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现状及相关政策

2015-09-14石学峰边学峰王伟庆房耘耘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艾滋病试点中医药

石学峰,边学峰,王伟庆,房耘耘

·专题研究·

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现状及相关政策

石学峰,边学峰,王伟庆,房耘耘

【编者按】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艾滋病疫情快速传播的势头有所减缓,但目前艾滋病防治组织体系仍较薄弱;虽然国家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服药依从性差、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而让人堪忧。在此背景下,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优势逐渐凸显,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中医药能有效减轻艾滋病病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本期“专题研究”即从艾滋病发热患者的中医症候出发,深入分析了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医症候类型、中医药疗法在艾滋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并构建了中医症候数据库系统。这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同时也希望能为医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

本文从现有法律、法规、政策角度出发,分析了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的政策现状,描述了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体系、防治队伍、防治经费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了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政策的科学建议,以期推动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医药;治疗;中医政策

石学峰,边学峰,王伟庆,等.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现状及相关政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27-131.[www.chinagp.net]

Shi XF,Bian XF,Wang WQ,et al.Present situ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using TCM and related policies [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2):127-131.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至2013年,全球已经有7 000万人感染HIV,约3 0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1]。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公共卫生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医学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共同抗击艾滋病是人类在对抗艾滋病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人类在与疾病不断斗争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传统医学(以“中医学”为典型代表)与现代医学(西医学)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为了能够战胜艾滋病,两种医学体系均在努力地从事关于艾滋病的病因、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4]。本文描述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了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政策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政策的具体建议,以推动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1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截至2013-09-30,全国共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43.4万例,2013年1—9月新发HIV感染者约7.0万例[5]。自1985年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先后经历了散发期(1985—1988年)和局部流行期(1989—1994年),从1995年开始进入了广泛流行期。我国每年报告的HIV感染数和艾滋病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1](见图1)。

图1 1985—2010年我国新发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数量Figure 1 The number of new HIV infections/AIDS from 1985 to 2010 in China

2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现状[1]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传播的势头有所减缓,病死率有所下降,社会歧视有所减少,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我国在艾滋病防控管理工作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1)建立健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2)建立健全了防治艾滋病的法规政策体系。(3)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综合治理的预防控制体系。(4)建立健全了艾滋病患者救治和生活保障体系。(5)建立了防治艾滋病的科研体系。

在艾滋病治疗方面,美沙酮维持治疗(西药抗病毒治疗)是目前艾滋病的主流疗法,截至2013年10月,全国共开设了761个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累计治疗海洛因成瘾者已达40.7万人,参加治疗的人员中新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较2006年下降了89.5%。目前,全国共设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构3 413个,已覆盖31个省2 286个县 (区市)。截至2013年9月底,累计接受抗病毒治疗人数约26.0万例,正在治疗者约20.9万例[5]。

经费投入方面,各级财政艾滋病防治经费逐年增加,中央财政防治专项经费由2002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9亿元,10年累计投入120多亿元[1]。图2显示了从1995—2007年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总体投入情况,可以看出,2002年之前的经费投入总体较少,2002—2004年经费投入增加明显,2004年之后经费的投入保持平衡[6]。

图2 2000—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情况Figure 2 AIDS prevention and therapy fund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07

3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情况

3.1中医药在治疗艾滋病中的疗效 中医药是最受欢迎的补充医学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缓解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潜在的症状,能降低病毒载量,增加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CD+4细胞载量,且有可能在提高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7-8]。

3.2防治体系与防治队伍[9]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咨询组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共同构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艾滋病工作组织领导与技术指导方面的组织框架。在省级层面,部分省份先后成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最终形成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省(市、自治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医疗点的三级管理体系(见图3)。

自2004年中医药治疗试点项目启动至今,中医药试点治疗艾滋病的项目省份由5个扩展到19个,从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机构包括科研院所、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大学在内的132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的医疗机构,直接参与人员达944人,其中高级职称264人,中级职称241人,初级职称439人。

图3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组织机构图Figure 3 Orgniazation chart on pevention and therapy of AIDS in TCM

