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归来话教学
2015-09-10徐月明
徐月明
自2009年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每年12分的实验大题一直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热点。今年笔者有幸参加了2015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3l题的阅卷,在评阅过程中展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教师对平时实验教学进行反思。
1 试题
现有一种细菌M,能够合成某种酶,并能分泌到细胞外。为了研究其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若干个培养瓶、培养液、细菌M(要求与说明:实验仅设一组;实验仪器、试剂、用具及操作不做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 实验思路:
① 。
。
(2) 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并绘制预测的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曲线)。
(3) 测定总酶浓度时,应对细胞做 处理。
2 答案及分析
参考答案:(1) ① 取细菌M稀释后,分别等量接种于若干个含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 取其中的培养瓶,分别测定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并记录。
③ 在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重复②。
④ 對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 实验结果见图1。
(3) 破碎
该题以研究细菌培养时间与细胞数、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变化关系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实验方法的处理。该题的背景来自教材中的实验,考查形式与20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3年实验题有重叠,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表现在预测实验结果从2个因变量到今年的3个因变量。本题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较好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考查。从阅卷情况看,本题的平均分4.86,得分率仍然是偏低的,另外零分卷也相对较多,从每一分值的得分率统计分析,曲线呈正态分布。不难看出这题是一道具有一定难度、区分度,能引导实验教学由近两年的侧重实验目的、原理和结果分析重新回归实验思路设计和提高表达能力等方向发展,符合生物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本题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是最具原创精神、稳中求进的好题。
3 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批阅了近万份试卷,发现学生的错误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第(1)小题的实验思路中常见错误是学生对实验进行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明显与题干中“实验仅设一组”的要求相违背。第(2)小题设计坐标系中不少学生画了2个坐标系,甚至还有3个坐标系,这说明学生根本没注意到括号中“设计一个坐标系”这句话。第(3)小题常见“吸水涨破”或“细胞膜破裂”等,部分学生是不知道“细菌有细胞壁”导致的,但大部分学生则是由于审题时忽略了该小题中的细胞在题干中指的是“细菌细胞”。上述答非所问,既有学生考试紧张、粗心大意,也有基础不扎实的原因,但均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对审题、读题的训练还需进一步加强。
3.2 理解错误,表达不当
第(2)小题中不少学生绘制的曲线是没有平台或拐点的,甚至有学生绘制的总酶浓度是低于外酶浓度的,这明显是缺少感性认识的结果。在坐标系的设计上不少学生的横、纵坐标没有写明标注,横坐标还有不少是没有箭头或数值变化的。另外,个别学生绘制的坐标是有X、Y、Z三个轴的三维图,图很美观,也看得出花了不少时间,但根据题意,再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卷,可知正确的应该是双坐标图。对第(3)小题,不少学生答“解离”“解体”“分解”等,明显不符合题意。上述种种错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在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相关内容这项能力的严重欠缺。
3.3 探究失败,能力欠缺
按大多数学生的实验思路是不能完成实验探究的,例如:细菌接种于培养瓶;观察、记录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一段时间后,重复测定;3个培养瓶,每个培养瓶分别测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酶的浓度;得到实验数据后绘制图表……第一条错误是没有培养液,正常的培养无法进行;第二条错在仅靠观察,没有测定,无法记录;第三条没有体现间隔次数大于等于三次,无法得到培养时间与细胞数、细胞外酶浓度和总酶浓度的关系;第四条由于测定的样本数没有重复,实验结果不准确;第五条没有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绘制不出图表。
上述这些错误,有的是由于方案缺乏操作的可行性,有的是由于设计不科学,均反映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欠缺。该实验源自教材中“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如果考生曾动手操作过该实验,在实验思路中上述的很多错误就可以避免,故此,在加强实验专题训练的同时,要落实课本上的每个实验,做到“不放过一个,不落掉一人”。
4 教学建议
纵观浙江省2009年以来的高考实验题,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年年必考的,考查形式也在坐标曲线图、表格、文字之间不断变化。实验步骤、思路和目的的考查也从未停止过,考查的形式也是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也不陌生,可是每年的实验题却是学生得高分的瓶颈,得分率都偏低,2015年也不例外。故此,结合2015年考生的答题情况,给出以下教学建议。
4.1 落实课本实验,规范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实验之于生物正如汉字之于语文,其重要性每位生物教师都知道,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师资不足、课时紧张、设备缺乏等原因,使得实验室的实验演变成了黑板实验,动手实验变成了动口实验,否则怎会出现未加培养液先测细胞数,不用培养液只有培养瓶来培养细菌等操作性错误,绘图不写标注等技能性错误。
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高考实验题的答题能力,首先教师就要把课本上的实验实实在在落实到位。以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生物)为例,高考要求的17个实验应让每位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通過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操作上的错误充分暴露,教师的讲解才会有针对性。学生再通过自我反思、自我纠错,对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才会深刻,实验操作才能规范,进而掌握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此外,教师在复习时还可以把17个实验分成观察类、验证类、探究调查类、模型制作类四大类,使同类实验的相关知识建立起网络,再从每一类中选取一个制作实验单,高质量完成,实现对实验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4.2 进行实验拓展,尝试实验设计,发展探究能力
《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或完善实验思路,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近几年来,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乃为首选和必考。但从每年的高考阅卷来看,有关实验设计的考查得分率都偏低。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验设计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教材实验进行拓展探究。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鼓励学生用水棉、花瓣等不同材料,用食盐、农业化肥(KNO3、尿素)等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教师同时可开设一些生物方面的兴趣类选修课,如甜酒酿的制作、校园生态系统的调查等。并在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变实验结果为实验思路,变实验结果为实验结论等等的训练。通过教材实验、课外实验、习题等的拓展,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解答高考实验题也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4.3 加强专题训练,熟悉高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
2015年理科综合31题共分3个小题,每小题的考查形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如第(1)小题实验思路的书写在2010年和2014年曾经考过,第(2)小题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预测试验结果与2009年、2012年和2013年的考查形式类似,第(3)小题对试验过程的分析在2011年和2013年也曾考查过。故此,教师要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以《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结合2009年以来高考实验题的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实验专题复习和历年高考题的训练。
实验专题以判断实验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提出实验思路、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为主线。教师要求学生系统复习,切忌盲目预测高考方向忽视基础。实验类型有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指探究或验证的是什么内容;实验原理描述的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怎么做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思路的书写则要遵循科学性、对照性、唯一变量、平行重复等原则,答题模式一般是第一步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处理,第三步观察记录等;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的常见方式是文字描述、设计表格、绘制曲线或柱形图,答题时应规范格式:图表题目,坐标轴箭头、名称、单位、数值,曲线先描点再连线,标注简洁明了,表格横纵含义清楚等。通过专题复习逐步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首选历年高考题作为例题讲解,练习题少而精,每练必阅、每练必讲。对典型错误,学生自评互评,尤其是画图和文字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动起来,黑板演示、课后面批都是不错的方法,力求在每一次自我分析、更正中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和解题能力。