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FTA背景下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研究

2015-09-12洪欣

对外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经贸合作黑龙江省韩国

[摘要]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正式签署,两国经贸合作迈入全新时代。中韩自贸区建设不仅对两国意义重大,同时也给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韩FTA将促进两国贸易快速发展,加强韩国与东北三省经济合作,促进黑龙江省与韩国农产品贸易。目前,黑龙江省面临对韩贸易规模持续减小,商品结构不合理,对韩贸易方式单一,物流成本高,引进韩资规模小,韩国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等问题。提出黑龙江省应优化对韩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与韩国中小企业之间的经贸合作,以FTA为契机,加快农业领域对接合作,加强农业技术信息及跨境电商合作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韩FTA;黑龙江省;韩国;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8-0017-03

[作者简介]洪欣(1983- ),女,回族,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东北亚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黑龙江省与东北亚国家间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编号:13C053)。

一、中韩FTA签署带来的新机遇

(一)推动中韩贸易跨入“零关税时代”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正式签署,对中韩经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中韩FTA的不断推进,必将为两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将助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将在最长20年内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国零关税产品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这意味中韩贸易几乎跨入“零关税时代”。

(二)推动韩国与东北三省经贸合作

目前,韩国在东北三省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及位次均呈下滑趋势,对东北三省的投资也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中韩FTA正式签署后,韩国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中西部和东北三省地区,并计划加强与这些地区的经贸合作。东北三省拥有与东北亚各国相邻的区位优势,以及1亿人口的内需市场。韩国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扶持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如帮助技术革新型中小企业进入包括东北三省在内的中国内陆地区。同时,中韩FTA生效后,韩国有望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东北地区交通物流网的开发和东北亚多边区域经济合作,这些都将给东北三省对韩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促进黑龙江省与韩国农产品贸易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且在粮食种植规模化、农业机械现代化、绿色食品产业化及农业外向型拓展方面保持着独特优势。韩国一直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产品经贸合作伙伴。中韩FTA正式签署,双方在农业领域也达成共识,这将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与韩国农产品贸易。

二、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韩贸易规模持续减小

韩国一直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贸易伙伴。中韩建交23年间黑龙江省对韩贸易额增长了近10倍,但近年来对韩贸易额在黑龙江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黑龙江省对韩贸易额仅为438亿美元,同比减少4347%,2014年基本保持这个水平,在黑龙江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253%。从黑龙江省在中韩贸易中所占比重来看,由1992年的18%降至2010年的036%,2014年下滑至018%。2014年,黑龙江省对韩出口328亿美元,同比下降1436%,对韩出口额在黑龙江省出口总额中占比仅为161%,规模较小,自韩进口额为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自韩进口额占黑龙江省进口总额比重为073%。黑龙江省在对韩进出口贸易中继续保持顺差。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目前黑龙江省对韩主要出口农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原字号”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商品种类过于单一且产品附加值较低,而从韩国进口的则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构还不够合理,长远来看,不利于黑龙江省与韩经贸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对韩贸易方式单一

从贸易方式来看,黑龙江省与韩国主要进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小,贸易形式比较单一。应进一步优化对韩贸易结构,实现对韩加工贸易、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黑龙江省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逐步优化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方式,拓宽与韩国的经贸合作领域。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韩资进入也是提升对韩贸易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物流成本高

黑龙江省属内陆省份,冬季漫长寒冷,高寒气候使得企业的各种费用开支和生产成本较高,再加上黑龙江省的物流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黑龙江省对韩贸易的发展。目前,大约50%的韩资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30%的企业返销母公司或者本土,20%出口海外,有一半的韩资企业在中国沿海地区开展加工转口业务。黑龙江省物流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影响韩国企业贸易和投资积极性。

