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报建立自身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探讨
2015-09-14王远
王远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天津300350)
高职高专学报建立自身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探讨
王远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天津300350)
高职高专学报作为高校学报的重要一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刊物。但在目前的核心期刊评价体制下,高职高专学报却鲜有进入核心期刊名录。这固然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发展、办学侧重点、办刊理念有关,但也与当前核心评价体系的单一与不完备密不可分。高职高专学报因其专业性、行业性、职业性、地方性等特征,不同于以往传统高校学报,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扩大高职高专学报学术传播力度,增强社会效益,体现核心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公正性,更有利于加强高职高专学报建设,乃至学科建设。
高职高专;学报;核心评价体系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的大力扶持及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稳步发展,已进入由外延式粗放型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职院校科研阵地的学报也在学术科研领域有了更新更大的突破。据教育部2013年公布名单,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879所,高职高专院校1564所,其中普通高校学报的数量大约在2000种左右,高职高专学报数量大约在400余种(以CN刊号为准),占高校学报的1/5。随着高职高专学报办刊日臻规范,学术质量不断提高,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刊物相继涌现出来。在推动高等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实践类型较强的学科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到2015年1月,除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为高职高专类学报单独列出核心评价系统外,其他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仍鲜有高职高专学报的身影。
一、高职高专学报鲜少进入核心期刊名录的
原因分析
(一)与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发展有关
1999年,教育部发文决定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增设高职学院。从创建之初至今,高职院校的成长不过15、16年的功夫。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名分不高,与众多拥有百年建校历史的普通高校相比尚属稚气未脱的少年,在学术底蕴和学养丰厚上都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打磨。随高职高专院校成立而创刊的学报也不过15、16年的历史,有的甚至更短,其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都无法与普通高校类学报相提并论。在社会认知上,必然不及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者投稿的取向。稿源少、相对的优质稿源就更少,因此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与评级。
(二)与高职高专院校成立之初的办学侧重点有关
从《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2006~2013年发表的《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①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指: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大学教学,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江苏高教,黑龙江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高教探索,复旦教育,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科学等。上刊载的论文数量较少,所占比例不高。这固然与这14家核心期刊没有高职类专门期刊有关。但由此也可以反观,高职高专院校对科研的热情还有待提高。
2006~2013年高职院校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文统计表②
但是,这一结果不能说与高职高专院校成立之初的办学侧重点毫无关系。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我国特有的教育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创。它既不同于美国的社区学校,也有别于德国的职业学校,是根据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多元化发展而创立的。因此,如何定位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如何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如何扩大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如何整合师资队伍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等等更实际更紧迫的问题摆在眼前,相应地学术、科研工作便显得不是那么的突出。但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大学,如果想要发展得好、发展得长远,那么学术水平高低必然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完成了建校之初的一系列前期任务之后,如何在校园内营造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高职教育的理论知识、钻研教学实践、探讨高职的发展走向,必将成为其今后发展的侧重点。而经过前一阶段的办学实践获得的丰富的办学经验,各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工作者们也必将对高职高专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理论与实践上获得更多的收获。学报作为对外展示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直接窗口也将自然而然地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三)与高职高专学报的办刊理念有关
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高职高专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件所指的高等学校学报自然也包括高职高专学报。发表本校的科研与教学成果,展示本校的学术风采自然无可厚非,况且不少高职高专学报也确实由原来的内部刊物转化而来。但是依据多年来大多数核心期刊、双效期刊等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这种近亲繁殖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首先,不可否认,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水平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造诣都不及普通高校。反映在学报上,论文的学术深度、文章质量自然也不比普高学报。其次,局限于一隅,有限的研究视野、研究角度,必将使思想僵化,不能广开言路,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报的整体质量。再次,同一院校的教师发稿,一些不太合格的稿件碍于同事的情面也会流入进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报的整体水平打了折扣。因此,开放办刊、吸收校外的优质稿源、主动约稿、抓住特色、以质取胜是未来高职高专学报的办刊方向。
二、高职高专学报的自身特点
那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报的整体质量,使其达到核心期刊的水平呢?这还要从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学报的区别谈起。“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劣势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一)区别于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学报自身的特殊性
1.普通高校学报主要是以学术性、理论性为主,重点刊载学科领域的前沿文章,包括学科发展、科学前沿、重大研究等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进展、新动态等。因此,普通高校学报往往以知识导向为其价值取向,以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强调高深学问的研习,注重文章的知识水平与学术成就。
2.高职高专院校因在创建之初就以“就业导向”作为办学理念,工学结合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在科研上多以应用性为主,重视应用科技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文章也多偏重于应用理论的研究和高新科技的开发与推广。因此这类学报应发挥其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优势,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加以解决,攻克技术难关,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刊载最新应用性成果。
(二)高职高专学报特点
