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2015-09-12陈登科刘照玉王玉兰何云绮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中华

陈登科 刘照玉 王玉兰 李 强 何云绮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贵州 遵义 563000)

地塞米松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较为常用的药物。大约60%~70%的患者经地塞米松治疗后有一定疗效〔1,2〕,但一部分病人应用后无效或起效缓慢,且停药或者减量后复发,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寻找新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已经成为重要目标。Rozhdestvenski等〔3〕报道,利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可发挥更好的疗效,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为研究rh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的临床效果,本文就其相关资料进行评价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ITP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值<30×109/L,且入院时主要症状为:皮肤或者黏膜出血,广泛性瘀斑、紫癜,部分患者有血尿等出血征象〔4〕。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60~87〔平均(68.2±3.5)〕岁;病程3 d~2年,平均(35.8±2.8)d。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60~85〔平均(67.9±3.3)〕岁;病程3 d~1.8年,平均(33.7±3.9)d。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3~87〔平均(68.8±3.3)〕岁;病程4 d~2年,平均(34.2±4.1)d。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辰欣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37021969)静滴,剂量为15 mg/d,持续7 d。如治疗无效,继续使用15 mg/d延长至28 d。第8天时,加用剂量为1.5×104U的rhTPO(沈阳三生药业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48),皮注,1次/d,视血小板的恢复情况调整用药时间在7~14 d。对照组单纯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剂量同观察组。治疗过程最长不超过28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血小板值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判根据下列标准〔5〕进行,显效:血小板计数值>1.0×1011/L,已无出血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有效:患者血小板计数值为(0.5~1.0)×1011/L,基本无出血症状,且持续时间>2个月。进步:患者血小板计数值有所升高,且症状缓解,持续时间>2 w。无效: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值无明显变化,出血症状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及进步的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实施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283,P=0.007)。见表 1。

2.2 两组血小板值变化对比 两组治疗前、治疗1~7 d的血小板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14 d、14~28 d观察组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女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91)。见表3。

表1 两组疗效情况对比〔n(%),n=30〕

表2 两组血小板值变化情况对比(n=30,±s,×109/L)

表2 两组血小板值变化情况对比(n=30,±s,×109/L)

治疗后1~7 d 7~14 d 14~28 d观察组 25.28±3.3237.55±5.7664.95±3.6582.23±5.74组别 治疗前对照组 24.74±3.7335.27±5.2056.54±4.3872.11±6.18 t值 0.4320.58813.98112.925 P值0.6820.3120.0000.000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n=30〕

3 讨论

临床上,ITP作为一类免疫相关性病症,主要因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致使血小板的破坏增多,同时伴随血小板抗体产生,进而引发血小板的成熟性障碍,使血小板数量减少。由于部分ITP患者出血较明显,且血小板计数<10×109/L,故往往需要积极治疗,以便能够在短期内提升血小板,达到减少致死性出血的危险〔6〕。尽管免疫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可以更好地提升血小板。但由于起效相对缓慢,且价格昂贵、来源紧张,故探讨其他有效的药物和地塞米松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rhTPO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细胞因子,有报道称〔7〕,其可刺激机体巨核细胞系不断生长、分化及成熟。近些年来,学者在研究中还发现,rhTPO还可发挥促血小板成熟功效,这为治疗ITP提供了治疗思路。

本研究表明观察联用rhTPO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符合Cui等〔8〕的报道结果。同时,rhTPO联合地塞米松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体内血小板情况,更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与Kuter〔9〕报道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1)rhTPO作为刺激因子,能够直接对患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产生作用,还可对血小板生成各阶段进行调控,从而特异性的升高机体血小板水平〔10〕。rhTPO可以促使巨核细胞分裂为具有功能的正常血小板,而后对早期干细胞产生作用,扩大了巨核系祖细胞池〔11〕。此外,rhTPO可对原始造血细胞实施重要调节,早期造血调控的作用更为明显。(2)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包含抗炎、抑制免疫以及强化应激反应等,因此可以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2〕。其中的治疗机制可能和地塞米松能够抑制机体树突细胞成熟及相应功能,进而激活了调节性T淋巴细胞,最终抑制了自身免疫应答等因素有关。(3)rhTPO联合地塞米松,可以更好地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两种药物从不同方面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和治疗,有效改善ITP症状〔13〕。国外 Polverelli等〔14〕亦报道,rhTPO 对于治疗 ITP 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应用方便,起效较快,且无丙种球蛋白具有的潜在感染传染性病症的风险。本研究还发现,rh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无强烈的药物副作用。这也使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推广产生了可能。王颖等〔15〕报道,单用地塞米松以及使用rh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患者时,两组均仅有少量不良反应的发生。符合本研究的结果。

综上所述,以rhTPO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可较好地提升血小板水平,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1 郑 冬,张珑涓,汪 谦,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切除疗效与外周血Th亚群细胞因子表达的关系〔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4;8(2):116-20.

2 李 康,刘旭明,王 强,等.白头翁汤、理中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5):430-1.

3 Rozhdestvenskiǐ LM,Shliakova TG,Shchegoleva RA,et al.Recombinant thrombopoietin antiradiation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n dogs according to hemopoiesis and survival criteria〔J〕.Radiats Biol Radioecol,2013;53(3):280-9.

4 彭 军,侯 明.第55届美国血液学年会研究热点报道——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3):272-4.

5 程惠平,孙佩玉,费哲红,等.利奈唑胺治疗败血症患者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肾功能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1653-4.

6 Wu Q,Ren J,Wu X,et al.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mproves platelet counts and reduces platelet transfusion possibility among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nd thrombocytopenia:a prospective study〔J〕.J Crit Care,2014;29(3):362-6.

7 李 然,瞿 文,付 蓉,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树突细胞亚群与淋巴转录因子Gata-3、T-bet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2):1696-9.

8 Cui ZG,Liu XG,Qin P,et al.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n combination with cyclosporin A as a novel therapy in corticosteroid-resistant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Chin Med J(Engl),2013;126(21):4145-8.

9 Kuter DJ.The biology of thrombopoietin and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J〕.Int J Hematol,2013;98(1):10-23.

10 徐 敏,王 椋,刘国强,等.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提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血小板数并影响其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T-bet和GATA-3基因表达〔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11):828-32.

11 谢红东,侯 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一例报道〔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7(2):292-3.

12 Wang Y,Wang Z,Wu L,et al.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thrombocytopenia in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J〕.Ann Hematol,2013;92(12):1695-9.

13 高亚玥,赵永强,王书杰,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及其抗体阳性率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9):734-6.

14 Polverelli N,Palandri F,Iacobucci I,et al.Absence of bi-directional cross-resistance of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in chronic refracto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possible role of MPL polymorphisms〔J〕.Br J Haematol,2013;161(1):142-4.

15 王 颖,顾发卉,李小丰,等.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400例病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925-8.

猜你喜欢

免疫性血小板中华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