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分析
2015-09-11牟敏
牟敏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阿卡波糖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抵抗指数(IR)等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餐时胰岛素停用率、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PG、2 h PG、FINS、IR、IS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INS、IR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FPG、2 h PG、IS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餐时胰岛素停用率为75.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 结论 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类似物;肥胖2型糖尿病;短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12-03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ence,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两个重要发病机制,以往研究[1-2]表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多以IR为主。目前研究成果显示,以向心性肥胖为主的个体,具有胰岛素抵抗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转换增加及可能同时有氧化作用增加的特征。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可能产生一些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物质,致FFA的供应和氧化增加,从而启动和维持从肥胖向糖尿病演变。临床研究[3]表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本研究主要探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短期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5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9~75岁,平均(51.26±7.23)岁,病程2~6年,平均(3.12±0.79)年。主要纳入标准:①初次确诊2型糖尿病,院前未进行任何糖尿病干预治疗;②体重指数≥25 kg/m2;③空腹血糖≥11.1 mmol/L。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严格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常规处理。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113]与赖脯胰岛素(Lilly France,国药准字J20100005)控制血糖,0.5 U/(kg·d)作为胰岛素的起始用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43H0095),1 g/次,1次/d,每天最大剂量<2 g,另加阿卡波糖(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0012H0203)50 mg,3餐时第1口饭嚼服。
1.3 临床疗效标准[4]
根据患者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判定临床疗效。理想控制:FPG≤6.1 mmol/L及2 h PG≤7.8 mmol/L;一般控制:FPG≤7.8 mmol/L及餐后2 h PG≤11.1 mmol/L;控制不良: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血糖值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理想控制+一般控制。
1.4 观察指标
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2 h PG。根据文献[5]方法,按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FINS×FPG/22.5)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20×FINS/(FPG-3.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治疗检测指标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FPG、2 h PG、FINS、IR、IS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FINS、IR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FPG、2 h PG、IS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餐时胰岛素停用率的比较
观察组餐时胰岛素停用率为7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临床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及分泌缺陷[6-7]。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患者,首选治疗药物多以二甲双胍为主,但长期单一用药容易发生降糖失效[8-9],因此,胰岛素抵抗的判断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可以指导糖尿病的临床治疗[10-11]。
阿卡波糖(拜糖平)作为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能明显延缓胃肠道吸收食物的速度,使外周靶器官对胰岛素灵敏度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从而使餐后血糖明显降低。另有研究[12-13]显示,300 mg/d的阿卡波糖连续应用12周可使脂肪生成减少、脂肪酸代谢减慢、三酰甘油显著降低,从而使体重下降。二甲双胍经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对代谢综合征有整体控制的作用,可以使胰岛素与靶器官受体的结合增加。两者联用能起到疗效加强和互补的作用[14-15]。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PG、2 h PG、FINS、IR、IS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INS、IR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FPG、2 h PG、IS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餐时胰岛素停用率为75.2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22(7):9-12.
[2] 张茜,肖新华.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与2型糖尿病治疗[J].武警医学,2005,16(4):290-292.
[3] 郭向红,郭晓珍.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28(33):54-55.
[4] 张其连.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95-3996.
[5] 梁镜海,陈丽珍,龚志准.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2):192-193.
[6] 董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11):4005-4006.
[7] 包燕燕.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36例[J].当代医学,2012,18(4):133.
[8] Takao T,Ide T,Yanagisawa H,et al.The effect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variability on the risk of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retrospective long-term follow-up[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9(3):296-302.
[9] 郭丽娟,孔岩,王聪,等.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联合中午1次那格列奈治疗老年2糖尿病的效果评价[J].临床荟萃,2013,28(1):46-48.
[10] 张明霞.那格列奈对人胰岛素和非促泌剂联用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10,25(21):1913-1914.
[11] 王宾胡,桂荣,何丽,等.加用甘精胰岛素对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6):438-440.
[12] 施春晓.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61-62.
[13] 宋秀霞,立农.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3(3):178-180.
[14] 杨东明,闰萍,何华伟,等.地特胰岛素联合低剂量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2):151-153.
[15] 李强,郭琳.血糖变异性的意义及地特胰岛素对其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5):477-479.
(收稿日期:2014-12-24 本文编辑:李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