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课堂测试的策略应用

2015-09-10陶丽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学策略

陶丽

摘 要: 在英语课改的进程中, 评价方式已经从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测试环节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英语课堂测试 教学策略

一、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传统外语教学理念倾向把评价理解为终结性的,即注重各种类型的考试与测验。以此为导向,英语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式的封闭型教学方式,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追求短期效应。传统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显露的缺陷和局限性,其根源在于未能科学把握人的本质及教学的特殊性,未能看到教学与人一样,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从而促使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这种评价体系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不同时期的努力状况和进步发展。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学主流已由单纯关注知识、能力发展转变为对个性发展、个性教育的关注,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价值观正逐渐深入人心。由此,相应的测试和评价方式在向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二、英语课堂测试的定性

英语课堂测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从考试目的来说,其是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看学习者是否取得进步。从这个角度看,英语课堂测试可以是诊断性测试(diagnostic test)。利用课堂测试的时效性,教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当某一学生的具体问题出现在大部分学生身上时,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速度和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指导。

2.从评分方式来说,应该以主观测试为主,辅以客观测试。主观测试是指试题的答案比较灵活,需要阅卷人对考生的作答情况作出主观判断的测试。事实上,客观测试扭曲了成绩考试本应存在的评价功能,其间接答题方式掩盖了所应提供的反馈信息,使课堂测试的诊断功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将语言教学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理解和运用,才能达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仅凭ABCD选项的选择,只能将语言规律机械地反映给学生,缺少情境和态度的表达。只有通过主观题才能在师生中形成互动,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3.从过程来说,英语课堂测试应该以形成性测试为主,不是用一次考试的成绩决定一学期的努力,而是通过日积月累实现自我的完善。英语水平不是靠短时间的突击就能提高的,也不能依靠单纯做习题决定成败。只有采取多种形式,将测试落实到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才能恢复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原则在课堂测试的体现

1.语言交际性原则(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课堂教学活动始终与语言交际紧密结合,为语言实践服务,体现师生互动。 时间支配上应以实践、交际为主,讲授语言范围应从属于语言实践,并为其服务,体现语言文化的浓厚氛围。要创设一定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感受异域文化带来的丰富内涵。相应地,课堂测试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层面的考查,应由单一的书面测试向多种情景交际形式转移。

2.学生主体性原则(Students-centered)。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体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键是培养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被定位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

尊重每一个学生,坚信他们掌握知识的潜力,相信学生可以调整自身行为,相信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在课堂上创造条件、契机让学生自我思考、决策、自由表现内在的思想。

在测试中体现合作意识,教育心理学家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1989:265)中解释道:“合作要求有较高水平的任职能力,合作中每个个体不仅要参与并检测自己的行为,而且必须参与和检测合作者的行为。”课堂测试要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模式,鼓励学生自我 评价和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优势和缺点,并在协作及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改善表现。

3.听说领先、阶段侧重的原则(Eclectic Approach):①发挥听说作用,注意口语在语言感知中的先导作用。② 听说读写,不同教学阶段要有侧重。在听说基础上全面训练,最后在全面训练中突出阅读。③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识记—运用。④加强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的测试,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将大量的语言输入转化为输出,达到运用层面的要求。

四、课堂测试的设计与操作

1.起点评价与评价对象分析。起点评价放在新生入学初,主要对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学习方法、态度、情感、学习策略及在新一轮学习中的学习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性格特点到认知结构,从学习路径到学习策略。起点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为后续教学和评价提供第一手资料。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技能发展和深层次学习都首先作为个体间(即群体)的交往功能,然后才是个体的内化功能。教学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为每一位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要求。

2.课堂测试。组织学生作课堂的Daily report。值日报告的内容从短小浅易逐渐过渡到题材广泛,有一定深度。报告的内容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可以源于书本,亦可以高于书本。 根据报告语言组织能力、准备是否充分、参与态度是否积极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及班级人数和课程安排,每学期进行两轮,即每位学生都有两次报告机会。

案例2:

评价表(1)可以作为第一手材料,作为起点评价的依据,而评价表(2)则可以在学期结束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个方面,反馈给学生。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做好记载,期末时教师需给每个学生一个综合成绩。

3.课堂测验Quiz/ Dictation的形成性评价改良方案。传统的课堂测验往往以默写单词、句型的单调形式,衡量学生学和教师教的效果,形成性评价理念下的测试形式可以在传统基础上加以调整。在此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有关研究:Shrum和Glisan (2000) 认为,形成性评价考卷的设计评分标准既要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又要体现语言的创造性,学生有权预先知道这些评分标准,考后尽快告诉学生他们的进步情况。

(1)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团体竞赛和评分的方式,进行词汇的近义词、反义词、派生词及组词造句应用能力考查。

案例3:If you are planning for an adventure,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Why?

I would take with mebecause .in case of .in case that .even if ....

Try to make as many sentences as possible using the expression we’ve learnt in this unit.

(2)利用概念图模式进行单词拓展测试,不仅考查了单词记忆,而且考查了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归纳能力、对构词法的认识,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案例4:请根据给出单词写出尽可能多的派生词,并标明词性。

4.课堂测试技术因素控制。课堂测试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实施的关键还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辅助技术。Cool Timer是一款简单易用的计时软件,在笔者参加的外教培训中被灵活地使用于课堂教学,给笔者很多启发。目前大多数学校都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时间控制软件可以方便客观地控制每个学生的被测时间,在技术上有效地控制课堂。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多样化的课件,同样能使测试的语言情境更逼真,测试项目多样且高效。

五、评价体系与英语教学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性的重要体现,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陈仕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2004)。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和多元课程目标,这些理念能否得到贯彻实施,多元课程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与之适应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在课堂教学的阵地上将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根本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