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教师短期交流,追求高位均衡发展
2015-09-16黄少武周伟岳
黄少武 周伟岳
“镇域小学教师短期交流换岗研教行动研究” 是天堂镇开展校际教师短期交流换岗、追求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课题研究工作,并被确立为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实验工作自2014年10月开始至今,历时半年,课题组在各级教育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下,课题组成员工作热情投入,思路清晰,措施给力,使课题各项的实验研究工作得以有理、有序地进行,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研究的缘起
天堂镇位于新兴县西南部,是离县城有近40公里的山区镇。现有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6个,学生2791人,教师209名,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不高,中师学历的占42.3%,大专占55.3%,本科占2.4%,且大部分教师的学历是通过函授、电大或自考取得的。经过10多年的新课程改革,该镇虽然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与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镇内校际师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了全镇基础教育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改变当前教师专业成长迟缓,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水平差距,天堂镇中心小学在经过全面细致的调研后,确定以课题形式开展镇域小学教师短期交流换岗研教实验行动研究,建构镇域重点示范学校和普通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小学教师短期换岗研教的机制,实现镇域内校际师资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二、研究的实施方略
天堂镇虽地处山区,但镇内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学校相对集中,为教师短期换岗创造了有利的交通条件。课题组利用镇内中心校、五一小学和内中小学三所示范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镇内名校的作用,运用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克服客观因素,从2014年12月起对镇内相对薄弱的4所完全小学和6个教学点进行帮扶,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提升全镇小学教师整体素质。
本课题实验研究分四个阶段实施:2014年10月—2014年11月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调研分析当前本镇教育教学情况,提出短期换岗研教的实验设想,申报课题撰写实验方案;2014年12月—2015年08月为课题实践阶段,主要工作是反复修订并确定实验方案,开展五个批次的换岗研教实验,做好相关数据与信息的收集;2015年09月—2015年11月为研究深入阶段,主要工作是拓宽换岗研教的学科,检讨实验研究工作,收集相关资料;2015年11月—2015年12月为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汇总资料,成果评估,写结题报告。到目前为止,已有18位教师参加了换岗研教工作,课题现处于实验研究的实践阶段,完成的工作主要有:
1. 调研分析,撰写方案。课题组对天堂镇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作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实验研究的可行因素与存在问题,学习有关跟岗和换岗理论知识,确定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从实验方案的初稿拟订到最后的定稿,课题组经过了10次反复的研讨与修改,确保了实验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并组成由全镇的小学校长、中心教研组教研员及换岗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
2. 宣传动员,有序推进。2014年12月3日,在镇中心小学校本部召开了“教师短期换岗交流研教”动员大会,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了《镇域小学教师短期交流换岗研教行动研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各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职责与课题实验的纪律要求。根据方案的部署,课题组和学校协调确定同级科的教师进行换岗交流,并对第一批换岗研教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思想引导、工作任务解读、换岗提示与指引、注意事项和资料整理等。
3. 实验研教,构建模式。经过三个批次为期两周的换岗研教的实践研究与反复修正,目前,换岗的流程与模式已初步成形,现阶段课题组基本按照“培训——交接——指导——改进”流程开展换岗工作,换岗教师按照“接受培训——配对培训——换岗研教——反思提升”的模式开展实验工作。
