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老院舍市場化的可行性?

2015-09-16

澳门月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情況服務問題

安老服務的不足需要長期的發展規劃,面對當下安老院舍輪候長久、宿位不足的情況下,不少人建議多多開辦私營安老院舍,讓安老院舍市場化,用以解決現下安老院舍不足的問題。毗鄰澳門的香港、內地,私營安老院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也為社會解決了不少長者安頓的問題。那麼在澳門,將安老院舍推向市場是否可行呢?在香港盛行的政府向私營院舍買位的方式又能否在澳門實施呢?

澳門婦女聯合總會頤康中心的何嘉欣主任澳門婦女聯合總會頤康中心的何嘉欣主任首先提出,在近期的諮詢會上,社工局局長指出,現有四百多名長者在中央登記輪候安老院舍,過去一年資料顯示,由申請到入住中央院舍需時十一至十二個月,鄰近地區則為三十二個月。隨着二○一七年新增院舍建成,也可紓緩緊張情況。有此可見,對院舍不足的情況有時是坊間市民的心態問題,部份長者一心只求安老院舍服務,對於其他社區支援服務不了解而不願意接受服務。何嘉欣繼續補充到:“澳門現在有一個安老院舍的統一評估和中央轉介機制評估長者的需要。在我們接觸的長者裡面,緊急入住院舍的長者不多,由於社區也有不少社團及服務機構提供了不少上門探訪、家居護理等服務,長者更願意留在家裡。”至於香港有政府向私營院舍買位的情況,對於澳門來說,面對政府大力投放資源擴大宿位供應回應社會訴求,而且多年來又提倡原居安老政策,推行安老院舍市場化只會影響整體安老的規劃,相反繼續保留津助有需要長者入住私營院舍,直至資助院舍能夠為他們提供宿位為止的做法,對長者更為有利。

澳門社會保障學會伍芷蕾監事認為在受到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中,能有更多的資源去服務於長者,並且政府資助社團去營運的模式,對於大多數服務使用者來說,成本相對比較低,服務質素卻還可以保持一個較高的狀態。伍芷蕾在採訪過程中表示,在此種情況下,安老院舍未來的增長需求並不需要太過憂心。私營化雖然可以提高素質,但對於中低端服務的使用者來說負擔非常大。政府可以提供一個彈性機制,留一些宿位來預防突發、緊急需要入住安老院舍的長者。香港會有政府向私人院舍買位的情況,在澳門也是可行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處理這個問題花費了很長時間,並非一蹴而就,澳門非常需要一個緩衝的過度階段。

澳門護理院聯合總會陳國樑副會長提出在發展安老院舍的方面,政府首先要去評估未來的發展中,澳門需要多少安老院舍,提供多少床位才能決定發展的方向。從陳國樑個人來看,對於整個社會來講,長遠的安老發展應該是市場化,讓長者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安老院舍,而不是根據政府資助的多少來選擇。香港跟澳門的狀況大不同,香港是有一些獨立的慈善機構,譬如東華三院,它有一個獨立的經費透過一些慈善的捐獻來作為日常的支出,但仍然屬於那私營。香港政府買位的意思是政府認同一家安老院的運作模式,就有一定比例的床位提供給市場,政府會通過買位的形式提供給長者入住。但是澳門是沒有固定的比例和具體的條件,長者在私營安老院多數處於一個模式,當輪候到受到資助的安老院舍,長者就會選擇轉介,放棄私營院舍。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梁偉峰常務副理事長和健頤長者服務中心馬韻妮主任明確提出,關於市場本身的自由發展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他們認為,根據現在的澳門來講,安老服務在市場自由發展的空間上並沒有大,尤其是澳門現下地少人多的情況,要發展私營市場,首先就要解決硬體條件,而澳門在這方面的規限導致服務的發展受到阻礙。例如曾經有私營院舍想開設在民居或是一些私人樓宇裡,但是遭到居民較大的反對。但由政府主導的安老服務,相對來說各種受阻的力度其實是會小很多的,而且在土地分配的問題上會更容易掌握資源上的分配。

長者都曾為社會作出貢獻,社會應該照顧好他們的晩年生活,面對本澳人口老齡化,如何解決老人長期照護問題已是刻不容緩,如何在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讓長者也能安享晩年同樣値得探討。無論未來的安老服務是否走向市場化,令長者得到妥善安置才是唯一目標。

猜你喜欢

情況服務問題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㝬叔吴姬鼎釋讀及有關問題
物业服务
敦煌文書P.2704“一七”、“二七”之釋讀及相關問題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説幾件宋器銘文並論宋國文字的域别問題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疯狂编辑部之拼音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