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上兰舟”前为什么要“轻解罗裳”

2015-09-10韦怀波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绿衣游玩同学

韦怀波

上午课堂上讲授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发现学生在自由诵读的时候有一个字的读音出现了问题,好几个同学都把“轻解罗裳”的“裳”读成了“shāng”,我让他们停下来并纠正他们,应该读作“cháng”。

有同学接着问道:“老师,那‘裳’是什么意思呢?”

我随口回答道:“在古代,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师生赏析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句时,冯昊和孟祥聪两位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于是我把他俩“拎”了出来。

两位同学还真不是在捣乱,“老师,我们在讨论‘独上兰舟’前为什么要‘轻解罗裳’,不解行不行?”

这个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提出来,我敷衍了两句,请他们坐下,看得出来并没有说服学生。下午两节连排课后,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裳”到底是什么事物,为什么“‘独上兰舟’前要‘轻解罗裳’?”

《说文解字》:“常,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帬,下裳也。从巾,君声。裠,帬或从衣。”

根据《说文解字》,“常”与“裳”是异体字。裳,从衣,尚声。义为下裙。裙,与帬同。从衣,君声。裳与裙皆指古人日常所穿的下衣。

这类似于苏格兰男子的传统服装——苏格兰裙。《帝王世纪》:“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说明这是按照“盖天”宇宙模型创制的新式丝麻服装。

《诗经·卫风·氓》中曾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诗句,意思可译为“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裳”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服饰。

在古人的其它作品中,“裳”的身影也时常出现: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在明晓了以上信息后,我们可以把“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理解为“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独上兰舟”前“轻解罗裳”,是为了换上轻便的衣服,更好地纵情山水,尽情游玩,就好像今天我们去爬山前换上运动的装备一样,就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者单位:郑州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绿衣游玩同学
走,游玩去
冬去春来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青蛇”
女性手游玩家
鱼儿不上钩
有缘总会相伴一生
窗户(外一首)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