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山区小学语文作文课教学谈

2015-09-16邹伟花

师道·教研 2015年8期
关键词:桂花树作文课方言

邹伟花

作文是语文课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门课题,是语文科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科教学的难点。在近几年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寻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一、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这里便有力地证明了“知、好、乐”三者的主次关系,也就是说“乐之者”是办好诸事的前提。作文训练中激发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而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苛求某些学生。上作文课时我总能听到某些同学小声抱怨“又写作文”“没话可说”,针对这些情况我要求学生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就作文课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要抒真情、写真意。结果这些学生作文一气呵成,向我吐出心中的烦恼,我在班上读了他们的作文并给予表扬,使他们对作文课的认识转变了,形成了作文不难的印象,对作文课产生了兴趣。

二、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

怎样加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训练呢?(1)教师指定阅读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尔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扼要地讲述阅读内容。在学生讲述阅读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讲述中出现的逻辑错误。(2)讲故事。要求每个学生从课文中或课外书籍中搜集故事,利用每周的说话课让学生在班上的讲台上演讲故事。故事讲完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从而促使班上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风气。(3)给学生展示具有实际意义,寓意深刻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外貌、衣着、动作、表情,分析图意,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解说图意。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口头表达等能力。(4)比较“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会看到学生作文中存在用“方言”代替“普通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将学生作文中的“方言”句子摘录下来,尔后,在作文评讲课上公开性地让全班同学讨论修改。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设计多几个“方言”句子,让学生练习改换成标准化文字语言的句子。逐渐纠正学生用“方言”的毛病,使学生实现准确性表达。

三、注意帮助学生发挥想像力

作文课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然后适当引导才能水到渠成。在一次作文课,我在黑板上画了大大的“0”并风趣地说:今天我们上节特殊的数学课,谁知道这个字念什么?我巧妙设计的悬念吸引了学生,他们迫切想知道我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我又引导他们:大胆想像,看看从“0”想到什么?看看从“0”中间……把扩大……看看“0”的轨迹又想到什么。大家听了我的话,热烈地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同学想到一切从零开始,只有努力拼搏才会成功;有的从“0”中间空空的想到由于肆意破坏的几百年后地球的缩影;有的由“0”是封闭的圆圈,想到了祖国辈辈沿着传统的圈子生活,不会进步和发展,故必须打破常规,改革创新。这样,加之适当引导学生想像就丰富起来,枯燥的作文课上“活”了。

四、注意帮助学生发现美

学生生活在大千世界,生活实践内容丰富,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课堂上到课堂外会发现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些都是学生认识美和表达美的丰富的素材。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写作《美丽的校园》习作,让学生在写作前先到校园里去仔细观察。我带着学生从不同角度拍摄了几张反映校园一角美景的照片,供他们观赏,指出美的景点和布局,并鼓励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学生会在这种活动情境中发现校园的美,从而激发起观察美、描写美的浓厚兴趣。如有个学生写校园一角的“桂花树”,他不仅观察了桂花的形、色、味,还观察到了桂花树下学习的学子,在此情此景的感染下进而展开丰富的联想。然后,笔锋一转:“这桂花树多么像一位慈爱的老师啊!他们无所求,而献给人类的是令人愉快的清香,却只是默默的耕耘,酝酿着,适时用自己的清香,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一丝纯洁的新鲜空气,给树下的学子一丝透心的温馨!——真是伟大啊!”可见,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美。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桂花树作文课方言
方严的方言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方言
桂花树
种桂花树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小獾的桂花树
马老师上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