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让语文课堂更高效
2015-09-10单文娟
单文娟
“自主预习”,是在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要求学生逐步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到五年级,一般我们惯用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把这项作业划分成三大块:生字组词、存在疑问、相关资料。从实际情况看,这项作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并不能为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好的铺垫和辅助作用。学生常常是三分钟热度,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就流于形式了:自学词语完成“生字组词”时,抄《课课通》;初读课文提出“存在疑问”时,只提一个,而且是简单到答案一目了然的问题;自主探究拓展阅读“相关资料”,也是直接抄抄学习资料中别人提供的相关链接。整个预习过程,少有阅读思考的过程。此时,“预习”变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任务,当然也就弊端多多。
有鉴于此,笔者对学生的预习作业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
一、更改作业名称,旧酒换新瓶
结合五年级提出的对“读书做笔记”习惯的培养要求,笔者首先将“预习作业”更名为“读书笔记”,从名称上给学生一种新鲜感,重新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
二、变换作业内容,被动变主动
提醒学生,这项作业很简单,一边读着书,一边就可顺带着把作业完成了。具体作业内容划分成4块,分别如下。1.我“会”积累。作业内容为在初读课文过程中,积累自己遇到的不认识的字、词,以及读了文章之后自己觉得比较优美的词、句、段等。2.我“能”质疑。主要是找出在阅读课文时自己无法理解的词、句,以及针对作者的遣词造句,文章的内容、中心、表达、情感方面的困惑等。3.我“要”解惑。这一块内容主要是对自己前面提出的疑惑通过多种学习渠道解决后的书面记录。4.我“有”感悟。可以是在老师还没有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自己初读课文后的完全个性化的所想所感。这四项作业内容层次清晰,易于操作,最重要的是,“我‘会’、我‘能’、我‘要’、我‘有’”的出现,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强调了分享收获的成功感,从心理情感上扭转了学生对预习作业的惰性和松懈情绪,把先前被动地要去读书、写作业变成了学生主动地读书、探究,从而更好地展示自我的学习活动。
三、改变评价重点,完成作业变成自我展示
对每次预习作业,笔者都特别重视,仔细批阅,因为学生作业里出现的“质疑”,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内容指明方向,课堂上才能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学生自己的“解惑”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学情,了解课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课前吃透学生,才能在课堂上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作业中学生的感悟,应是他们阅读理解的成果,是学生智慧、灵感的呈现,对此笔者尤其重视,即便是幼稚的、片面的认识,也都要从读书思考的角度加以肯定、表扬,不断鼓励和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的体验,独立的思考。
对预习作业进行了如上的改革后,学生预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效率也逐步得到了提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课,是笔者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课堂教学。在上这课的前一天,布置了预习作业。作业收来,认真批阅了一组,发现所有学生都按笔记的四大块的要求进行了作业,说明此项作业并没有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可操作性。“积累”部分由于是摘抄性质的,所以质量高低区别不明显,从“质疑”部分开始,就显现出了学生个体语文探究、领悟能力的差异。自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质疑多是直接照搬文后的问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中等生的质疑开始较多地关注字词:如“芬芳”是用来形容花香的,为什么文中用来形容空气呢?优等生由于有相对较为丰厚的知识底蕴,质疑的层次亦有所提高,提出的疑问大多是关于对诗句的理解这一层面的,如对青山和绿水话语的另解就是学生提出的,征求老师的解答。尤其是“感悟”部分,一部分学生在“笔记”作业之后,几乎就完全读懂了文章。
把预习作业变成“读书笔记”后,感觉上课轻松多了!大部分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有了白己对文本的独立思考,与文本进行了初期的对话、交流。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与文本又进行了再次对话,由于这一次有了老师的加入,有了同伴之间的交流、碰撞,大家对文本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课堂中学生各抒己见,发言精彩纷呈,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学习成果的秀场,教师的教学情绪也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不断提升,呈现出更多智慧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