1.高职高专学报的职业性特征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按职业需求划分专业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基础;按职业的不同传授所需的知识,注重专门职业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职业性与学术性是高等教育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二者的不同侧重关系着高校办学定位及方向,而这种倾向性也直接关系着高职高专类院校学报的定位。高职教育中注重专业领域的技术应用性研究,研究项目大多源于现场的工程实践、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也使得其科研成果偏重于此,进而使得高职高专学报的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成为其与生俱来的特性。
2.高职高专学报的行业性特征
由于普通高校的综合化发展,使得各校学科设置相对趋同,因此其学报栏目的设置往往涵盖本校开设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分别以《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例,前者设有力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电子学与信息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等;后者设有哲学研究、法律研究、经济研究、古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晚清史研究,等等。
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性分类较强、专业设置多元、紧跟社会需求等特点,因此在学报栏目设置上也反映了这方面的特点。如《江汉石油职工大学》的“地质勘探”、“石油工程”等;《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环境管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工会工作研究”、“工运史研究”等。这些栏目的设置充分发挥着联系行业、企业、社会的纽带作用,架起学校与行业、企业、社会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使得高职高专学报的行业性特征非常突出。
3.高职高专学报的专业性特征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状况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而划分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注定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必须紧跟社会需要,适时调整。因此很多专业的设置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校,例如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等。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总结出的宝贵实践经验往往通过学报这一平台得以发布。因此,高职高专学报的专业性特点也由此体现。
4.高职高专学报的地方性特征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立在地级市,是当地的最高学府,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这些院校首当其冲的职责。因此,很多课题委托这些院校来完成,并通过学报发表。如果当地高职高专学报依托人文优势,设立相应具有地方经济、文化特色的栏目,服务区域发展、彰显地方特色的独特优质风貌,也势必会增加其办刊特色,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都会得到相应提高。《天水师院学报》(原《天水师专学报》)设立的“陇右文化研究”专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黔东发展论坛”、“武陵文化”专栏;《莆田学院学报》的“妈祖文化”专栏等都是地方特色与学报结合的成功实例。
三、高职高专学报建立自身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高校学报的功能由其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划分,但不同层次的学报并不代表其学术地位的差异,只是定位不同而已。高职高专学报由于注重应用技术的开发与转化,研究成果大多来源于现场实践、教学实践,而非纯粹的理论研究。它所服务的读者群更多的面向基层、面向服务、面向生产,为一线劳动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而这一点恰恰是普通高校学报所缺少的。因此,高职高专学报应建立起一套有别于普高学报的、拥有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
1.有利于扩大学术传播力度,增强社会效益。就核心期刊本意来讲,不过是一种利于图书情报检索的参考工具,并不是衡量科研成果优劣的唯一标准。但由于核心期刊的遴选方式和评价指标在文献计量领域具有一定程度的评价功能,因此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非正常的社会需求。赵健杰教授作为全国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会长,在谈到建立高职高专学报自身评价系统时指出,“高职学报评出核心期刊是为图书情报部门选藏和开展信息服务提供必要的工具,从而提高高职学报的利用率,扩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以此作为激励高职学报提高质量,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2.有利于核心期刊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的体现。在当前的职称评定系统和科研考核要求下,各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缺乏更为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于是强行规定教师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少则一、两篇,多则十数篇。这样的硬性规定不可避免地使很多优秀稿件流向核心期刊,而在核心期刊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普高学报往往又缺乏适合高职教育专业的专栏,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学术浪费,从而滋生学术腐败。正是由于目前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缺少对高职高专学报的独立评价体系,因而才造成这样的局面。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龙协涛认为“学术评价机构应是多元的”,不应以单一的标准对所有学报实施同一准则,这样必然导致偏颇,有失核心期刊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的体现。
3.有利于加强高职高专学报建设,乃至学科建设。由于高职高专学报所特有的职业性、专业性、行业性和地方性特征,使其有别于普高学报。建立自身评价系统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高专学报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研究,更侧重实践应用,使实践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理论,反过来再指导实践,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而带动学科建设取得更大地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学报作为高校学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地位不应被忽视。学术评价机构也应在多元化的基础上,依据高职高专学报自身特点建立起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核心评价系统。为推动高职高专学报吸收优质稿源、扩大学术影响力、传播实践经验、增强社会效益,更为高职高专学科建设,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而努力。
[1]谢安邦.关于核心期刊与高职院校学报建设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6):143~147.
[2]赵健杰.携手共建和谐的高职成高学报研究会[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6).
[3]张艳霞.高职院校学报的理性定位[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3).
[4]江舟群.不同层次高校的学报品牌策略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责任编辑:简洁]
On the Necessary of Establish Self-evaluation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
WANG Yuan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350,China)
After the development in more than ten years,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mbers of college journals,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excellent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s.However,under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core journals,there is little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s be selected into the list of core journals.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self-evaluation system of core journal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s,so as to not only expand their spreading strength,but also embody the scientific and fairnes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journal.
vocational college;journal;core evaluation system
G232
A
1673-2375(2015)03-0122-04
2015-03-22
王远(1980—),女,天津人,硕士,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