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以养正端品行 传统美德润童心

2015-09-16纪彦芳谢少玲

师道·教研 2015年8期
关键词:弟子规书法校园

纪彦芳 谢少玲

在小学教育中,是否也可以把古圣先贤的真理智慧运用到学校的教育中来,让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有机地结合,让国学精髓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让国学的精华在他们的心灵上绽放呢?

一、童蒙养正,经典文化润心田

“古文所以阐理纪事,述德达情,最为可贵……” (奏定学堂章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人成长的营养品,是修养道德的心灵鸡汤,更是培养有智慧、有品德的谦谦君子的终极追求。校园经典文化的创设,无疑对孩子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1. 环境熏陶润无声。踏进校园,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扑面而来,清新淡雅的温馨提示、催人奋发的格言警句,触动心灵,陶冶情操。这是学校把中国传统文化——《三字经》《 弟子规》等名言警句精心设计分布于各个楼层:篆书款 、古朴典雅的的名言匾子:“立德、树人、修身、明志、报国”,悬挂于大厅柱子上,引导师生明白树人当“立德,修身,报国”;“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弟子规出现在楼梯口、走廊上,启蒙孩子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端行——当以“德”为首,人生当以“报国”为己任。

2. 经典文化沁心脾。“古今体诗辞赋,所以涵养性情,发抒怀抱,中国乐学久微,借此亦可稍存古人乐教遗意…… 传述圣贤精理…… ”(奏定学堂章程)。学校把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印制成小册子,人手一册,方便携带,并对学生分段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背诵十首,以此类推),安排学生每周练背一首。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作为诵读篇目,教给中国传统的吟诵方法: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规则很奇特。平长仄短入声促,韵字平仄皆回缓。在课前、课间、课后、空闲时熟读成诵,定期评选“经典诵读之星”,经典诵读比赛,让经典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于口,了然于胸。伴随谦恭有礼的作揖,韵律怡人的诵读声,美好的情感,人生的哲理,文化的精髓,如点点春雨入地,沁人心扉。

二、童蒙养正,艺术习得冶情操

“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乐即音乐; 射就是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书就是书写,识字,文字。1903年清政府的《奏定学堂章程》提到“凡立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是为不淑之教……体操表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可见,六艺的习得是培谦谦君子,养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1. 音乐特长善其心。“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中国古代《乐论·乐施篇》)。学校把排箫教学引进课堂,开办“声乐”、“合唱”、“管乐”、“舞蹈”等兴趣小组,发挥个性特长,力争每个孩子都能学会一种乐器。结合重大节日举行才艺展演、排箫比赛,到社区表演,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艺术之美的魅力便在于对心的感动。丰富的校园艺术文化,让孩子们在艺术的浸润中,获得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

2. 书法书品泽心田。“汉字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的追求,人文精神……是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沈尹默语) “写字者,写志也。”“字品”体现的是“人品”!可将书法教学引入课堂,开设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班,聘请资深书法老师教学,让学生每天书写古诗词,课堂中重视写字姿势、书写规范。每月开展书法比赛,每学期进行书法成果展示。“人人爱书法”“写规范字,做高尚人”的文化氛围充盈整个校园,直达人心。

3. 体育活动健身心。“射”者,锻炼体格,修养品格。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所蕴涵的人文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体育在悄悄地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的性格,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新的时代,必须赋予“射”新的含义:强身健体,珍爱生命。重视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传球、慢跑、跳房子、韵律操。举行体育节、校性田径运动会、三棋进课堂等。体育运动的开展,棋艺的培育,增强了体质,培养孩子顽强拼搏、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发展欣赏美及自我欣赏的能力,锻炼及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弟子规书法校园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