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正治教 以文化人

2015-09-10苏振德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1期
关键词:松滋市全市常规

苏振德

“正”为本,为基;“文”为核,为魂。近几年来,松滋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区域实际,提炼出“以正治教,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一手抓教育行风,重治理,建机制,促规范;一手抓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落地,道德入心,潜移默化,立德树人。

让教育格局奠定质量工作格调

松滋市坚持“三段统筹、学前创示、义教均衡、高中提升、优质发展、各显特色”的大格局教育发展规划,立足教育全局抓整体,瞄准出口抓入口,全面均衡抓优质。

理念共鸣。在义务教育阶段,松滋市始终坚持质量是核心,“均衡”与“优质”是目标,不含糊不清,不摇摆起伏。围绕质量,市教育局重点引导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四种观念:“以正治教,以文化人”的管理理念;“均衡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优质发展,成就每一名学生”的共同愿景;“分数很重要,分数之外的东西更重要,好的成绩从外围开始突破;让分数在书声、笑声、歌声和呐喊声中和谐生长;超越考试,才能赢得考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观;“领导全天候、教师全身心、学生全神贯注”的质量工作境界。促成全体教育人理念共鸣、形成共识,并逐步发展为具有松滋本土特色的教育生态和文化。

责任引领。坚定质量方向。全市小学、初中教学工作会议年年有目标、主题和重点,关键时刻正向给力、提气凝神。市教育局旗帜鲜明、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抓质量;不羞羞答答,不遮遮掩掩,不畏畏缩缩;全市上下锁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念不动摇,硬账硬结不动摇。凸显质量地位。校长必须站在教学一线,落实包校包班包组机制。强化质量结果运用,既落实校长奖励待遇,又建立校长问责机制。推崇校长示范。2013年启动“校长三课”活动,引导校长的重心、精力和兴奋点转移到课堂教学和提升教学质量上来,向全体教职工传递质量工作的正能量和领导力。

力量集聚。全市形成“行政主管、教研主导、学校主抓、区域协作”的质量管理网络,局职能科室、乡镇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三点一线”,部门联动,上下一体,各司其职。市教育局分管领导挂帅,基教科、督导室主管办学规范与常规管理,教科研中心主导课堂教学、复习备考与质量监测,乡镇中心学校重点履行常规监管职能。期中、期末考试由基教科、教科中心、督导室联合巡视考风考纪,督导室每年一次“中考高考百日行”专项督导,基教科每年一次“常规管理校校行”,教科研中心每学期一轮教学备考视导,每学期一次学科集体备课会、质量检测研究会、教学质量分析会。

用专业标准提升质量工作水准

围绕“规范”“均衡”“优质”三大关键词,松滋市从减负提质、普惠教研、夯实基础三个方面,用质量管理的专业标准来提升质量工作水准。

规范办学,减负没有终结点。红线控制。保护教学质量的规范科学和生态,严格执行各项办学禁令,组织专班开展作息时间、课程设置、平衡编班、教辅资料征订和节假日补课等专项督导,督到校,改到点。定期编发信息通报,质量评优“一票否决”。舆情监督。局办公室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控,每天关注“松滋人论坛”“荆州E线民生”和“荆州市教育局官方网站”,对辖区内中小学“违规踩线”的投诉举报及时纠偏。留足空间。给学生留足空间,时间管理上全市统一学生早出晚归时间一个节点,阳光体育活动每天不少于1小时;课程安排上全市统一规范课程课时标准;课堂分布上,鼓励教师少讲,给学生思考、自学和交流展示的时间。课程多元。落实地方课程,鼓励开发校本课程、特色课程。重点保障国学、写字、心理健康、生命安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兴趣特长小组活动的落实。

普惠教研,当好课改操盘手。市教科研中心立足指导和服务,坚持“文化引领、课节落实、单元过关、有效训练、精准备考”的质量工作思路,紧紧围绕“过好教材关、上好常规课、提高合格率”这一朴素的质量工作策略,将“智慧服务”送到每一所学校,着力打造松滋本土高效课堂。以“学生本位,解放课堂”为核心,不唯“模式”,激励“创新”,重在“效率”,百花齐放。通过学科培训、校本示范、送教下乡、区域教研、教学开放、高效论坛六大活动助力高效课堂建设。

