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5-09-16徐纯

师道·教研 2015年8期
关键词:内驱力学霸学术

徐纯

2014年12月,缘于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的海外研修项目,我随考察团去美国参加了为期21天的培训,收获甚多。这次学习,全美排名第一的教育研究生院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七场讲座。期间,又到十所学校作了实地考察,包括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和四所大学,让我对美国教育文化有了全面而生动的认识。回国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迫切地想与同行和家长朋友分享,那就是:教育,应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和主动性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的教育就一无是处,美国的教育就无可挑剔。事实上,中美教育各有长短。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教育同样出现了一些全球化趋势,如提高学业成绩的全球趋势、提高学术表现的全球趋势。不过,当美国基础教育开始建立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开始统一教材,统一评价时,他们会坚守并强调教育服务于个体发展的宗旨,坚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仍然代表着未来人才品质的需求趋向。这样明确的教育定位,我们确实有反思和借鉴的必要,这样中国人才能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认为,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内驱力和主动性。而一个人良好的主动性与内驱力肯定来自足够的自主、足够的自由和足够的自信。

尊重让人自主

我参观的学校中有两所小学,热情的向导还为我们特别加推了一间幼儿园,三个地方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尊重。教室里,是家一般的温馨布置,温暖的地毯区让人格外自如。

无论是9个学生3个老师在上课的特殊教育班级,还是那种老师拿本书坐在椅子上,20来个孩子席地而坐簇拥身边的场景,都能让人感受到求知的魅力,有种春风拂面的愉悦。一位同行的老师还告诉我们一段“插曲”:当老师要求孩子们从桌椅区转移到地毯区交流时,有一个男孩迟迟没有就位。他从凳子上滑到了地上,就是不愿到地毯区。老师召唤几次,男孩照样不从。老师不生气,也不强求,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没过多久,男孩自然就加入了围坐的团队,一切是那样平静而和谐。

这样的尊重在美国已成为一种非常自然的文化表现。尊重无关年龄大小,无关身份地位,仅仅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独立的意愿和个性,即使是孩子,也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的选择,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成人很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孩子讲话大人要认真听,必要时要蹲下来对话,让孩子感觉受到尊重。美国人反对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众斥责,伤害自尊。

我们以学生成绩为例,套用我国的说法,美国也有学霸、学民、学渣,关键是这些都是中性词,纯属个人选择,无关优劣。美国人对教育结果的期待似乎更加“多元”,他们相信,成功不是只有一张面孔,学霸有学霸的去处,学民有学民的去处,学渣也有学渣的去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千人一面,而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尽管“自己”的标准是千差万别的,不一定“优秀”,也无法保证“卓越”,但就是这样的各得其所,各安人生,似乎并没有影响美国成为实力雄厚的超级大国,并没有带来美国社会乐于平庸、享受安逸的社会风气,反而促成了一种自由自在、充满个人奋斗激情的社会形态。

自信源于能力

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归根结底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信对于一个人,好比根基对于一幢高楼。如果只是把高分和好名次当作成功的唯一标准,那么注定大多数的学生是失败的,只有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为孩子找到自己建立自我创造条件,接下来他们才有可能为自己积攒属于自己的自信力量。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自信是动力源。然而,自信靠实力作保障,没有能力,自信容易演化为浮夸与狂妄。那么,现在的学生应该培养哪些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呢?专家和现实均表明,考试成绩仅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应对未来的挑战,目前的全球趋势是提高学生的学术表现。学术表现包括六种能力:问题发现与提出的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概念的生成与厘定能力,作出学术命题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对学术前沿的敏感力等。要形成这样的学术表现,基础教育价值观就必须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从单纯重视知识的获取转向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方法转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源于能力而勃发的自信,能让孩子敢于去直面并走过哪怕铺满荆棘的成长之路,从容抉择其所要的人生。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内驱力学霸学术
培养内驱力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我是『学霸』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学霸”进行时
学霸的幸福生活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