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学思维的深刻性 成就智慧教师

2015-09-10秦亚平

中学生物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思维

摘 要 讨论从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挖掘知识(间)的内在思维规律、在思维整体中理解具体事物、培养理性思维习惯等方面,提升教学思维的深刻性。

关键词 教学思维 智慧教师 生物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33.91

现代教学理论将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视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必然越来越让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对于思维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内外中小学思维教学研究中早已达成共识。

思维的深刻性也叫抽象逻辑性,主要是指思维的抽象程度、逻辑水平和思维活动的深度,集中表现在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确定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最基本、最重要的联系和规律性。高中生物学具有知识点面广量大的特点,有些教师轻视了知识本质的研究,忽视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内在思维联系和知识之间的思维联系,片面强调了知识的识记,僵化了教学思维,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自身的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思维的品质,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师成长的迫切需要。

1 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思维的结晶,也是进一步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吃透知识的内涵、本质,才能正确理解、运用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知识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加重了学生记忆的负担;由于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助长了“看看会的、做做错的”等教学现象的蔓延!

案例:多数教师运用诸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作为说明生物膜流动性的实例,利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等作为流动的证据,引导学生得出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进而得出“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表明: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之中。细胞膜中膜脂的侧向扩散、旋转运动、伸缩运动、翻转扩散、左右摆动、旋转异构运动和膜蛋白的随机移动、定向移动、局部扩散正是分子运动的具体形式。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荧光标记物混匀所需时间随温度而变,其实是分子运动受温度影响所致!教师点明细胞膜流动性的本质属性,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实验,提高对知识的接受度也将使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引向了更深层次,对事物的认识更趋于本质化。

2 挖掘知识(间)的内在思维规律

知识与知识之间(尤其是相关知识)、知识内部诸要素之间是存在着必然联系的。也正是这种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为纽带,才构建了知识本身或知识体系。然而,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知识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忽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内在思维联系,割裂了知识内在联系的纽带,制造出大量的“孤立”知识点,成为了造成死记硬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教学现象的帮凶。

案例: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特征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学习有困难。其根源在于学生不理解各时期特征出现的价值,理不清这些特征的内在思维联系!其实,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围绕着如何使染色体均匀分开,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这一中心任务而展开的。前期则为染色体的均匀分开创造条件:短而粗的染色体比的丝状染色质更易分离;核膜、核仁的解体;为染色体的分开清除物理阻碍;纺锤体的出现为染色体的分开提供了动力装置。由于动力装置纺锤丝的牵引;促使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但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力量均等,必然就出现了势均力敌的中期特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随着纺锤丝的持续牵引,必然导致着力点——着丝点的分裂,就有了后期的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此时,细胞分裂的主要目的初步达成,需要的只是恢复到正常细胞的形态,因此末期就有了与前期相反的变化——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最终完全达成细胞分裂之目的,细胞分裂顺利结束!由此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是有着其内在的思维联系的,学生只有深入分析,才会去伪存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诸多孤立事件成为相关事件,使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多地解读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借助概念图等工具使学生加强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构建思维的整体观。

3 在思维整体中理解具体事物

生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依靠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使得各种生命活动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无论某部分结构功能是有何等重要,当其离开整体时都将无法生存!这启示着人们在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不仅要认识事物本身,还要将其放在整体中分析,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进行严密的推理和预测,揭示事物的本质、发展趋势,也是思维深刻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案例:实验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对实验试题进行分析时,许多教师缺乏对实验整体的认识,孤立地分析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变量的设置、实验研究方向和实验结论等具体问题,忽视了从整体角度认识实验,进而人为地拔高了实验的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反而使得实验类试题成了考试的难点。其实,实验就是围绕某问题的解决(实验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操作,无论实验材料的选择、变量的控制,还是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离不开实验目的。也正是通过实验目的,把实验的各环节统领成为了一个整体。深刻理解实验目的是解决实验问题的关键,当具体实验问题放到实验整体中考量、分析时,一切问题都将迎得到刃而解。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实验,可以高屋建瓴地审视实验的所有问题,对实验问题的解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

生物学是理科科学,理性思维是其重要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基石。但长期以来,行业内外普遍存在着抹杀或削弱生物学科理科特性的言论,由于高考指挥棒太多地聚焦了知识的识记,加上教师的惰性,导致许多教师缺乏平时训练理性思维的意愿和习惯,这也是其思维深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思维的习惯需要养成,思维的方法需要训练,思维需要实战中得到演绎、深化。

案例: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涉及到类比推理、假说演绎、调查研究、实验设计与分析等等许多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十分有利于培养了师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例如,在假说演绎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首先对从本质上认识假说演绎法,认清其内涵,挖掘其适用对象,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假说-演绎法绝不是在学习遗传规律的时候才“诞生”,也不是遗传规律学过就淡出了!问题的解决一般都需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其中,往往需要运用假说-演绎法作出假设,也需要运用演绎推理预期进程、后果。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需要广大教师用敏锐的目光,自觉、主动地发现假说演绎的用武之地,并加以训练、强化。

教学思维的深刻性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聪明学习者的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成就智慧教师的需要。思维的深刻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每一位教师只要关注思维的深刻性,虚心学习、不满足现状,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勤于严密的推理论证;只要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善于挖掘知识的内在思维规律,坚持不懈地用整体联系观点分析事物、运用生物学思想分析生物学现象,就一定能成就智慧教师。

参考文献:

[1] 郅庭瑾,程宏.国外中小学思维教学研究:争议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0(12):98.

[2] 秦亚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生物学通报,2013(8):8-9. 文献标识码 B

猜你喜欢

教学思维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思维优化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中高段复习课教学新思维
对比,在原有的教学思维下突围
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及教学思想转变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教学探讨
数学教师要科学运用教学思维
深入分析教学问题,培养创新教学思维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例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
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