面向全体,夯实“金字塔”基石。松滋市面向全体,教学指导坚持不唱高调,尊重规律、直面需要;课题研究坚持问题即课题,基于小现象、小问题、小困惑探索小策略、小方法,让教育科研既开花、又结果;复习备考坚持摒弃“高标准、高起点、高难度”的要求,落实“重基础、重积累、重能力”的策略;少练“偏、难、怪”习题,多做“实、活、新”练习;特别是把考试视作“教育良机”,从严格考试纪律和建设考试文化切入,考分数也考习惯和品德,逐步形成了全市“规范、公平、诚信、育人”的考试文化,以考风正学风,以考试倒逼习惯。目标培养坚持面向全体,特别关注学困生,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关注、从心理上关爱,点燃他们的学习自信。

让过程量变催生质量工作质变

松滋市步步为营,关注质量过程的精、细、实;日益创新,重视质量机制的全、优、活。

精致管理,让常规精彩落地。提出“精致办学、精细管理、精益求精”的常规管理目标,落实“四抓四重”,即抓质量重管理、抓管理重常规、抓常规重落实、抓落实重考评。统一制定精细管理标准。出台《松滋市中小学精细化管理五十条》《松滋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松滋市班主任工作常规》和《松滋市学校体艺卫工作常规十条》,作为全市中小学常规管理的总纲和标准。建树“低重心管理”干部作风。坚持以正治教,一方面要求管理干部“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受得住委曲”,另一方面推行“管理重心下移,工作阵地前置”。要求干部目光盯在一线,督查到位;脚步走向一线,落实到位;精力投放一线,执行到位;信息把握在一线,诊断到位;问题解决在一线,整改到位。督导常规常态,推陈出新。不只看一时一事一幕,更看重一所学校长期积淀下来形成的结果。确保学校密切关注教学,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确保学校坚持常规不落空,坚守常态不折腾,让精细、求实的常规管理积淀成为质量和特色。

以文化人,从外围突破质量。松滋市将素质教育的目标朴素的理解为使学生具备“养活自己、担负家庭、作用社会”的能力。树立育人新观念。将立德树人作为最大的任务和质量,把“以文化人”作为突破育人新瓶颈的基本策略在全市推行,从外围突破抓质量实现优质发展。弘扬勤学主旋律。“励志勤学”成为全市中小学每年春季的共同德育主题曲,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新意。对全市中小学毕业年级的励志勤学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比点观摩,鼓励创新,总结成果。一校一品创特色。将过去的“美丽校园校校行”督导与展示活动升格为“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展示”活动,周期三年。全市选点培育、指导创建、形成典型、以点带面、推广成果。

机制创新,抓治理重点给力。松滋市重点落实和创新四大机制实现质量保障。一是进出对口、严控三率。质量从起点抓起,各学校入学与毕业人数对口,以“全员毕业、全员合格”为目标,严控流失率、异动率,杜绝任何一所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动员学困生弃考。二是扶小助弱,均衡提升。学校层面上对部分薄弱学校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上坚持“科科都重要,人人都出彩”,实行小科教师专业化。对薄弱学科教、研、训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培训,补“短板”,组“联盟”,换“思想”,磨“课例”,赛“学案”。三是培训教师,快速成长。制定了《松滋市新岗教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对省招、县聘、转段、转岗、代课五类教师实施规模化、序列化集训。四是不断创新,优化评价。建立了多方参与、综合评估、分段监测、三考并行(考试、考查、考核)、灵活调整的质量管理与评估机制。一方面,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具有松滋特色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模式:办学行为、德育工作、教学教研、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教育技术水平、学科质量“七大指标”并重;考试与考核考查、专项评估与综合评估、分散评估与集中评估、评估与督导“四个结合”并举;评估学校全覆盖,操作程序“三公开”,重评估更重指导;一个结果并用,用于学校学生质量评价、校长教师绩效考核、乡镇政府教育工作考评。评估模式既保证了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管,又端正了学校的质量意识,有效克服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作者系松滋市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松滋市全市常规
The teacher who makes me shine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How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她的温情,让我难以忘怀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