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考核不能全盘量化
2015-09-10弗晓
弗晓
教师绩效考核之所以比较难衡量,缘于教育本身的特殊性、系统性和它的结构性。此外,从理论上来看,教师绩效考核实施的目的,无非是要使系统运行优化,并为那个巨大、周转不灵的“蓄水池”引入活水。但由于当下教育管理和行政导向所衍生出来的路径依赖,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陷于程序与方法上的混乱。所以,此举不仅恐难以激励,或提高教师素质,反而可能恶化、加重教师的焦虑和困扰,并进一步加剧环境的无序和教育行政化。
当下一些学校教育的路径依赖,在面对新形势、新现实时,如何应对,显得困难重重、难以展开,致使一些学校或校长陷入极度的纠结与困惑之中。
正是因此,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比如将学生视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将学生迟到、学生作业量、学生留校时间、学生就餐剩饭量等类似有关学生管理的情况以及似乎只要某领导一重视或者某媒体一呼吁,最终都会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就不难理解了。
我们知道,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如何建立教师的激励机制,除了在制度的保证和理念的考量外,对于很多东西的界定和审慎,都须有严格的控制和规定。还须对教师提供专业援助和支持(不重视教师的价值,教育不可能成功),采取稳定且有效的政策、实践和资助,才可能实现、确保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事实上,教育和教学中很多东西是根变无法量化的。且不说对于根本无法量化、考核标准难建的评估其有效性——一些貌似很具体的评估标准,不仅不具可操作性,相反却带有极大的随意性。
所以,如何引导、探讨和正确认识教师绩效考核的真正目标,建立科学而不是极端唯意志论的评价机制,以及正确的评测方式,尊重并遵循教育和教学发展的规律,对于教育和教学的良性推进和发展至关重要。
正如有人指出的,教师绩效考核这个原本欲起到激励作用的制度设计,由于种种数据化的刚性要求,比如以升学率的高低,或者以一些易掌握的显性或可量化的要求,使得学术变成浮夸、虚假攀比的竞技场。由于学术自律和学术判断能力等可能的缺失,导致教育和教学本身由于无法量化而沦入“课时”的计数;而相对于比较容易掌握的教师的显性和可量化的一些所谓成果,包括发表论文等的评估则大行其道了。??
问题是,教师绩效考核不能仰仗于那些只能量化的数字,不是如何分配利益,不是对于那些显性的教育和学术“生产效率”的沉溺和迷恋。事实上一些显性或者能够量化的标准,并不能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真实状况。相反,只有那些无法量化的东西,往往才可能触及问题的核心所在。??
一般而言,绩效考核貌似除了提供一个相对公正、易操作的标准外,很多都乏善可陈。因为,如果过于迷恋绩效考核,而忽略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建设,情况或态势经常会反向倾斜和逆转。而对于教师绩效考核,除了少数能够带来可见的资源,并且在一些目标管理上精于算计或过于功利以外,很少能够焕发出内在的活力。也就是在培养和完善教育的正常运转机制和教学相长上仍然无能为力。
问题的严重性还有,在管理层面,绩效考核可能只需要花费极少的成本,就能够使权力运作通行无阻;并由此演化为规制或者规训。而对于教师绩效考核,如果在此层面推向极致,就可能将教育所应有的思想的性能、培养气质,逼向绝境。
事实上,如果以升学率的高低,或一些比较易掌握的教师显性可量化的数据标准来判定和衡量教师的工作绩效,所能显示出来的状态,最后一定与教育内在的需求南辕北辙。
(作者单位: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