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5-09-16曲政文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资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也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加大经费投入,优化经费管理、扩大经费管理覆盖的面和兼顾科研直接投入与间接人力成本几个角度展开了讨论,希望能为相关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思考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教育科研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资越来越大,经费的使用也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科研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相关者对科研经费管理“很重要”的认识,建立健全有效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信息交流平台,一定能够提高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效性。
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经费管理
科研需要投资,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高校科研投资的力度,但是高校科研经费紧张问题一直未被缓解。因为缺乏科研经费,很多高校难以吸引高科技技术人才,缺乏科学领军人,高校的科研队伍难以组建,进而影响高校科研成果的整体水平,更无法在原创性科研成果上取得突破。想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必须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构建高校自身的专业性的科研团队。21世纪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主动权,社会各界已经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国的高校也不例外。近些年来我国的高校都在不断的引进人才,并希望以此来扩大学校的市场竞争力,这使得高校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人才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一些科研方面的领军人物年薪甚至能达到几十万,甚至还需要提供非常好的住房、生活条件,才有可能夠吸引人才,落实引进工作。然而高校缺乏必要的经费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想要大量的引进那些领军人物,是极为不现实的想法,因此,不解决高校的经费问题,高校的科研工作就难以顺利地开展。所有的人都能看到,科研投入不足确实是影响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一个因素,但如果仅靠增加高校科研投资的力度,认为引进人才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也是极不现实的。打造了专业性的高校科研队伍,然而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想要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也是极为不实际的,即便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了较大的科技成果,然而从长远的角度分析来看,却不能促使高校整体科研水平提升。
二、扩大经费管理覆盖的面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那些来自于国家政府机构的科研经费我们称之为纵向科研经费,那些来自于社会、民间组织的科研经费被称之为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两种经费的部门不同,部门制定的制度也不同,管理的对象更是不一样。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相对而言比较严苛,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在范围和标准上尤为严格。相对于纵向科研经费管理而言,横向的科研经费管理就“松懈”很多,管理的制度一般由机构内部自身制定。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比纵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更为灵活,范围也更为宽泛。甚至存在一些高校为了方便教师进行科研工作,采取允许提取现金支出的方式鼓励教师争取科研经费,而且比例还非常的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高校科研方向的两极分化:横向科研工作人人趋之若鹜,纵向科研工作无人问津。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促进了我国的高校科研工作进展,然而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却不尽然。因为横向科研鲜有大项目大课题,科研的成果也不会有很大的突破性,如果对现阶段的这种情况放任自流,必然会导致高校横向科研项目众多,没有大科研成果,企业耗资巨大的现象,不利于高校的科研工作发展。另一方面,科研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科研工作者如果争取了很多的横向项目,就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纵向科研项目,重大项目的科研水平必然会受到影响。科研工作者身兼纵、横科研项目的这种情况会影响高校的科研水平,而对那些规模较小的高校而言,影响更大。
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是高校科研力量增强,社会人民思想意识得到提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深入人心的体现。然而高校自己制定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这项决策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国家也已经颁布了相关的规范管理文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作用,但是因为科研工作的性质有所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经费管理的措施制度也不同,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无法全面的解读高校的特点,更无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制度管理高校的科研经费。多轨制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让国家相关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国家角度出发考虑制定统一的制度这一想法不太容易落实,因此相关者需改变自己的思路,从考虑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出发,从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因出发,从学校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科研财务管理制度的双轨制。只有制定出来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既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又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才能提高教师的收入,增加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实现促进我国科研工作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兼顾科研直接投入与间接人力成本
在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中,学校科研人员的工资是不计入人员经费部分的,人员经费部分只包括劳务费用和专家咨询费用,事业单位的拨款也是国家根据人员编制,专门下拨经费。近些年来国家改革了拨款的办法,在落实高校人员经费管理的方面,有些仍沿袭旧制,但是绝大多数的省份已经彻底的废除了这一种制度,而是施行综合定额拨款办法。例如那些直属于教育部的高校,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方法,以学生在校人数为定额标准落实拨款工作。学校的科研经费与学生的数量挂钩,而不与教师的人数产生关系。高校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必须具备教师和相关的管理人员,然而高校并不是专门的科研单位,很多甚至不具备专业的科研队伍,高校教师、教授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很少有学校能够保证配备专职科研人员。现阶段施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科研工作者的工资费用支出是不包含在高校项目经费中的,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对项目人员的投入。又因为学校资金财力有限,无法建立具备规模性的专职科研队伍,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研工作的时候还要担任学校的任课工作,精力的分散使之无法在科研工作上发挥到最大,再加上高校的人事考核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必然会受到影响。由于专职的科研工作者数量减少,能够产生专业性人才的概率也会降低,高水平的专业领军人物无法出现,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水平也难以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
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人员工资不包含于国家科研经费和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科研经费这一规定已经在我国施行了若干年。然而近些年来,出于各种情况的考虑,财政部门无法确保均衡的向事业单位拨款,原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就显得极为的不合时宜。就拿教育部的直属拨款办法来说,拨款与学生的数量挂钩,导致学校专职科研人员的工资只能从教育拨款中获取,学校一旦想要增加科研人员,就必然会增加学校教育经费,加大学校的负担,在科研项目较少的情况下,或许问题还不会显现出来,然而一旦科研项目增多,缺乏科研专职人员,就必然会导致问题出现。因此相关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地考虑上述情况,完善现行的法律政策,使之与高校工作的实际相匹配;建立科学的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让高校具备从科研经费中提取科研人员经费的权利,以更满足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有所作为的情况下,我国的高校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缩减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的比例,并将提取的部分资金支持纵向科研活动,以鼓励科研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重大项目上,为提高学校科研质量和水平提供保障。当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还要对科研奖励制度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落实,对科研工作者所从事的科研项目进行分类,根据科研项目的贡献值对科研工作者施以奖励,全面地调动科研工作者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使之愿意将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进而全面的提高我国的科研工作水平。
四、结束语
在高校科研工作发展迅猛的现下,相关者必须注重科研经费的管理,这是一个复杂、艰巨且重要的系统性的工程,因此,相关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做到兼顾各方利益,更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科研经费,全面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平生.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05).
[2]李芸.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04).
[3]卿文洁.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探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作者简介:曲政文(195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研究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