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5-09-10张淑萍

考试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张淑萍

摘 要: 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平等的,无论是对于优秀生也好,学困生也罢。新形势下,当前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公正、平等地关注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发展。作者以多年执教初中语文实际经验为根据,以当前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探析转化语文学科学困生的具体策略,并希望通过此,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新形势下的初中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公正、平等地关注和对待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都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学困生的发展。所谓学困生,是指在某个阶段某些学科学习成绩较差且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困生现象存在于任何阶段、任何学科当中。当然,其在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也同样存在。如何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困生的成功转化成为当前摆在众多语文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执教初中语文的基础上,从当前语文学科学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希望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

在初中语文学科学习中,产生学困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家庭层面原因

“家庭是人生的第二所学校”。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不亚于学校,这点从对学困生成因的追踪上也有迹可循。实验证明,不少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并非比不上其他学生,而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家长观念上与其他学生相比有较大偏差。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在家庭层面上存在较大影响。一些家长本身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认识有限,对孩子学习语文产生两个较为极端的看法偏差:一种是认为对孩子学习语文不重视,认为语文学科就是读文章和写文章,随便学学都可以。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造成学生在主观意识上轻视语文学科的学习,继而致使其语文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另一种是有些家长急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孩子不断报辅导班、提高班及各式各样的培训,这些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增加孩子学习负担不说,更为孩子厌恶学习语文埋下隐患。无论是以上哪种行为,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孩子成为学困生,因此都不可取。

(二)个人层面原因

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很多学困生并不是在上了初中后语文成绩才开始变差,他们往往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也不理想。这种不足主要受学生个人层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成熟,致使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不够客观、理性,爱钻“牛角尖”。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时,每个人都信心满满,期待在初中能够越学越好。这时,他们往往会很努力,然而,当现实与理想出现矛盾时,他们便容易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语文的天赋,从而陷入失败的泥淖中无法自拔,最终形成“语文成绩差—厌恶学习语文—语文成绩愈差”的学习怪圈。此外,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语文的态度和习惯上也存在问题,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思想爱开小差,喜欢窃窃私语,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其学不好语文的重要原因。

(三)学校层面原因

除了家庭和个人层面原因之外,学校方面也是造成初中语文学困生现象的因素之一。教育是公正、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然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个别教师偏爱优秀生、歧视和漠视学困生现象。这种差别对待极大程度地伤害了学困生的感情,愈加使得他们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从而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跟老师对着干的逆反行为。

二、转化语文学困生的策略探析

对于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转化,培养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重拾学好语文的信心,最终得以成功转化。

(一)提高学生自我认知

在学困生身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自我认识不足。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的心情常常消极、低落,这一负面情绪容易滋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对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适当鼓励和肯定,帮忙消除学生自卑心理,促进他们自我认知,从而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内心的兴趣。因此,教师若要提高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就必须先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与提高。有效激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语文课外体验活动,等等。

(三)重视差异,因材施教

转化学困生的重中之重是教师要从学困生主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做到重视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方面,可以事先对学困生能力做好评估,然后设置出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这样,既保护了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又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有所得。

总之,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尝试与探索,从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兴趣及实施因材施教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吉彦.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9).

[2]陈耀.浅谈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J].教育界,2013(29).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