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组织体系与队伍结构来看,存在3方面问题:(1)组织管理体系较为独立,缺乏中、西医(综合)之间的协调框架与机制;(2)中医药试点治疗艾滋病主要在中医系统内进行,较少在综合医院内开展,同时缺乏试点机构与防艾滋病主阵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3)虽然中医药试点治疗艾滋病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总体力量薄弱,历时10年之久,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仍处于试点水平上。

目前,中西医行业主管部门、学术界、临床实践之间完善、健全的合作机制缺失,将导致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面中、西医“各自为战”,主要表现为中西医部门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不完善,科学研究的合作、沟通不足以及对疗效的认可存在分歧,在临床治疗方面甚至存在中西医疗法相互排斥、对立的现象,或导致资源的浪费等。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成为了一个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耕地质量安全的大课题。为了探索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聚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赋能中国未来农业发展,11月3日,由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和蚯蚓测土实验室共同主办,国际标委会ISO|TC134技术委员会无机肥料工作组美国Agsource实验室承办的“测土配方施肥国际论坛”在山东省临沭县史丹利科研综合大楼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3.3服务提供与防治经费情况 2004—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在试点项目的经费达到2.20亿[9],平均每年的财政投入为0.31亿元。2004—2008年中央财政在艾滋病防治专项的投入经费为8.15亿元〔计算方法: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专项经费=(2004年经费+2005年经费+2006年经费+2007年经费)/4= (8.10+ 8.00+8.00+8.45)/4=8.15亿元〕。据此计算,中医试点治疗艾滋病项目经费占中央补助地方艾滋病专项经费的3.8%。

在服务提供方面,“试点项目”累计治疗人数达到14 244例,目前正接受治疗的人数为9 561例。粗略计算,中医药“试点项目”治疗人数为抗病毒治疗人数的5.4% (14 244/26万)。可以认为,中央财政对中医药试点治疗艾滋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目前经费投入水平仍然偏低。

4 现有法律、法规与政策情况

通过分析、解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及政策,可以看出国家从宏观政策上支持、鼓励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艾滋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有关的科学研究,提高艾滋病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鼓励和支持开展传统医药以及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相结合防治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 (1998—2010年)》提出了1998—2010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应达到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工作措施等。其中,在具体措施中指出,科学研究应结合落实规划,坚持防治工作服务的方向,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重视发挥专家委员会在科研中的咨询、指导作用,抓住重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集中各学科、各领域的优秀人才,组织科技协作攻关。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国办发[2006]13号》中提出了2007、2010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总目标、具体目标、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在行动措施中指出,国家支持开展中医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服务;同时指出,要开展艾滋病临床救治研究,总结中医诊治规律,完善艾滋病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其中,在2007年防治目标中提出,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患者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药治疗;在2010年工作目标中指出,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患者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药治疗。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工作目标、防控措施、保障措施、督导及评估措施等。其中,在工作目标中指出,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较2010年增加70%,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目标更为具体、清晰。此计划在防控措施中指出,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探索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扩大中医药治疗的规模,提高治疗质量。在保障措施中指出,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和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培训,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重视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队伍建设问题,这对于促进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力量的增长意义重大。

2005-01-21,原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推荐<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5]19号)》,该通知推出了艾滋病治疗的“中医”与“西医”两种方案。应当说,该方案提出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具体可行的办法。

但是,现有法律、法规或政策仍存在以下方面问题:(1)直接相关的高层面的政策法规较少,且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具体目标不清晰。国务院层面颁布的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直接相关的政策法规较少,如《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虽然提及了中医药的相关内容,但是对于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具体目标界定欠清晰,缺乏较高层面的关于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可操作的实施策略;另外,作为国家艾滋病防治的主要政策,“四免一关怀”政策未对艾滋病患者中医药使用方面进行阐释。(2)从艾滋病诊疗方案来看,中医与西医方案割裂,未形成有机的整合体。从字面意思来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远未上升到 “指南”的高度;事实上,《艾滋病诊疗指南》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在疗法上是平行、割裂的,不能做到相互融合。(3)缺乏促进中医药参与艾滋病治疗的具体配套政策,如艾滋病治疗中药审批政策、医保政策、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等。如果说目前医学界正集全世界之力研究、改进西药抗病毒的治疗方法,那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则是集中华民族之力研究、改进,如果使中医药疗法的进步速度能够跟得上世界的步伐,则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然而,目前仍缺乏促进中医药参与艾滋病治疗的具体配套政策,如艾滋病治疗中药审批政策、医保政策、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等。

