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习题式阅读”并非真阅读

2015-09-10杨梅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11期
关键词:答题习题命题

杨梅

在整个初三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似乎隐性地贯穿着一条永恒的真理:少讲新课,多进行题海训练,当以“温故”与“训练”为特征的阅读复习策略全面展开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潜藏的两种心理:一种是恐慌心理,总觉得学生以前没有认真阅读,缺乏各种文体的基本常识,急需构建阅读知识体系;一种是轻视心理,为了能在中考阅读题中得分,认为除了做题,纯粹的阅读毫无意义。细究起来,还是偏激的片面主义、传统的功利主义、实用理性在作怪,“务实”让我们看不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从初三学生的阅读现状看,阅读与习题训练扭结在一起,使得试题的命制人也参与到对文本的解读中,从而影响到学生与文本进行的直接对话。无论命题人还是学生都是读者,阅读就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从理解和想象的深度与广度上讲,读者再创造是没有极限的。换句话说,命题人的理解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解读,缩小学生解读的空间,甚至让学生不知所措。同时在这样的解读中,等级观念与权力意识处处可见。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考生唯唯诺诺,答案写得满满的,唯恐有所闪失。在学生的答卷中明显看到附和命题人的思想,盲目认同命题人观点的现象。在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前,以权威的方式出现的任何观点,无论对错,都会取代学生逐渐成型的思维,以致成为别人思维方式、思想的附庸。在经历数次的试题训练后,学生在与试题的屡次接触、对话后会发现顺从、附和的好处,并逐渐摸索出答题的所谓“模式”。比如,在全国中考命题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题型: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某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有一定做题经验的学生都知道:这一段在文章中有重要作用,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来分析。这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它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颠倒了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思维讲究严密的推理,由因而果,由分析到结论。当没有经过思维过程,凭空让人认同某种观点在当代社会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当一个衣着华丽的陌生人走到你面前告诉你他是乞丐,我们通常的反应是怀疑。同样一个衣着华丽的人告诉你他是国王,我们通常也会怀疑,并且会立即寻找形成观点的依据,自觉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判断,最后下结论。那么为什么在答题时不会这样,甚至连基本的怀疑都没有呢?因为我们对命题人深信不疑。于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一段在文章中有重要作用”,这样的结论对于命题人来说是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讲,它可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学生在不知道他为什么重要的前提下就接受了它很重要的观点,“怀疑精神”没有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反观上课的情形,在上课的环节中也很少出现“怀疑”和“困惑”,有时候我们期盼一个声音来与我们对话,但是没有。于是我们只有故意设置一个伪命题,让学生思考,确实出现了“困惑”的眼睛,但是不是困惑问题本身,而是困惑老师的教学行为,这不也是可悲的吗?再回到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来,学生在结合文本论证的过程中,会自动放弃多种论证它是伪命题的可能,其思维空间就这样缩小了。放弃质疑和可能性就意味着放弃创造和想象力。在测试中学生也是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人,他们拥有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权力。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被扼杀在这样的形式过程中,更别提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其二,某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只能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吗?如何严格地进行内容和结构形式的区分,有些作用明明既是内容上的又是结构形式上的。文学理论专家提出,一定的形式就是一定的内容,一定的内容也是一定的形式。当然,这样深奥的文学理论并不需要让学生掌握,但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讲,似乎仍然有待商榷。如果段落的作用只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来分析,那么不是形式上的作用就是内容上的作用,反之也成立。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一旦根深蒂固,将很难改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倡导思维的自由,思维的开放,让他们在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受挫后,给予一定的思维引导,而不是强调思维的形式,不去管具体的思维过程。换句话说,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恰恰是对思维过程的引导。思维当然要遵从一定的路径,跳跃式的思维只会让人困惑和怀疑,无论是形象、逻辑、批判都有多重思维路径,更别说发散和创造性思维。在我看来,如果命题也是一种引导,一个理想的命题人的引导不是对某个问题的终结式回答,而是它能在解答中引发一系列的继续思考。虽然这种思考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但在估分的形式中,学生也可以看到。有时候,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用假设句答题,在假设中围绕着自己的兴趣点推理。于此类似的思维才会呈现思维的艳丽多姿;我们也愿意看到学生用问题来推动思维,在解答命题人问题的过程中继续提问,使问题真正变为开放式问题,从而促使开放式阅读的产生,开放式阅读是自由阅读的前提。

其三,习题训练式的阅读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阅读方式, 因为它有违阅读的目的。初中生的阅读可以理解是为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基,可以理解为获取精神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来,原因之一是作为接收主体的读者能够从文本中得到精神的满足,或者是悲伤中的情感宣泄,或者是挫折中的心灵慰藉等等。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说“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辱文化’相比,以儒家学说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求乐,尤其是精神之乐,是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内容。体现在阅读上,表现之一就是我们是否以求乐的心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一个喜欢航模的学生,他可以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说明航模的制作全过程,但是对于文辞优美,抒情色彩强烈的散文却毫无兴趣。那么强迫他去读这样的文字,并且在精读的前提下回答问题。那是怎样一番痛苦的情景!当然,对于散文的阅读兴趣还是可以培养的,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把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当做一种需要、一种权利。同时即使是在初三阶段,快乐式的学习是否在学习效率、效果上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如果我们腾出一部分时间放在对学习情绪的管理与指导上,学习质量肯定会有所提升。习题式阅读显然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阅读能够满足对学习情绪的管理和指导呢?我认为是对学生的生命体验,尤其是痛苦体验(例如考试失败、与父母关系紧张等)极为关注,能够在阅读中化解痛苦,使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对象的关系趋于友好和谐,心境宁静平和的阅读。

可见,初三习题式阅读并非真阅读,不仅如此,其弊端甚多,习题式训练的方式很多,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在服务于一定的能力目标外,能够把学生从霸权话语下解救出来,让他们呼吸自由阅读的清新空气,让想象的翅膀腾空飞翔,让特征迥异的思维方式异彩纷呈,让生命的体验不断充实,智慧的思想应运而生,把阅读从习题式训练中解救出来,还原其真身份,真性情,是我们在初三阅读教学中要执着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师大附中)

猜你喜欢

答题习题命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