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国门

2015-09-17简兴安

党员生活 2015年9期
关键词:石牌牛场我军

简兴安

从宜昌城区上行30余公里,就是闻名天下的西陵峡江段。长江,在这里突然右拐110度,形成一段形如月牙的江面。扼守“月牙”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石牌。

1940年,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成为拱卫陪都重庆“最后的国门”。

1943年5月,中日精锐部队决战于石牌要塞。国民党十八军第十一师浴血死守,振奋全国,师长胡琏一战成名。

石牌保卫战神话般止住了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攻打重庆的美梦,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重大军事转折点,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生为军人,死为军魂

为拱卫陪都,中国海军于1938年冬就在石牌设置了第一炮台,其左右有第一、第二分台,安装大炮共10尊,为长江三峡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与之相配套的还有川江漂雷队、烟幕队等。驻守石牌的海军官兵共有100多人。

日军对石牌要塞早有觊觎之心。1941年3月上旬,日军曾以重兵从宜昌对岸进攻过石牌正面的平善坝,并以另一路进攻石牌侧翼的曹家畈。两路日军当时都遭到守军的沉重打击,惨败而归。因此,日军不敢贸然从正面夺取石牌要塞,而是采取大兵团迂回石牌背后,企图攻而取之。

1943年5月22日,蒋介石发来电令:“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重任落在了十八军第十一师身上。

5月下旬,敌我双方打得十分惨烈。蒋介石又颁行手令:石牌乃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是关系陪都安危之要地。并严令将领们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歼敌军之良机。

5月27日,十一师师长胡琏给老父以及妻儿分别写下诀别书:“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他在给妻儿的诀别书中说道:“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随后,胡琏带领全师将领祭拜天地,誓死保卫石牌:“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5月28日,日军第三、第三十九师团开始向石牌推进。

是日,日军第三师团从长阳高家堰进入宜昌县境,向第十一师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发起攻击。同时,右邻的十八师阵地也受到日军的袭击。

南林坡阵地是石牌核心阵地的第一道防线,自然成为日军主攻目标。守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官兵奋勇抵抗,战至黄昏时分,敌军接连发起5次冲锋。右翼九连阵地首先被敌攻占,左翼八连阵地继而也被敌突破,连长阵亡。然而,配有重机枪排和迫击炮排的七连阵地始终坚守,并以猛烈的炮火向敌射击,予敌重创,阵前陈尸数百,七连官兵伤亡亦重。

第二天黎明,日军又向七连左、中、右三方进行夹攻,也被我军击退。日军对南林坡正面阵地屡攻不下,遂于上午9时出动飞机5架,同时搬来直射钢炮数门,对七连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周围树木被扫光,山堡被炸平。二排排长阵亡,迫击炮炮手全部牺牲,重机枪排死亡惨重,技术兵幸存无几。

第三天,日军一部在飞机支援下,继续向七连阵地攻击,掩体和工事破坏殆尽,但七连余部仍顽强坚持战斗。第四天即5月31日,七连奉命撤离南林坡时,全连仅剩下20多人。

5月29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经余家坝,中午进至曹家畈,兵分两路向牛场坡、朱家坪十一师阵地大举进犯。第十一师官兵凭借有利地形沉着应战。日军一路由彭家坡迂回牛场坡,另一路从响铃口、柏木枰向牛场坡正面攻击。我军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在牛场坡激战竟日。

日军为了攻占主峰大松岭,在飞机支援下,向坚守主峰阵地第十一师的一个连发起数次冲锋。战斗最紧张的时刻,电话里传来胡琏师长的声音:“弟兄们,积极报效祖国,死守阵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十一师官兵的痛击下,日军颇多伤亡,该连亦伤亡过半。终因众寡悬殊,我军撤离牛场坡。

日军进入石牌外围主阵地后,由于这一带丛山峻岭,日本步兵仅能携山炮配合作战,抵挡不住我军的打击。于是便用飞机轰炸以代替炮击,每天保持9架飞机低飞助战。

到了5月30日,日军向石牌要塞进行强攻。敌人在空军掩护下,分成若干小股向我阵地猛攻,只要有一点空隙,日军即以密集队伍冲锋,作锥形深入。

八斗方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日月为之黯然失色。我军浴血奋战,击毙日军近2000人,阵地前沿敌军尸体横七竖八,比比皆是。当战斗激烈时,军长陈诚电话胡琏:“守住要塞有无把握?”胡琏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

最后殊死肉搏,一寸山河一寸血

5月30日,日军开始突破外围线,深入石牌纵深防线。国门是否能够守住,重庆的的安危系于一线。

据参战的老兵回忆,在曹家畈附近的上下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而是中日上万人马在狭窄的高家岭扭作一团,用刺刀拼杀。双方已经开不了枪了,只能用刺刀杀到最后,才能分开。据称,这场肉搏战为二战时期亚洲战场之仅有。

5月31日,在石牌大战的最后时刻,空军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击落敌机6架,大振我军士气。

被空军击落的一架敌机,掉在三官岩左面的一座山腰上,燃烧之后,当地老百姓跑去看稀奇,还把机头当宝贝抬走,藏在一个地窖里。驻军搜索队赶到那里,向群众解释,说这个飞机是部队的战利品,要收回去,老百姓只好欢笑着把藏的机头送到部队去了。

石牌要塞的海军官兵,不断向长江江面布放漂流水雷,阻止日军舰船溯江西上与陆军协同。与此同时,驻防江北的官兵向日军江北各个据点发起强大攻势,使日军不得不留足够的军力守卫,从而大大减轻了江南战场的压力,有力配合了石牌保卫战并取得胜利。

江北的民众也自动组织起担架队、运输队支援中国军队作战,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为作战的部队送水、送饭到山头。一位名叫程开洪的农民,当时只有13岁,他提着15个红苕和一点干粮,送上山头,送到抗战士兵手中。今年92岁的王家富,当年组织农民担架队,从战场上抬回一个在江北被炸断腿的连长,送到野战医院抢救成功。

日军久攻石牌不下,损兵折将惨重,信心完全丧失。到了5月31日夜晚,战场上的枪炮声突然沉寂下来,进犯石牌的敌军纷纷掉头东逃。

此后,日军再也未敢向石牌进犯一步。

(作者系宜昌市夷陵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副主任)

猜你喜欢

石牌牛场我军
洛绒牛场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试论广西金秀瑶族石牌习俗保护现状以及保护计划
My family members
明清时期大瑶山石牌制的特点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呼和浩特某牛场牛乳房炎的调查及诊治情况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