5 建议

自2004年开始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1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累计治疗患者14 244例,正接受治疗者9 561例。“中医药艾滋病试点项目”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体系建设、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经验。

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但是由于政策缺陷,导致中医药艾滋病防治工作缺乏完整而独立的工作体系,缺乏中医与西医抗病毒治疗之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机制,大部分中医艾滋病治疗仅局限在“试点层面”上,并且19个省(市、自治区)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成果尚未在全国推广。

在艾滋病防治方面,中医与西医尚未建立完善、健全的合作机制。理论上,中医与西医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应当“紧密合作、协同作战”。但是,由于政策缺陷,防治框架不完善,中西医行业主管部门、学术界、临床实践之间完善、健全的合作机制尚未建立,在临床治疗方面甚至存在中西医疗法相互排斥、对立的现象。

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使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大有作为,从政策层面上讲,应做的工作包括:(1)完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组织体系与架构,建立中医、西医之间的合作沟通交流机制,促进中、西医合作对抗艾滋病,尽快摘掉中医药“试点”的帽子;同时应增加经费投入。(2)出台更高层面(国务院层面)的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直接相关的政策文件,清晰地界定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目标,特别注意的是,“四免一关怀”政策中应增加对中医药参与艾滋病治疗的相关解释。(3)在国务院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与领导下,加快研究,讨论形成一个包括中医药、西药在内的整合的《艾滋病诊疗指南》并推广。(4)应完善促进中医药参与艾滋病治疗的具体配套政策,如艾滋病治疗中药审批政策、医保政策、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等。

本文观点:

(1)目前,中国“中医药艾滋病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体系建设、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制定了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的政策,中国政府总体上鼓励并期待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2)在现有政策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与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相关的高层面的政策法规较少,且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具体目标不清晰;中医与西医在艾滋病诊疗方案方面割裂,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缺乏促进中医药参与艾滋病治疗的具体配套政策等。

(3)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应进行更加精准的政策设计,增加经费投入,促进中、西医共同合作对抗艾滋病。

[1]卢洪洲,潘启超,宁镇,等.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6):445-448.

[2]Wang J,Liang BY,Yan SY,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n 8946 AIDS case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52(5):395-398.(in Chinese)王健,梁碧颜,闫世艳,等.中医药治疗8946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5):395-398.

[3]Liu YZ,Xu LJ,Xiao W,et al.Scientific analysis and prospect outlook on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gainst AIDS [J].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2012,43(9):1672 -1684.(in Chinese)刘延泽,许利嘉,肖伟,等.中医药抗艾滋病优势的科学分析与前景展望 [J].中草药,2012,43(9):1672-1684.

[4]Zhong HX,Huang RQ,Yang JY,et al.Progress in AIDS drug treatment[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09,9 (23):7081-7087.(in Chinese)张红霞,黄荣清,杨建云,等.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23):7081-70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背景[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2013-11-30].http://www.nhfpc.gov.cn/jkj/ s3586/201312/2b871ccd2ef446eb9542875d3d68bbca.shtml.

[6]李慧.我国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分析与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

[7]Wang J,Zou W.Practices,challenges,and opportunities:HIV/ AIDS treatmen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J]. Front Med,2011,5(2):123-126.

[8]Sugimoto N,Ichikawa M,Siriliang B,et al.Herbal medicine us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in northeastern Thailand[J].Aids Care,2005,17(2):252-262.

[9]王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大有潜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1 -12-01(3).

(本文编辑:赵跃翠)

Present Situ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Using TCM and Related Policies

SHI Xue-feng,BIAN Xue-feng,WANG Wei-qing,et al.Management School of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China

This article w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advices for completing related policy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laws,regulations,poli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reventing and curing AIDS,and describing status of prevention and curing system,team and fa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rapy;Policies(TCM)

R 512.91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5.02.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学重点学科资助研究;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资助研究(2012-cso-44)

100029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石学峰,房耘耘);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边学峰);莱州市卫生监督所(王伟庆)

房耘耘,100029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E-mail:fyybj@vip.sina.com

2014-10-15;

2014-11-25)

猜你喜欢

艾滋病试点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 世界艾滋病日》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