更为积极主动。这种师生角色、师生关系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当代教育趋势。
翻转课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的重组 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多种多样,短小精悍的微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暂停功能做笔记,利用回放功能对难懂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微课的制作既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也需要视频制作、录屏等技术的支持。作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平台,学习管理系统可以帮助课程教师有效组织和呈现教学资源,动态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遇到的困难,进而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学习管理系统同样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支持。同时,翻转课堂围绕教学主题,将一切可服务该主题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统统纳入教学资源的范围,实现最大范围内教学资源的重组。
翻转课堂塑造了有效的教学生态环境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良好的学习管理系统来整合线下课堂与线上网络空间,以此作为翻转教学的基础性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犹如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师、学生、家长都能很好地参与其中。另外,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安排也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正如林地公园高中的亚伦所言,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没有走神的。这样的课堂,虽然表面看起来有点乱,学生不再那么安静,但是每个学生都是在积极地投入真正的学习[2]25-26。这样一来,就构建了虚拟学习系统与实体课堂讨论学习的新模式,这已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了,也突破了传统教学三中心中对学生主动性的忽视。
翻转课堂改变了终结性评价,建立了更为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不以简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坚持多元化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课堂活动记录来让学生填写,以此来掌握和判断学生每堂课的课堂学习状况,同时通过浏览和观察学习管理系统上学生的学习活跃度,作为今后结课考核的一个指标。与此同时,还坚持多元化评价,教学中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只看学生有没有掌握,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以及结课后自我提升的水平。
3 高校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校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大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思维,完成从知识吸收到知识的内化。但是传统的教学,尤其是文科教学缺乏必要的讨论学习和内化知识的教学环境。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创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便一直作为传统教学形式延续至今,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它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传统三中心为主的现行课堂越来越显露其弊端。
1)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漠视学生的个体性。在班级授课制下,高校教师面对数以十计百计的学生,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进度来面对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活动一般都很难照顾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课堂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学习什么内容,如何学,什么时候学,学到什么程度等,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学生被动按照教师设计的轨道前进,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启发与思考。
2)相对滞后的教学反馈。高校课堂的教学反馈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前提问、课中讨论、课后批改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事实上,当教师第二次上课时,即使准确了解了学生第一次课的学习情况,也很难在课堂上深入地、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因为教学活动需要既定的教学情景,补救教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教师第二节课又面临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教师批改作业也已成为很大的负担,以致出现一些教师采取抽查作业甚至让学生互批作业的情况。客观上使作业失去教学反馈的功能,当学生学业上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3)课堂互动性缺乏,气氛过于沉闷。大班教学情况下,在班级互动环节中,比较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性格开朗,在师生互动中积极带头,往往深受教师的喜爱;而另一批学生往往成了“沉默的多数”,他们或者很少发言,或者只是在被教师点名之后才发言,或者跟在“尖子”学生后面发言,或者有思考但是不愿意主动发言。他们担心,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掌握不透,因而发言水平不高,有可能被老师和同学小看。长此以往,这就造成班级内的成绩分化。另外,沉闷的教学氛围也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高校教学引入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社会诉求与高校改革的呼声,各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正在逐渐扭转,各高校相继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是很好的例证。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导致学生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极为普遍,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在国内外的实施中已取得良好效果。虽然目前国内高校还欠缺相应的教学硬件设施和教学软件资源,相信只要高校重视提高教学质量,翻转课堂的引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2)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评价体系的逐渐完善。目前各高校信息网络较完善,部分高校的校园无线网基本覆盖全校,这就方便了学生通过PC或手机移动端登录学习系统,进行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另外,网络上海量的学习资源都有助于教学创新,只是需要仔细的甄别。最后,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呆板,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凸显学生的个体性。传统评价体系的诟病众人皆知,高校教育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及多元化评价将会是今后改革的趋势。
3)新时期的教师群体与大学生群体。新一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较高,对教育改革信念较强,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更能推动翻转课堂的实施。高校学生由于心智较成熟、目标较明确,接受能力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自律、自主地按照目标进行学习。
4 高校引入翻转课堂的困境与前景
高校引入翻转课堂的暂时困境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由美国教师率先提出并在中小学以及高校中付诸实施。对中国高校而言,翻转课堂的引入首先要解决的是从美国化到中国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这一教学形式在高校的应用将面临一些暂时的困境。
1)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认为他们的任务是让学生在自己的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短期内取得成绩的最好办法就是大量的知识的灌输。另外,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师塑造成严肃的形象,他们需要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师作为主导者[3]。由于缺乏合适的资源以及学生的前期的知识储备,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组织开展较长时间的互动性、探讨性教学。再者,高校对传统教育改革的信念不强,没有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上投入很大精力,教师自主的行为难以获得学校的支持。
2)班级安排不合理,缺乏有效教育资源。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分小组讨论效率低下,而且课堂容易变得混乱,也不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为每位学生解答问题,更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虽然学生都能在课前接收到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然而学校缺乏相应的教室设备以供翻转课堂教学使用(如交互式白板、可自由移动课桌椅的教室等教学资源),同时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如技术、经费、管理等方面)还不足以支持大面积推广翻转课堂的模式。
3)学科适应性问题。当前,国外高校应用翻转课堂教学多为理科类课程,而文科类课程很少使用,主要原因在于学科适应性问题。理科课程的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教师讲清楚即可,如一道公式、一个概念、一道例题、一个实验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文科类课程,更多地需要教师能够引经据典,且所讲授的知识点涉及多门学科,需要师生面对面交流,才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教师的专业能力问题。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教师起着很大作用。课前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的制作,课上活动组织、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整体的时间安排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翻转课堂在高校发展的未来前景 时下,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更加广阔,教育已经突破了空间限制。第三次教育革命是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在校学习和在家自学、教师教和自学、教授式和网上学的混合式,小班化、在家化、个性化、协作化新的学习模式的出现,将对人类第二次教育革命带来的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影响。第三次教育革命将与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相适应[4]。无疑,数字化学习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翻转课堂作为数字化教学的其中一个环节,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5]。而翻转课堂正是充分整合了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典范。
从学校层面来看,翻转课堂的效果有赖于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合力。这其中学生是关键,因为他们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受益者,需要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教师是条件,因为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成为课程设计者、课堂活动组织者、教学行为反思者;院校是保障,因为学校首先要认可翻转式的学习,给予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的保障,并更新教学评价的方式。
总之,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沉疴的突破为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有效路径,将知识传递的过程与知识内化的过程颠倒过来,让教师成为学生身边的引导者,寄托了人们对实施教学改革的深切期盼[6]。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0.
[2]陈玉琨,田爱丽.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4.
[4]周洪宇,鲍成中.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4-5-2(7).
[5]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30].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6]陈明选,陈舒.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