(五)引进韩资规模小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工业化和出口加工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以来是韩国企业对华投资的首选地区。从东北地区来看,韩国的投资及贸易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尤其是随着东北振兴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深入推进,三星集团、浦项制铁、乐天集团等韩国大企业纷纷进驻辽宁省,这些企业对辽宁省的投资直接推动了辽宁省对韩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韩资很少投向黑龙江省是影响双方贸易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韩国国内经济不振也直接影响了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韩国对外投资明显减少,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出现“用工难”现象、劳动力成本上涨也影响了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热情。endprint

(六)韩国设置贸易壁垒限制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出口

多年来,影响中国对韩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便是韩国为保护其国内产业,针对中国出口商品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以农产品为例,韩国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采取的关税壁垒主要有调节关税、配额关税和特殊保障措施关税。近年来,韩国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对本国农产品保护的方式,通过所谓“合规性”贸易壁垒的运用,尽量对本国农业提供有效的保护。除此以外,韩国还对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进口设置了非关税壁垒,包括通关环节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措施等。对于黑龙江省来讲,农产品在对韩出口商品中占较大比重,韩国对其国内农业的保护措施使得黑龙江省向韩国出口的绝大部分农产品都要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对韩出口。

三、“中韩FTA时代”黑龙江省与韩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目前,中韩关系“政热经热”,特别是中韩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韩两国经贸合作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一,从产业链发展角度看,韩国处在产业链中端,黑龙江省总体上还处于低端。黑龙江省企业可借助韩企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韩国可借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双方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扩大优势产品出口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步提高两国国际竞争力。

第二,中韩签署FTA后,可进一步推动中韩之间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随着黑龙江省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可促进韩资的增长。而且对韩国来说,“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都给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三,中韩FTA时代,我国将不断扩大对韩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和轻工产品,这将给黑龙江省特色农产品出口韩国带来非常大的利好。统计显示,近年来黑龙江省对韩农产品贸易规模呈增长趋势,贸易额由2002年的3000多万美元增至2014年的5589万美元,韩国也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朝鲜之后黑龙江省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中韩FTA签订后,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增加对韩出口粮食、蔬菜、水果、食用油籽、大豆和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同时畜产品、林产品、绿色食品加工及农业机械等全方位的对韩农业经贸交流合作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全面提升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水平的建议

(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对韩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黑龙江省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在保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品基础上,加强对韩国市场的调查研究,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并下大力气培育对韩出口的新型支柱产品,大力优化对韩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通过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由价格

优势向质量和品牌等非价格竞争优势转变,提升黑龙江省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对韩出口份额,提升出口企业利润。

(二)加强与韩国中小企业之间的经贸合作

中韩两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经济结构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当前,韩国中小企业很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加快向中国内陆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在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经过过渡期后都将实现零关税,这将吸引更多的韩国中小企业来华投资。黑龙江省可以将加强与韩国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作为扩大对韩经贸合作的突破口。目前,韩国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内陆地区“开拓中小企业销路”给予大力扶持。而从黑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目前黑龙江省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欠缺先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等问题。应推动本地中小企业的销售网络与韩国中小企业的创意和技术有效结合,实现互惠共赢的经贸合作。

(三)以FTA为契机,加快农业领域对接

目前,我国对韩农产品出口份额较大,FTA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有利于扩大双方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和贸易,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果将更加明显。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领域具有生产和加工成本优势,韩国具有研发和营销优势,双方应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中韩农业分工价值链,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等环节垂直分工体系,满足各自需求。

(四)加强农业技术及跨境电商合作

为适应中韩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共同打造中韩农业合作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中韩农业信息和跨境商务合作。一要利用黑龙江省农业技术科研推广体系健全,拥有一大批高端农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借助韩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尤其在水稻种植和设施农业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推动两地农业科研部门展开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双方可互派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在统一农产品安全标准、检验检疫程序、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以及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二要逐步完善并发挥黑龙江省内各城市的跨境电子商务优势,构筑面向韩国的农业信息和跨境合作平台。

(责任编辑:梁宏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贸合作黑龙江省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在韩国走马观花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