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师“走马观花”式听课的建议
2015-09-10张立信李艳
张立信 李艳
一、采取人本式管理,听课以质取胜
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受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有许多学校也引进了企业的一些管理模式,如指纹机及听课数量的限定等。实际上这些都是企业为了提升生产效率而采用的一些措施,在企业管理中也许是非常管用,但在教育管理中却不一定管用,因为教师不是企业的职工,他生产的产品不能以数量及时间来定,所以作为教育管理者,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首先要采取人本式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管理教师听课这一件事上,更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学校制定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就是为了让教师去听课而要求他们去听课,那倒无所谓,只简单规定数量就行了,但如果想要通过听课这种方式达到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目标,则应该在实际的教师评价中不要以教师听课数量衡量教师的工作水平,而以听课质量来衡量他们,让他们不仅去听,更重要的是听好。
二、引入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听课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听课质量,教育管理者最好能引入激励机制,让听课的教师能听出动力,听出能力,听出自信来。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通过精彩评课宣传栏、精彩评课风采录、听课明星等多种方式,来激励听课质量高的教师,让他们共享听课经验,并对他们的经验进行表彰与奖励,让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形成一种正向和谐的听课氛围。
三、教育管理者要做好表率作用,听课要听出水平和质量
第一,听的时候要有目标有重点有选择。教育管理者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听课过程中,领导者一定要有目标、有重点、有选择地去听,对于那些未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教师,一定要去听,而对于那些已经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教师,就尽量少去打扰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心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舒心的环境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优质的高效课堂。
第二,听的时候要有“情”有“度”。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有“情”有“度”。有“情”就是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动之以情,就之以理”,即在对待教师的课堂疏漏时,一定要本着促进教师成长的原则去评价,而且还要给出如何改变这种疏漏的有效方法,同时无论本节课水平如何也不能与完全教师的教学水平挂钩,我们知道一节课并不能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不能把这节课上得如何作为评价这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而应该作为提高这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心悦诚服,真心喜欢让管理者听课,也才能使其快速成长;当然还要有“度”,有度的范围很广,比如,在听课时不要迟到,不要早退,不要当堂指点等,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听课时,一定要创设一种信任、关怀、自信、温馨、和谐的环境,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能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努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从而提高工作成效。
第三,听了之后要给出有价值有效果的反馈和建议。有些教育管理者,为了听课而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这时他们在听课过程中,就不会去反思和真正思考,因而这种课听了对教师的成长也并没有什么益处,而且还会引起授课教师的反感。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在听课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有目标,在进行听课之前,我们首先要想清楚,我这次“听课”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要做些什么,同时对于授课教师在进行推门课之后一定要给出有价值有效果的教学建议。只有这样,我们的听课才能真正实现的自身的价值。
听课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普通的听课,更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强迫教师去听课,那样只会增加教师对听课这种方式的反感,而应该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引入一些鼓励教师听课的措施,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要引导教师用“心”去听,让他们听出道理,听出心境,听出成效,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实现听课这一方式的真正意图,也才能让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方式,真正促进他们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胶州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