培训。岗前培训是换岗研究的首要任务,课题组联系学校确定同级科的教师进行换岗。每一批教师换岗前,课题组都对换岗教师进行一次岗前培训,阐述换岗研教的意义和目的、换岗的要求、实施步骤、纪律要求、研教服务、注意问题等。
交接。由课题成员带领换岗教师到换岗学校进行工作交接,召开教师座谈会,换岗教师与学生见面,了解教学任务等,使换岗教师及早熟悉学校环境,更好地投入工作。
指导。在教师换岗研教期间,课题组人员、指导教师、学校领导都深入了解换岗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了解教师的需求,解决存在的困难,力求让换岗教师如在母校工作,并根据换岗的要求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研究。
改进。虽然课题的研究能顺利地推进和开展,达到我们的预期,但也在换岗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推进课题研究,课题组根据换岗教师、学校和指导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换岗教师反映两周内要上2节主题班会课和2节汇报课会感到有压力,任务过重,现改为上一节汇报课和一节主题班会课。
4. 交流解困,改进深化。为了使课题顺利开展,课题组成员深入学校指导教师开展换岗工作,认真听取换岗教师、学校领导、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积极为换岗教师排忧解难。第一批教师换岗结束后,为了让换岗教师能尽快适应和熟悉换岗工作,课题组大量收集第一批换岗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课题组设计并制订了工作手册,主要内容有:纪律要求、提示与指引、方案摘要、换岗流程、换岗日志、问卷调查等,使教师尽快适应了换岗工作的流程和具体事项。设立了记录实验“大事记”,安排专人负责实验研究的“大事”记录,促使课题项目更有序地开展。
三、研究的初步成果
1. 换岗研教得到教师们的认可与支持。
三批教师换岗结束后,课题组对18名换岗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广泛收集换岗过程中反馈的信息与数据,以便课题组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换岗教师。从调查的数据结果来看:18位教师都愿意参加换岗工作;50%的教师认为换岗对生活基本没有影响,50%教师认为换岗对生活有一点影响;大部分教师换岗前不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PowerPoint和教学平台;77.8%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很融洽,22.2%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比较融洽;11.1%的教师在换岗期间感到比较轻松,很有收获,88.9%的教师在换岗期间感到有点压力,但有收获;18位教师都能够按规定完成教学任务。总体来看,绝大部分教师都接受短期换岗研教这项工作,并能在换岗中有所收获。
2. 换岗教师教学技能与水平得以提高。
由于镇内教师流动性不强,有的教师甚至都只待在一所学校工作过,未曾到其他学校任教过,教师的教学视野较为狭窄,通过换岗交流研教,使换岗教师感受不同的教学氛围。中心校的廖子雪老师在换岗总结中写到:从另一角度来说,我认为在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方面,村小的学生比较纯朴,没有过多的社会化;从我个人角度去看,能够在换岗过程中感受两种不同风格。相对于我们中心校的级科组人数比较多,教研氛围很浓厚,而村小教研活动就显得冷清多了。通过这次换岗研教,对我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换岗教师的研教成果不断频传。
从第一批换岗实验开始,课题组成员就主动、专注地投入当中,不但及时向课题组反馈换岗过程中的细致信息,还不断记录与撰写研教过程中的工作日志、心得体会与成功案例,县教育局策划主编的《新兴教研》每期都刊登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四、问题及其改进
1. 示范学校教师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尽管示范学校派出的优秀教师在班级管理、教学技能方面相对村小教师有较高水平,但在实施换岗的过程中还不能达到村小老师与校领导的期望值。为此,课题组将重新调整与细化换岗指引,把原来的任务内容改为“菜单式”换岗服务。如,指导过程中要帮助换岗教师解决至少两个教学难题;示范学校换岗教师至少帮助村小学校相应年级学科传授一条教学经验等等。
2. 岗前培训与跟踪指导工作仍不够到位。根据课题组对换岗教师的调查和换岗教师的反映,到示范学校换岗的教师更希望学会制作课件、操作教学平台和班级管理的内容,而到村小的换岗教师有点“孤军作战”的感觉,缺乏团队的协助。对此,我们将规范和细化研教的内容,结合实际优化研教的方式和步骤,符合学校和教师的双方需求,做好落实跟踪指导工作,责任落实到课题组每一个成员,要求挂点的组长严格按照指导的提纲内容开展换岗指导工作与培训,避免指导与培训的随意性。
3. 学科对口换岗问题还不能完全解决。在农村的小学里,虽然班额人数普遍比较少,但教师也普遍存在缺编的情况,一般的教师都是课时多,任务重,村小的低年级普遍是语文、数学包班,数学、英语科教师基本担任两个班的课程,因此,有些教师在换岗时就存在学科不完全对口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题组跟示范学校和村小进行深入沟通和协商,而大部分教师都进行过小循环或大循环的教学,因此有的换岗教师可能出现跨年级教学,有的换岗教师教学任务比原来少了。总之,课题组必须确保换岗教师能胜任相应的学科。
(本文是云浮市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镇域小学教师短期交流换岗研教行动研究》立项号YF15-079阶段成果报告)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