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9-12黄安冉

对外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小企业

[摘要]有效的环境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保护社会环境,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模式落后,未设置独立核算项目,忽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不主动披露环境成本管理信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中小企业应重视提高管理层的环境成本意识,建立健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加大外部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管理;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8-0157-02

[作者简介]黄安冉(1990-),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期,而环境成本管理则是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之一。众所周知,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环境保护工作做到位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只有全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环境保护才更易于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然而,现如今环境治理却成为中小企业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加强环境成本管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落后

现代化大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模式。这种模式从产品设计到最后的废弃物处理都将环境成本考虑在内。但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在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环境成本管理模式,只有在产生环境问题后才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平时忽视环境成本管理,必然导致中小企业治理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二)未设置独立核算项目

目前,从准则制度层面来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有将中小企业的环境成本单独设置成一个独立项目进行核算。从实务操作层面来看,虽然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置环境成本核算项目,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是将各项环境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期间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对潜在的或有环境成本不予考虑。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中小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严重不实,而且导致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中缺少环境支出方面的完整信息。

(三)忽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目前,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认识到了环境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将环境成本控制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只是对产生污染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步骤进行控制。另外,中小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管理过程中,在产品设计、消费等危害环境的源头和末端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始终处于被动弥补环境损失的状态。

(四)不主动披露环境成本管理信息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未规定中小企业在其会计报告中披露环境成本的内容,于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意披露环境成本管理信息。只有在政府管理机构强制要求和市场压力下,才对已经发生的或是不可避免的成本进行披露,对那些隐藏在其内部的或有环境成本仍不予考虑。

二、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的根源

(一)管理层环境成本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片面追求利润,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层认为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与企业无关。另外,管理层认为环境保护和治理不仅投资大而且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基本上不会在环境治理上耗费金钱和精力。但是,对污染环境不进行治理的后果是国家有关部门会对其进行相应处罚,严重的会对其进行取缔,从而最终会影响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建设滞后

环境成本管理制度包括环境成本预算制度、环境成本管理过程制度和环境成本的考核评价制度。目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仍很落后:一方面,缺乏环境成本管理的预算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只有极个别中小企业制定了这两项制度;另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虽建立了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制度,但仍不完善。

(三)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会计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偏低。由于中小企业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专科生能做到的绝不招收本科生,本科生能够做好的坚决不招收研究生。除此之外,由于会计工作比较容易上手,易学易懂,因此许多中小企业使用的财会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种选人和用人方式必然导致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四)外部监督力度不够

外部监督范围包括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年审,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监督以及民众对中小企业的关注等。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各种制度不健全,中介机构即便对中小企业的账务进行核查也并不像对上市公司那样严格。除此之外,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年审也没有单独关注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内容,不了解中小企业是否对环境成本管理进行信息披露以及披露的内容。尽管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环境政策和方案,但是中小企业通常和环保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使得中小企业即使污染了环境,也不会受到严厉处罚,这使得环保法规难以得到自觉遵守。另外,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仍很淡薄,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管理层的环境成本意识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管理层逐渐意识到环境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其次,中小企业管理层应重视绿色企业文化,从管理者到员工都应对环境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充分认识,从而增强管理人员对环境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endprint

(二)建立健全环境成本管理制度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环境成本支出多少是不可知的,但低环境成本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首先,中小企业应建立环境成本管理的预算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进行预算,将中小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管理层进行决策。通过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对环境成本管理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对同一内容可以进行纵向比较,完善环境成本管理标准;其次,健全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制度。对原材料的采购环节、产品销售和使用环节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并对环境成本费用进行预算和评估,使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制度更加完善。

(三)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企业谋求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采用什么样的理财模式,都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中小企业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其自身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首先,中小企业应注重对财会人员的培养和再教育,使用和培养并重。鼓励财会人员积极专研会计知识,参与会计职称评审;其次,中小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如本科生和研究生,提高本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第三,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还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只有企业文化充分渗入到每一位财务人员的骨髓之中,财务人员才会全身心地为企业效力,自觉提高专业素质。

(四)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首先,加大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年审的力度。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账务核查时应单独关注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内容,查看其是否对环境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披露;其次,政府应摆正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态度。对那些排污大又不愿意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对那些自觉保护环境,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的企业加以奖励,从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管理;第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也与日俱增。但是,普通百姓对于企业乱排污水和废弃物而导致自己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的这种行为,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仍在少数。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提升民众的环保维权意识。

四、结语

目前,我国环境成本管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要想在中小企业中得到良好的实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需要中小企业管理层提高环境成本管理意识,财会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监督。只有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从理论到实践上重视中小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才可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龚芳现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问题探析[J]商业会计,2013(8):65-66

[2]田志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与控制之我见[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5):32-33

[3]何倩我国环境成本会计文献综述[J]商,2013(1):100-101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中小企业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基于技术经济变化视角下企业管理特征变迁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